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网上消息那真是群魔乱舞,说什么的都有,从积劳成疾到家族遗传病。
最离谱的居然还有人说方可以身患脑瘤,所以才能拍出来的东西和别人都不一样。
更奇葩的是这离谱的说法还真有人信。
有人煞有介事地贴了个打码病例说是方可以的,完了还一堆人在底下发“R.I.P”。
业内怀疑是什么很新的宣传手段。
就这么传来传去,什么病目前还众说纷纭,反正肯定是病了。
朝岛那边甚至已经有搞笑发言, 说最新研究表明方可以祖籍是那边的, 因此这次拍摄取景专门过去那边拍摄。
可能就是知道命不久矣, 要为故乡留下珍贵的精神财富,为当地旅游业做出贡献。不愧是名门教养,大发!
日区网友立刻炸出来,喊着方森赛明明是来我们这里拍的!和朝岛人民打作一团。
大陆居民两边吃瓜, 随手转发《出现这十个症状, 可能是身体在求救的信号!》之类之类。
说到此, 很反逻辑的一点是,《秘密》最大的单一地区票仓甚至不是事件原型地区的海城或者港区,而是晚了整整一个星期才上映的日区。
日区平常院线大部分时候都挺自嗨的,有一套比较独特的审美标准。但这次不一样,日区人民纷纷表示这电影实在是看得血脉觉醒, 整个人精神都好起来了。
啊!如此纤美而又纯净的动人爱情, 尤其是女主白玉(翻译原因), 犹如神山上的冰雪般高洁。
人如其名,传世宝玉,美丽而无情,即使是毒蛇也会为之倾倒。
唯有N刷才能表示他们对电影的敬意。
我区明明也是文化精粹之地,文学大师层出不穷,为什么无人有勇气拍出这种美学与超越性兼具的作品?
为什么我区明明区域GDP稳居前三却没有争取到第一时间的放映权?
这是自治区ZF的无能还是阶级的固化?
建议马上肃清文娱部!
今年一月份日区选举的时候,还有一位女性议员直接COS了白玉如造型,表示上台后会鼓励文娱产业自由创新,整顿自治区ZF内部纪律云云。
还收获巨大反响,每场演说都有一大堆影迷追着给路人发手幅小卡。后面这位虽然惜败,但也高票当选京都市长。
她在推上表示方可以来京都拍戏的时候很遗憾错过,可能这就是命运的玩笑吧。
凡此种种,足见方可以人不在江湖,江湖却充满他的传说。日区人甚至已经在发小作文,深入探讨方可以的身体状态与艺术成就的关联性。
再往下发展,基本就要走炒作他的传世遗作的流程了。
*
“小王,这里这里。”
《影视周刊》的副主编眼疾手快,抢到一个绝佳的风水宝地。一步上前,招呼摄影师放下摄像机占地,同时手上一滑,偷偷调换了前后排座位上的名牌。
摄影小王一脸惊恐:“这,宋编,这不好吧?会不会被发现?”
“你东张西望地干什么?没顺过同事桌上的笔?把东西放下。”
副主编安然占座,同时指挥小王放下大件装备,赶紧去外头拍红毯照。
“梁淳、何星城、余漫、郑书秋…好多人啊……”小王一边拍一边感慨。
“是咯,什么妖魔鬼怪都过来了。”旁边一个叼着烟的中年人在低头检查刚刚拍的内容,随口接了句。
“是因为方导病重?他们都来看望吗?”没想到,娱乐圈还是好人多啊。
中年人不可置信:“新入行的?这种谣言都信?”
“……”
“要真快死了哪儿会这么多人来。身体不太好估计是真的,拍戏那么长时间,剧组挺早就有人说了。但暂时死不了,这不这群人纷纷表孝心来了。”
中年人眼神示意。摄影小王抬头,眼前一亮。
眼前是时下因为参演翻拍电视剧《新三国志传》的吕布一角,正炙手可热的当红炸子鸡赵琢。
摄影小王条件反射,咔嚓咔嚓一顿拍。
这位虽然未参演这部电影,但也算是方可以和靳茜两人组合一手捧红的顶流,还有一段香火情,常常能听到赵琢对方可以调|教自己演技时的回忆和感激。
据说这部电影《菩萨行》的武术班底也是他介绍的,也算是知恩图报的一段佳话。
这份情就和一般普通单纯图快钱拍古偶的流量不同,他的粉丝经常拿出来说事,在流量粉圈里都格外高贵。
他的粉丝也特别支持他们二搭。尤其在赵琢出演的大导作品《无声人》票房不利,又差评连连后,就更是群情激越。
虽然《无声人》被集火的主要对象,是那位靠古偶出身的顶流男二,赵琢演技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粉丝还是觉得,与其参加主旋律但沉闷空洞、毫无话语权、也没有太多表演空间的大制作,还不如和方导合作,更能发挥赵琢的个人优势。
当然,电视剧中的哥哥也很优秀,但总差了点电影感的精致。
而且不知道为什么,看剧里赵琢和貂蝉谈了快十集的恋爱戏,虽然甜,但总感觉差点意思。
摄影小王废了十几张胶卷,才发现旁边的中年老叔平静淡然,甚至还点了根新的烟。
“老哥你不拍吗?”
摄影小王想说不如把位子让给我,你那位子角度真是好。
中年人没吭声,等人群热闹散得差不多了,才忽然举起摄像头,对着一对正在红毯尽头签到的其貌不扬的夫妇拍了张,低头检查;然后又咔嚓咔嚓几张。
“老哥,这都是谁啊?”
中年人淡淡装道:“刚走过去的是扶苏文化的董事长徐山和他夫人。现在在过来的是音乐家梅石让和编剧舒文,哦,旁边这个老头有点眼熟,谁来着?”咔嚓咔嚓,“名字我记不清了,好像也是个编剧。”
摄影小王一懵:“没事让?这些都是谁啊?”
“……”
中年人露出“真是一代不如一代”的表情。
“年轻人,不想一辈子当小狗仔,就好歹多做做功课吧,否则真正的新闻在眼前你都不知道。”
小王灵光一闪,从怀里掏出来包主编之前塞在自己怀里的名牌烟递过去,态度恭敬。
中年人的好为人师欲望得到了满足,也不妨指点两句:
“靳茜知道吧?(点头点头)行,她是徐家的准儿媳妇,电影的主投资人就是徐家二少爷徐祖年。徐山退居二线挺久,挺长时间时间没出现了。你看吧,现在人已经被围上了。”
小王似懂非懂,但认真记下,他不懂回去问问副主编。
“梅石让是著名编曲家,也是这部电影的编曲,出席说明他对自己作品的态度,至少音乐方面差不了,而且他又宅又孤僻,肯来说明至少合作不错,而且……”
中年人忽然不说了,又接着咔嚓咔嚓。
小王还要再问,但那已经是另外的价钱了。
无奈何,摄影小王只能继续拍他认识的明星演员们,但这次留了个心眼,还拍了他现在不认识,但未来不一定的各种人。
回去和看着位子顺便吃免费茶点的宋副主编一说,对方眼神一亮,刮目相看:“不错啊小王,有前途啊。”
小王本来还有点担心他会骂自己浪费胶卷,没想到对方完全不以为意:“我手脏,你把那些底片都找出来我先看看。”
“哎呀!舒文,保不齐他是有稿子要找方可以拍!这可是真正的大料!”
“可是宋编,我们平常不都是报道些明星八卦什么的么……”
“那是没事儿说了又非要填稿的时候才放的料,明星哪天没八卦,他们不搞出点事就要饿死了。”宋编道。
“咱们又不是《娱乐周刊》,红毯照片这种东西,你不拍有的是人拍,你还能比那些明星自己找的街拍工作室出片快?修得比精修图好?这种超前独家新闻才是真正宝贵的东西。”
“可是…咱们还不能确定吧?”新闻学人露出质疑。
“哈?有图有真相,回头再跟踪一下后续,现在放只是合理推测,真要是有后续证据那就深度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