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好,很有精神。
郑书秋先是特别有情绪价值地发来一大段表情包,把方可以淹没,紧跟着就是语音感谢小作文。
郑书秋:方导,您真是我亲导儿呀,有好事您是真想着我呜呜呜…你比老孙靠谱多了,剧本真好呜呜呜
好了好了,有点戏过了。她俩什么关系,还这么客气呢。
再说她能不知道自己的剧本比孙晶好吗?孙晶的剧本有些纯粹就是写出来给公司开工的。
方可以提醒她无需行此大礼,这部也是之前答应给她的。
方可以虽然不是什么一诺千金男子汉,但也还一直记着自己去年春天《菩萨行》首映式上给郑书秋的许诺。
那时候的计划还只有个模糊的概念,想拍部美女骗子和大家闺秀互换身份的chick flick[1]。
除了剧本没开始写,高低也算是为郑书秋量身定做的电影。
本来打算等做完《比丘》之后做,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在墨洛文遇上了更让人有想法的《葡萄》。
真要说起来,当时选择《葡萄》作为改编的最初原因,也和郑书秋有点关系。
小说尤里的角色描述一出场,方可以脑子里第一时间浮现出来的,莫名就是郑书秋在孙晶的一部电影里穿着和服,头发梳得一丝不乱,冷若冰霜又夹带三分妩媚的样子。
后续做剧本改编和分镜设计的时候,方可以脑子里的画面甚至干脆就是拿郑书秋代入的。
方可以说得闲话家常,手机这头,郑书秋的眼眶却真的湿润了。
她摁开麦克风想说点什么,发现自己喉头哽咽,连忙又掐断了改成打字。
来回打了几遍又删掉,方可以就看着手机屏幕上对方一直在输入中。
方可以感觉有点不对。
这么说,刚刚网瘾少女郑书秋这么久不回消息,难道是又被孙晶拉去开工了?
孙晶有这么肝吗?放假前,她好像还隐约看见孙晶游手好闲,每天闲着没事就来SE这里晃荡,被发现了还给自己挽尊是来晨练。
难不成年纪大了,觉少,一个假期的功夫又写了个本子?倒也不是不能理解,难得拍出一部8.8,以孙导的脾气,正是可以大把捞钱的时候。
但郑书秋好不容易才爬出头,几天功夫不见,又贤堕回去夫唱妇随了?不至于吧?
这头的郑书秋终于措辞完毕了:
方方,我想推荐个人试这个角色。
方可以:?
郑书秋:我很感动你还记得当时那个无力的我,而现在的我已经有了很多的力气。我喜欢这个剧本,也喜欢这个角色,她真的很像我。
郑书秋:只是现在很巧,有一个人,我想她或许比我更适合这个角色。
郑书秋介绍的人方可以有点印象,叫蓝婕[2]。
当初《秘密》一开始大海捞白玉如的时候,靳茜就考虑过的三位首选之一。
郑书秋现在刚接了部要在国外拍的戏,目前还在准备没进组,时间上多半冲突。
但如果是以前,她坑蒙拐骗、加班加点,也不会错过《葡萄》。只是现在情况特殊,希望方可以能看在她的面子上,给机会让蓝婕试一下机会。
郑书秋是一个历来把真心话藏在玩世不恭里的人,方可以难得看到她又一次这么严肃诚恳,甚至到谨慎的语气。
那虽然有点遗憾,但时间撞车有缘无份这种事也没办法。而且她也为郑书秋能找到合适的工作项目高兴。
方可以:可以啊,你电影上映后记得告诉我。蓝婕的联系方式推一下。
郑书秋:…你真愿意给蓝婕一个机会?
?
郑书秋担心的是这个吗?
*
作者有话要说:
[1]chick flick:小妞电影,直译chick原本是好莱坞大爹们对该类型受众群体的蔑称,不过后来女性主义者认为这种类型片也彰显了女性群体的特质和需求,就化贬为褒。
[2]蓝婕:纠结了很久,感觉有消费逝者之嫌,但还是写了,要骂的话就骂吧。这部分该怎么写我斟酌了很久,不会很大或者很沉重的笔触,姑且算是一种设想。
电影是圆梦的艺术嘛。
——
JJ这个系统真的很迷,经常改了的错字回头不知怎么又抽出来,或者保存着保存着忽然抽出一章被改掉的的存稿。前面有些章节的错别字我感觉我至少改了有五六遍了,冷不丁什么时候又会抽回去,有点恐怖嗷[白眼]
第106章 蓝婕
蓝婕。
方可以有点迷茫地回忆了一下这个名字。
因为彼此不认识, 她只知道对方和靳老板曾经合作过,靳茜对她的评价是性格比较软、工作挺上进。
方可以对她的印象则是长得真漂亮。
她高强度刷片的时候刷到过一点对方的作品,说实话, 演技没有给她很强烈的感觉,但是这名演员的脸真的很有说服力。
不是那种极度明艳端庄、国泰民安的长相,但能把小巧精致的美发展到极致,是那种不一定每个人都会喜欢,但一登场,就会让人眼前一亮的相貌。靓得很标准,可浓可淡,饰演什么冠绝一方、名动江湖的武林第一美女都不在话下。
就是有点太标准,除了漂亮之外, 这张脸上的世俗感大于故事感。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很多从业同行鼓吹的什么电影脸、高级感、骨相、皮相, 那都更像是懒惰者的自我开脱。
电影脸, 或者说一张有故事的脸,所谓“故事感”的本质就是经历、形象与气质的高度契合,让演员在出演角色时无需费力就能为观众提供大量的想象空间。
但这种“故事感”其实可以通过很多方式达到:天生面孔的优势、演技带动下的感染力,甚至演员长期饰演同类型角色积累的影视前史印象都是。
表演是一连串已知信息与集体意识的凝练整理。有时候戏称某位演员的眼睛看狗也深情, 但不代表演员在表演中真的只凭一双眼。
之所以这个概念能广泛传播, 更像是利用了标准漂亮面孔的固有困境:
人们潜意识同意“绣花枕头是草包”的固有逻辑, 长的好看的人,相貌会遮掩过其身上的演技,观众在第一时间注意到的永远是其皮囊。但实际上,即使是表演“倾国倾城”,同样需要表演加成。
而那些气质鲜明的面孔, 通过逐渐打磨挖掘自我特质, 并随着人眼多看效应的叠加, 产生“越看越好看”的感受,一步步奠定观众印象。
发展到现在,这说法更像是一场集体话术,恨不得把人脸都分出三六九等。
什么小荧幕的漂亮脸蛋像网文,大银幕的电影脸是诗集;电影脸要骨相美女,骨相就是比皮相要高级、要立体感强烈,在较暗的电影光线中更美…
然而一切灯光明暗只该为电影整体调性服务,谁说电影一定得暗光。这种刻板印象,更像是从业者们在拿自己不假思索的行活儿故装深沉。
再说,真要有这种行业定律,怎么只往女性和年轻漂亮的男生身上堆?
四五十岁就脑满肠肥的某些男演员,怎么还能挽尊说他们生动演出了中年小市民阶层的懦弱无奈?
总不能美学标准只面朝审美对象吧。
除了漂亮之外,方可以上次听说蓝婕的情况是两年前对方参演自家公司TBC的台庆剧,因此没有接演《秘密》。《秘密》成绩不错,可那部电视剧也同样大火出圈,她饰演的角色受到热捧,连方可以这种混电影圈都听说过。
她后来还慕名而去看了眼,结果发现是部武侠套皮炒股复仇片。什么男主全家死光后领悟不世神功开挂,大战强运脑残反派,经典武侠剧情,换汤不换药。
就是无论正反派,主打一个梭|哈的智慧[1]。
方可以看不得这个。
因为她是真的炒过股。
如此算来,这也是两年前的事了,好像之后是没怎么听说过其动向。区区两年时间,大火的电视明星就忽然消声觅迹,网络上也找不到相关讯息,稍微有些诡异了。
“这怎么看起来像是故意被人压了,”
不说不觉得,这么一说,靳茜也觉得挺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