被美人夫郎攻了后(82)

2025-09-19 评论

  六岁以下上小班,六岁以上上大班。

  大牛春狗成为有史以来最高龄的幼儿园学生。

  小班不做具体学习任务,主要是习惯规范,常识讲解,再认几个字,数学是唯一的重点。

  大班就有具体的课程,夫夫两人商议后根据孩子们的不同因材施教,像田家的傻儿子已经开始学九九乘法表,哦,他是编外人员。

  村长家两名孙子也在,之前读过一两年私塾,过完年听说不再去镇上读书,家里的儿媳妇有些意见,孩子受母亲影响便有些不想学。

  小夫郎问学过哪些功课。

  大点的头一扬不想回答,他听镇上的小伙伴说,夫郎就是妇孺,哪有妇孺教授功课的。

  小点的老老实实回答,《论语》学过几篇,《诗经》也学过几篇。

  小夫郎让他们背,除了开头几篇,其他都背得磕磕巴巴。

  小夫郎一改和悦的脸色,冷哼道,“我像你们这般大已经能熟背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御制大诰及律法,背个论语还磕磕巴巴,不如回去种田,何必浪费父母的血汗钱!”

  小点的顿时涨红脸,大点的梗着脖子不服气,“你吹牛,我们夫子都背不下来御制大诰。”

  小夫郎便轻启红唇,淡淡的一条条念下来,流畅丝滑,惊得两小屁孩一愣一愣。

  不多久,黎源发现孩子们更怕小夫郎。

  遇到他虽然尊重,但胆子大外向的也会跑来跟他开玩笑甚至掰手腕,看见小夫郎则不同,都像被施了定身术般,紧张地喊一声“戚先生”,见其点头后才缩手缩脚地跑掉。

  但仅限于在学校,到他们家又是另一番景象,梨花尤爱黏着小夫郎,有几次还喊错,“姐姐”“姐姐”地叫着。

  黎源不清楚是他们的幼儿园新颖还是贾怀几人闲着没事,他们开课这几人也来围观。

  当然不止他们三人,同村的媳妇姑娘也不少。

  媳妇来好理解,六岁以下的在小班,她们多少有些担心就过来看看,其实在农村,只要孩子能走路,大人一般就不再管,都是大的带小的。

  现在春耕没开始,媳妇们相对比较闲,再说黎先生也说了,女子也能来读书。

  姑娘们来无非就冲着陈寅和唐末。

  陈公子儒雅又风度翩翩,颇受姑娘们喜爱,有胆大的找他聊天,他也和颜悦色回复几句。

  往往这时贾怀便要嘴贱,“唐大人可是有些羡慕。”

  唐末冷冷看他一眼,侧过身去。

  贾怀便觉得脖子哇凉哇凉,但下次遇见还是要嘴贱。

  下午最后一节是体育课,先是拉伸,然后就是三千米拉练,八岁以下跑八百米即可。

  乡下孩子大多体力好精力旺盛,一个个跑得跟猴似的还呜呜地叫,叫得唐末眉头直蹙,瞎练。

  然后就是五禽戏。

  在黎源看来就是广播体操。

  做完五禽戏就是跳远跳高,然后是接力赛,跳绳拔河或者羽毛球等项目。

  看得唐末第一次走过去找黎源谈话。

  唐末说话很直接,点了几个人的名字,其中就有大牛春狗,说是他想单独训练。

  黎源早看出唐末会些功夫,能让村里的孩子学点防身术自然是好的,即便以后不能去镇上营生,做猎户也不错,李二郎就是年少时跟着一名武师学过身手。

  但是唐末还点了小虫的名字,他多少有些意外。

  在他和小夫郎的刻意引导下,小虫已经不像过去那般羞涩腼腆,但在男孩子里还是属于内向的,加之这些年生活不好,一直都瘦瘦小小,看着像小姑娘似的秀气。

  果不其然,第三天小虫就哭得稀里哗啦。

  黎源留意过唐末的训练,就是扎马蹲,一扎好几个小时,黎源也不清楚他怎么说服几人,反正每次散学,那几人居然心甘情愿留下来。

  小虫一哭黎源就打算过去求情。

  大牛春狗等几人是自愿,小虫是完全被要过去,懵懵懂懂的,因年岁小,性子内向,哭的时候不出声,大眼睛哗哗往下滚珠子。

  小夫郎拦住黎源,“哥哥干什么?”

  黎源搓手,“太小了,哭得让人难受。”

  小夫郎不干了,“不许心疼别人。”

  黎源:……

  小夫郎才说,“他筋骨软,若能坚持下来,会比大牛他们更见卓效。”

  林寡妇家没地,今年开课后找上黎源,很是局促地询问能不能租一亩黎源家的水田,黎源本来就要出租部分水田,自然愿意。

  林寡妇又说,“家里没有余钱,能不能等产粮了再给租金。”租金一般是分两次给,种植前和卖粮后,这些年农户的生活不错,大多要银钱不要粮食。

  原主更是只要钱不要粮。

  黎源想都没想,“秦嫂子收粮后给稻谷即可。”

  林寡妇先是一愣,最后用袖子压了压眼角。

  大约她私下教育过小虫,凡事听先生的话,所以哪怕扎马蹲再辛苦,他也只是掉眼泪,没有叫苦也没有甩手不干。

  黎源觉得小夫郎说的有道理,狠狠心不再看小虫。

  倒是贾怀装慈悲,趁小虫休息时把人拉到怀里,“唐先生真是狠心人啦,哪有让这么小的孩子吃这种苦,小虫子不哭,贾伯伯疼你。”

  等到休息时刻一过,小虫又焉头巴脑地站过去。

  就在大牛春狗坚持不住,想偷奸耍滑时。

  小虫倒是一边擦着眼泪一边坚持下去。

  贾怀哪里管这些孩子苦不苦,他的心尖宝贝儿都在挑粪肥呢,只是一日日下来,倒是对小虫另眼相看,不过这都是后话。

  夫夫二人的作息很稳定,六点过起床洗漱,七点吃早饭,八点时黎源前往田地做些琐碎事情,包括自己试验田的管理,其他人的田间管理,初期课程基本教授完,育肥杀菌到育种都是看各家本领了,遇到问题才来找黎源。

  小夫郎则去上课,老郎中已经开始让他看诊,平日有乡里过来看病,症状轻微的都是小夫郎负责,有时候遇见邻村症状较重,需要老郎中上门的,小夫郎也会跟着出诊,这时候黎源下午就会早早放学去村口外等小夫郎。

  田间活路多与少跟主人勤快不勤快有关系。

  夫夫二人都是勤快的,所以黎源每日要做的事情并不多,有时候十点不到就回来,有时候干脆不去,那么他就拐去菜园子看看,该种的蔬菜按照时节开始种植,但大多数情况小夫郎已经种完,黎源觉得诧异,他不觉得小夫郎的时间比自己充裕,也不知道小夫郎什么时候种的。

  大约时间仓促,有些东西种得便不太好。

  “这些种得太密,长出来影响结果,真是个粗心鬼。”黎源把密集的植株拔起来些许。

  近侍们彼此看一眼,默默点头。

  这是贾大人手下干的活,一会儿去告状。

  回来的路上,黎源便看见贾怀又在骂人。

  那些身强力壮的汉子一个个都缩着脑袋不敢吭声,黎源觉得贾怀过于苛刻,但是他的手下,黎源可不会去碍事,就是……就是烤窑炉面包时会喊工人们过来一起吃。

  黎源得空便帮小夫郎种药田,旱地也有好几亩,因为离家近,黎源分了些给小夫郎,余下的打算种些粗粮和经济作物。

  山脚下那块旱地可以空起来为以后的灵芝培育做准备,好灵芝要种,普通灵芝自然也要种。

  像林下芝产量便很稳定,当野生灵芝容易遭受意外时,林下芝也是项稳定收入。

  十一点左右黎源回到家开始准备午饭。

  因贾怀等人也来吃饭,黎源不收银钱,他们便提供肉食,除去猪肉羊肉,牛肉也时常能吃到。

  黎源自然愿意,他不过劳苦一些,但小夫郎顿顿都能吃到肉他就很开心。

  今日有上好的牛肉,黎源回家时,十几斤的牛肉已经摆在厨房案板上,他曾跟贾怀提过几人吃不了这么多肉,贾怀那脸上就快写着“爷有钱”,不过话说得还是漂亮,“吃不完做成腊肉,我走的时候带回去。”

  做饭前黎源特意去问了问,“几位可是能吃辣?”

  京城临海,不太能吃辣。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飞耳 年下攻 布衣生活 穿越时空 种田文 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