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导演,但整点薯条(100)

2025-10-05 评论

  “退一万步说, 哪怕真殉了情,你们怎么保证两个人都能化蝶呢?可给咱们超度大师明玉抓到漏洞了不是?”

  “一部好的电影就像一本书,可以被反复地阅读、探索,不需要所有的东西都得通过人物对白赤裸裸地讲出来,优秀的导演有一万种工具去表达故事。”

  “服装、布景、环境、光影, 甚至名字, 全都是描绘人物形象、诉说人物心理的工具。”

  “即使是古装戏, 受限于人物身份,他们的衣着、日常器物有极大的限制,但却同样可以有更大的发挥。”

  “《比丘》特别喜欢对照。”

  “我们仅通过二僧对同样僧衣的不同穿法、佩戴的饰品,就能轻易感受到两者性格的巨大差别。”

  “这种对照无处不在。横向对比书写人物性格,纵向对比展现变化。”

  “明玉与楚玉、月印在投胎前后、作为佛妻的莲生与作为孤魂野鬼自由快乐的莲生,狡黠机智的红莲与多年后成为规训帮凶的红莲夫人,由梁淳一人分饰两角,扮演的两任刺史……”

  “还有贯穿全片的佛像。”

  “佛像原本被打造出来是作为一个地标性的人造奇观,设想中巨佛依山傍水,俯瞰整座豫州府,人人沐浴在佛光普照下,在佛祖的慈悲中各有所处。”

  “然而巨大的佛像工程却成为尾大不掉的大麻烦。”

  “为了赶工期大量的民夫苦役被驱赶着劳作,从栈道中跌落,纤夫在河流的下半|身生蛆、腐烂,尸体倒落在巨佛膝下,陆上佛国变成人间炼狱。”

  “为了彰显慈悲的佛像却成为推人入地狱的恶魔,这一切荒谬绝伦。”

  画面中,随着时间流失,巨大的佛像成为烂尾工程。一部分支架暴露在外,已经修葺好的部分也逐渐爬满青苔,蛛网密布,渐生龟裂。

  原本理应宝相庄严、巍峨屹立的佛像,更像是一头静静注视这世间乱象的怪物。

  “但想想开头庆祝佛诞的浴佛诞却标志着一名名少女的死亡,在这个癫狂的世界,再荒谬的事都有可能发生,一切顺理成章。”

  “而这,在明玉的眼中却是早已清晰可见。”

  “还是回到开头,莲生投河,隔水看世界,隔着一重水幕,世界被扭曲变形,镀上了莲生的心理色彩。”

  “镜头是主观的,我们看到的世界也是主观的。这是方可以不久前,在塞壬电影节上提出惊世骇俗、但极有勇气的观点。”

  “这一理念目前已经引起了整个电影学界的激烈探讨,虽然批评不断,但很遗憾,目前对这一观点的接受度正在不可逆转地提高。”

  “而作为贯彻他思想的作品,《比丘》中就非常创造性地展示什么叫主观镜头。”

  “不只是那些常见的光影布景,就连整个画面,都可以完成作为主观展示。”

  “方可以坚定地将主角设定为失明者和弱视者,但就像无数民俗传说中不约而同地认定那样,失明者常常被认为拥有某种预见性。”

  “如何展现预见性的画面,方可以给予完全失明的明玉以世界支棱抽象的骨架。”

  “当然,由于失明,明玉看到的事物是通过他有限的感知触摸慢描摹出来外形,没有颜色,一片黑白,还自带扭曲。但省略了大部分干扰因素,他反而可以看到最清晰、直接的世界。”

  “比如大佛,从第一次通过月印的口中得知这项工程起,在明玉的视野中,那巍峨森然、正在搭起龙骨的大佛,便是一个支棱怪异、张牙舞爪的魔神。”

  “而到了楚玉身上,离群索居、超然物外的僧侣被驱赶进凡俗,她拥有了一部分视力,同样也意味着她沾染一部分世俗。”

  “但,她眼中的世界是模糊、柔和、充满梦幻的色块。这些色块让她充满探索世界的好奇,也帮她规避了许多痛苦煎熬的时刻,同时却也无可避免地,让她遭受他人的误解、世界的误伤。”

  *

  “既然都说到此处,我们也就顺理成章地进入到下一个议题。电影第三结构的创作意图。”

  “首先说方可以赋予明玉与楚玉以特殊的视角去看待世界,又怎么可能会希望他们主动将自己的特殊剥脱,重归凡俗?”

  “所以为什么我在第一部分说楚玉不可能想要月印的眼睛,她一时一刻都不曾想过。”

  “因为弱视并没有造成她真正的困扰呀,相反,她一直在欣然享受这双眼睛带来馈赠。”

  “他们受限于自己的视力缺陷,却也因此能隔着重重虚幻,看见世界真实的另一面。”

  “明玉的空想世界虽然赤|裸直接,却太过冰冷刻板,所以明玉对这个世界也充满冷酷的批判。”

  “而楚玉不需要这样,她的世界是彩色的,甚至因为模糊,所以别有妙趣。楚玉和明玉虽然是一个人,但是毕竟是不同的,楚玉是浸染在世俗中的脱俗者。”

  “所以,楚玉递给月印的既是考验,也是一张新世界的门票。”

  “当然,这里方可以用了唯美浪漫的手法,他让故事戛然而止,家破人亡的楚玉、忽然失明的月印,要如何在莲生的帮助下顺利生活,这他们不在乎。”

  “即使两个瞎子狼狈不堪,那反正也瞎了。我们浪漫批人就是这样的。”

  说到此处,Coco语调中带着几分调侃。

  “电影故事背景应当和《菩萨行》一样,化用自南北朝时期。”

  “主角楚玉的人物原型,自然是光天化日养面首的山阴公主刘楚玉。”

  “其父亲、叔父在登基之前,也都曾经任南豫州刺史。电影中的豫州府衙,就是暗指南朝刘宋社稷权柄。”

  “刘楚玉父亲去世后,叔父刘彧篡了其亲弟刘子业的江山,将她作为政治偶像宽容优待过一阵,但一年不到就将之赐死。”

  “当然刘子业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其拟人程度和方可以此前已经捏过的高澄、萧宝卷二位源出一系。”

  “梁淳所分别饰演的两个【爹】,原型并未精确对应,但已经非常露骨,甚至连宋明帝让小妾借腹生子的梗都揉了进去。方可以这个史同人属于是仗着架空为所欲为。”

  “如果引入这一重背景,再去理解楚玉这个人物形象,是否又有新的感受。”

  “方可以似乎想说,在男权叙述中的那些荒唐妖妇,实际上有太多的无力与可能,她们也是鲜活的有血肉的活人。”

  “那么既然如此,我将用另一个思路为你展示这个故事的暗面。”

  “到此为止,你有没有发现有哪里逻辑不大对劲?”

  “既然明玉知道红莲是蓄意接近,且方可以为他赋予了诸多超越性,为什么他还会选择投胎?”

  “明玉投胎成楚玉非常的轻松,月印是不知道详情的,但我们知道。”

  “当时明玉没有生气,也没愤怒,这和《喻世明言》中的原型老和尚反应完全不同。”

  “明玉真的是被赶进红尘的吗?”

  “为什么要这么改。”

  “明玉这个行为,本质上是去红尘渡劫。”

  “古典传统中的红尘渡劫啊,不是现在那种倾尽天下,乱世繁华的天神渡劫。是罗汉去当疯子乞丐、观音要去做|妓、创世神要当走兽飞鸟…这种原教旨主义的劫,是去体验新的人生百态的劫。”

  “或许是好奇女性生活,也或许是从红莲身上看出某种可能,又或许是觉得自己目前的状态不利于自己的修行…总之,很显然,楚玉虽然遗忘了前世的一切,却依然保留某种对超越、对精神涅槃的统一追求。”

  “电影里明玉圆寂时,房前的撇骨池内,红白莲花盛开。”

  “白莲(莲生)与红莲是电影非常重要的两个符号。”

  “隐晦而言就是谕示两种女人,清纯的圣女,与妖娆的荡|妇,非常典型的两种【男性传统叙事】下的文艺审美形象。”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灯笼壳子 平步青云 穿越时空 娱乐圈 系统 现代架空 爽文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