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导演,但整点薯条(102)

2025-10-05 评论

  风吹过面的温柔、树木的清香、阳光的温暖、嘈杂的人声…此刻显得都是如此久违。

  而带来这一切的,是因为……

  《比丘》吗?

  *

  不同人包饺子的思路是不同的。

  有人先包完了饺子,觉得味道稍许寡淡,于是添上一碟醋;

  有人是为了这碟醋,才大费周章地包了盘饺子。

  以方可以的评价标准,上述的两种各有利弊,成神和神经都在一念之间,最妥当的还得是这饺子本身也滋味恰好,四平八稳,再来碟咸淡适中、火候正好的醋,一切刚刚正好,则更添风味。

  当然,这最后一种的道理,明白归明白,真到包饺子的时候,那还得看灵感、缘分与机遇。

  好在她还年轻,包成现在这样,也尽够用了。

  而听完以上发言,靳茜唯一的感想是:

  “也没短了你吃、短了你喝,不就是48H没吃上一顿有主食的囫囵饭,也没见你小零食离手啊,至于饿成这样?”

  她看着面前正在猛猛干饭的搭档,百思不得其解,这两天的小方为什么满脑子都是吃。

  方可以无辜地看向她,表示我们脑力工作者就是这样的,来到这种甜食大国,深渊巨兽的血脉就觉醒了。

  作为《比丘》创作团队的两名重要核心,靳茜和方可以刚刚应付完一波席卷而来的社交活动。

  在下一波兽潮来临前,方可以趁乱又偷吃了两枚小饼干,并一杯红茶,然后嫌弃地表示本地人的茶不如咖啡。

  靳茜则在方可以即将用各种烘培食品把自己腌入味前,见缝插针地说起正事。

  “之前说拍主旋律片的事,我这边有点眉目了。”

  方可以叼着小饼干的嘴还忙着,只能礼节性地发出“嗯?”的一声疑问。

  事情是这样的。

  前面说过,这部电影是为了纪念明年三战结束60周年所制定的拍摄计划,但这并不是电影唯一的政治任务。

  明年也是夏国与多个国家正式建交的整数周年纪念。

  所以,比起单纯宣传和平、反战思考、纪念历史之外,还需要更复杂的考量。

  “这个项目其实从三年前开始就已经在内部遴选人选。各路编剧、总导也换了一茬,内部夹袋里的那几位老牌导演也都考察过一圈,但现在愣是找不到人接这烫手山芋。”

  “一开始定下的项目负责人是何三。”

  “这位在身份地位上倒也算的上无可争议。不说拍得怎么样,至少主旋律片这东西都是人家一手捧出来的概念,真拍砸了也不怕事。但两年前夏影厂换届,何三卸任了,再拍这,多少有点名不正言不顺。 ”

  “也就是从这时候起,事情开始变味了。”

  “这几年的五代拍出来的那几部不都是各有各的烂、轮流稀里哗啦地挨骂么?上头也是有顾虑。据说私下里让五代们交上去了好几个本子,只是内部审核都觉得不太妥当。”

  “平常拉出一坨来丢人也就烧自己的钱,骗投资人的钱,但总不能这回专门立项给他们拉。”

  “至于六代,倒也有几个人选,可是资历还是浅了些,没有拿得出手的奖或者实绩。而且六代有一个算一个,和体制内关联度不大,电影气质也较为悬浮。”

  方可以诧异:“他们和体制内关联不大,我就大了?”

  敢情不知道何时,咱也成夹袋中人了?

  靳茜无语地看他。

  “是,你是和体制内没什么关系,但你也和各大山头没什么关系啊。与此同时,你拍的东西你自己不知道?国内几大实验室,现在研究你这些感官片的课题小组好几篇论文都快过审了。更别说还有在鹤城获奖、《菩萨行》的票房,以及《比丘》的质量也是摆在那里的。”

  “最关键的还是,六代不少人是五代的学生。你说这,越过师父找徒弟,传出去也不好听啊。”

  方可以吃瓜吃得津津有味,一时都浑然忘记这瓜已经长了腿,快烧到自己身上来,吃得非常投入:

  “那也不是不行,师徒一起合作执导呗。反正不是一个门下的么,咋的,这也要抢一作二作?”

  靳茜一噎:“你当这是流量明星呢,是不是还要抢番位分分大小王?然后算一算各自占了多少完成度?”

  “当师父的又不是真瞎,看不懂上面到底属意是谁,难免心里有个疙瘩,有点心气的都不想丢这个人;当徒弟的都已经自立门户,平时尊师重道是客气,又怎么会真乐意别人在自己地盘上指手画脚?”

  “圈里又不是没有过这种事,那些师父长辈当制片的,监督出几部好东西来了?八成九都是四不像,还特别容易变成师徒俩反目成仇,善缘没结下,全是孽缘。”

  这么说其实都好理解。

  当然,大部分的烂片之所以会成为烂片,也都可以理解。

  只是理解不等于免罪牌。

  扶苏文化说是说商业化公司,但能做到这个份上和系统内部也免不了有些关系。作为徐家未来儿媳妇,靳茜的立场不方便说得很露骨。

  在靳茜看来,去年方可以横空出世,对专项小组来说可不就是瞌睡来了送枕头。年轻、创作高峰期、灵感爆棚、成绩逆天,人脉关系干干净净,就算回头真得罪人了,也就是上头骂一声年轻不懂事,自罚三杯了事。

  靳茜这么说了一通,方可以也就有了底。那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和靳茜这种血管里都汨汨流淌着黑咖啡的Alpha Female不同,方可以现在这具身体可是个身高一米八、活泼开朗的清纯男大(延毕的)。饿了顿狠的后,她现在感觉自己看到靳茜皮包上挂的肉夹馍挂饰都想吃。

  终究是这具肉身拖累了她。

  吃饱喝足,方可以也就顶着晕碳开始正题。

  他们今天的业务还是很忙的。

  《比丘》作为塞壬电影节开场作品,收获了巨大的关注与讨论。

  即使省略过种种文化壁垒,其中传达出的普世的自由与人文精神,还有充满创造性与艺术性的表现手法,都引人注目。

  而观影人群随后统计得出的空洞症影响情况和观影指数,则更是将电影的瞩目程度不断推高。

  虽然说大部分时候,数字无法衡量艺术,但数字可以衡量商业价值。这么厉害的数据结果,就是发行商们的热烈追捧。

  而方可以那晚在愚人俱乐部的影迷聚会上说的那些话,被人记录整理后发到网上,同样引发墨洛文电影学界激烈的探讨。

  先锋派运动者大肆鼓吹,要不是碍于电影窗口期,差点就要在报刊上逐帧解析各种画面用意。

  学院派则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纷纷觉得这个来自夏国的年轻人真是疯了。

  每一天的媒体上,都有新增批驳反对他的言论,只是苦于对方有众多大逆不道的拥趸,还有外国护照的天然掩体,迟迟未能正面对线。

  只能说我们堂堂墨洛文还是太要脸了,哪儿来的臭要饭的来帆城这儿招摇撞骗来了。

  什么,你说他一部电影的平均降空指数都到3%了,是正常学院派电影的3倍多?

  那只是一时的虚假繁荣罢了,是观众从未见过他那些花里胡哨的技法,一时产生的情绪波动,情绪都波动起来了,那即时的空洞情绪可不就缓解了么?

  什么,你说有些心理科和精神科医生都已经注意到这个现象,正在建议组织集体观影?

  好大的营销手段啊,都是我们老帆城人玩剩下的,谁不知道谁?

  往前还有小说家宣称自己的作品能让激素退化症患者有极大改善呢,结果一看只是BDSM文对养胃患者特攻。

  总之,塞壬现在能让这种电影上开幕式,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只是,在这些讨厌、批驳的声音中,又有那么一些时候,人群中总会夹带出一些不和谐的杂音。比如:

  “真是荒谬,刚刚我看得这部,结构倒也算得上工整,制作也还算精良,对作品文本的解读也马马虎虎,但处处都只是勉强及格,毫无值得称道的优点,真是太无聊了,明明是一部新作品,却已经像是我的老朋友那般熟悉,甚至还不如那部离经叛道的电影。”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灯笼壳子 平步青云 穿越时空 娱乐圈 系统 现代架空 爽文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