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导演,但整点薯条(48)

2025-10-05 评论

  “戏剧张力、人物形象、台词深度、场景调度,都是无声处见功底。这不一听说是您写的,就连忙厚着脸皮找上来了。”

  李雪亭听得不住点头,忽然反应过来,脸上臊红, 赶紧端起茶杯战术喝水。

  他年轻时接触的大多是同龄人或者同行, 相处起来总带几分文人相轻;自打成了业界毒瘤, 愈发门庭冷落。仅剩三两老友,整日抱着点旧日荣光,遗老遗少似的在那儿形影相悼,日子久了他也觉得没意思。何曾被小辈如此直白猛夸过?

  一时间把李雪亭说得又羞又窘又得意,还夹着点终遇知音沉冤得雪的委屈,鼻头都酸酸的。

  “小方你夸过头了,不过那部戏拍完那会儿,我们也的确都觉得不错。”

  清汤大老爷方可以又道:“不独我这么说,您看网友评价,您这部戏渐入佳境,厚积薄发,不同俗流。这不算好剧,那什么算好剧?”

  他翻出来豆贴的评价页面给李雪亭看。这部剧冷是冷,冷得都没开分,当然也可能因为播出的时候太早,观众群体都不爱用豆贴。但底下一出溜的好评是实打实的。

  李雪亭如获至宝,短短几十条评价却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眼眶都有些涨热了。

  本子是他的心血,又哪里真能放得下。

  若真接受这次失败,李雪亭大可以靠着过往资历去随便什么古装剧组混日子,写好东西难,写不过脑子的烂片总是条出路。哪怕不主笔,当个历史顾问什么的,或者被当作那些落地古偶的炒作一环,至少还能混口饭吃。

  方可以看得懂他心里深怀不甘,耿耿于怀。所以她给他溢美肯定,告诉他还有人在认可他的作品。

  李雪亭自嘲:“雄心壮志,只落得个惨淡收场,拍出来没人看,看的人说好又能如何,到底是枉费了大伙儿的心血和光阴。”

  方可以便将自己的分析细细讲给他听。

  李雪亭只当这孩子在宽慰他,却忍不住被她话里的内容吸引了注意:“没错,我们搞文化事业的不能沉浸在自我世界,自己的坚持和市场需求缺一不可,要达成目的就不能一味蛮干。这个道理我写本子的时候知道,放到自己身上却走了眼。”

  他说着眼眶一红,方可以和袁淑华连忙假装专心吃水果。

  李雪亭有些不好意思,摘下起雾的眼镜,擦了擦眼角,冲镜片呵口气,又戴回鼻梁上。

  “让你们见笑了。”

  方可以等他情绪平稳点才继续:

  “《1582》也许不适合当时市场的需要,但并不意味着它本身不好。其实近年市场舆论已经有所转向,如今观众阅片量大了,对优质作品的需求也自然会随年龄提升。战后至今两百年,新的阶级壁垒也在逐步形成,一味歌颂鼓舞的童话叙事已经讲了太久,也该试着讲点别的了。

  “观众的口味是很宽容的。李伯伯你看,我们拍的《秘密》就没有那么符合公序良俗,也不遵循喜剧范式,我们拍复杂而具体的人,但观众朋友们却没有那么讨厌。

  “所以说,随着时间推移,《1582》说不定也会成为大浪淘沙下的漏网之鱼,被越来越多的人欣赏呢?”

  李雪亭闻言露出一个有些欣慰的笑:“小方你有这份心就好,只希望有朝一日,真能看到你说的场景。”

  显然,李雪亭虽然接受方可以的分析,对短期未来依然持悲观态度。

  方可以也不能说自己的俺寻思之力一定能成,这一趟能让李雪亭释怀些许,别真跑去开滴滴,就算是没白来。

  于是他话锋一转:“这次来除了为《1582》,还有个不情之请:我手上有个古装戏的项目在筹备,但我们公司资历浅,有文化的没几个,拍这种实在支绌,伯伯愿不愿意来帮忙?”

  李雪亭笑容一敛,露出几分难色,

  李雪亭的小儿子李玉鸣已经吃了好一会儿瓜了,闻言马上支持:“爸你帮帮忙呗,难得可以哥这么喜欢你,反正在家你也是偷偷写本子,写出来没人知道也是浪费。”

  李雪亭涨红了脸,结结巴巴地狡辩,“什么偷偷…哪里写……”。

  说着就要抄家伙,教这个当众给爹下面子的逆子一点颜色瞧瞧。

  方可以对李玉鸣报了个拳,对方回了个OK,表示小意思,然后怪叫着一溜烟跑进奶奶房间搬救兵。

  一阵鸡飞狗跳过后,李家人全数被惊扰,聚起来开了个短会,就李雪亭老师年老返聘一事展开严肃讨论。

  2:2,李太太和李玉鸣都呈支持态度,老太太不是很情愿,大儿子李玉成态度也比较犹豫。

  这就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至于李雪亭本人,他没说想还是不想,

  在找不到能揍儿子的鸡毛掸子后他找了个借口,就把自己关进房间,一副拉闸关机的样子。

  最后是大儿子李玉成做主把他们送走。

  李玉成跟袁淑华关系比较熟悉,叫得也挺亲,对方可以看着也挺看得起,但方可以隐约能感受到自己不太受欢迎。

  仗着太后娘娘在旁,方可以就干脆挑明:“玉成哥不希望李伯伯重新当编剧?”

  李玉成推推鼻梁上的啤酒瓶盖:“嗯。”

  “方便透露一下原因吗?”

  没搞错的话,这位就是任务介绍上那个准备筹钱买房的大儿子。

  李雪亭出来重新工作补贴家用,一部戏的编剧费方可以按电影市价算,只多不少。如果成了的话还能名利双收,搞不好能焕发事业第二春,理论上这个已经工作了的大儿子应该无任欢迎呀。

  李玉成的发型和父亲的比较像,据说在互联网大厂当程序员,拿着P8级年薪,这个薪水在普罗大众里也不算少,只是想单凭一己之力在被优化前于海城买房就比较够呛。

  李家人普遍长得比较高,他年纪轻轻的都有些佝偻,眼底的青黑更让方可以望尘莫及。

  他是个挺沉默寡言的人,方可以一晚上没听他说几句话,闻言他有点犹豫地看了眼袁淑华,道:

  “我爸心里还放不下这行,这我知道,但我爸年纪大了,如果再出一次《1582》这样的事,他怎么承受得住?你刚入行,年纪轻轻功成名就,在你眼里,这行千好万好,又有没有想过失败要承受多大压力?

  “你们可能不知道,其实当年的项目里除了《万历1582》,原定还要拍一部《天启1626》作为续集。”

  方可以反应很快:“1626,天启大爆炸,镇海起义?”

  方可以先时为补世界差异细细看过那段历史,后面为了写《秘密》,又做了不少近代史的课外阅读,李玉成一说,她脑子就自动定位好。

  李玉成只以为她也是知情人,点头道:

  “既然你听说过这项目,那你也该知道,《1582》首播收视率惨淡后出品方直接撤了资。

  “我爸写《1582》的时候已经在琢磨《1626》的埋线,到那会儿故事大纲都打好了。《1582》刚播那会儿他不信邪,只觉得后头兴许能起死回生…抱着这么点希求,他接着写《1626》的本子,差不多都写完大半,结果落得个什么?”

  方可以正欲发言,被李玉成抬手阻止。

  “如果只是拿钱办事,那不成就不成,也没什么大不了,只是我爸又确实在这两部戏里放了太多心血。

  “他面上装得和没事人一样,可有天晚上,我本来要通宵加班,回来拿件换洗衣服,一开门就闻到书房里头传出来烧东西的味道。我吓了一跳,拍门也不应,差点要撬开门了,我爸出来说是在烧稿子。

  “烧稿子,呵。”李玉成发出一声有些古怪的冷笑,“烧稿子需要把妈妈奶奶都打发出去旅游?还要特地打电话确认小弟那天住宿?把自己一个人反锁在书房里?”

  袁淑华吓了一跳:“你爸后面没事吧?去医院检查过吗?”

  李玉成摇摇头:“我爸性子倔,咬死了只是烧稿子,不肯去,我也逼不过他。怕奶奶担心,这事儿我也没跟他们说。”

  他看向方可以:“其实这事早该过去了,如果不是你,我爸已经好几年没想起来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灯笼壳子 平步青云 穿越时空 娱乐圈 系统 现代架空 爽文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