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一半交给段文去想象。
段文若有所思,“这粮食也是这般情况?”
君秋澜颔首,“这粮食本是舶来品,流传到我那故交的朋友家中,当成了一个普通吃食在耕种,噢,对了,这番薯的叶子也能给吃,若是以后宽裕了,用来喂猪,猪也爱吃。”
段文心中还是有很多疑虑。
这粮食跟百叠子是两码子。
百叠子他从前有幸见过一回,开花的时候,白花花的一团,跟羊毛卷似的,确实还挺好看。
但是这粮食……
概念就不同了。
若是呈送到御前,加官晋爵,这是必然的。
可那人为什么没有这么做?
段文突然想到先生和小师弟的之间的机锋,罢了,他也就不问了。
“师弟与我说说,这粮食如何种?可有什么特性,喜旱还是喜水?”
君秋澜莞尔,他也是没想到,这么拙劣的一个借口,段文师兄居然一句都不问。
想来也是出于对他和对苏先生的信赖了。
君秋澜把自己提前写好的种植攻略和植物特性递给了段文。
“这植物耐旱,而且是早春的品种,等积雪开化,就可以准备育苗播种了……”
段文点点头,一边听君秋澜说,一边看他小师弟写下的内容。
越看越是心惊。
这一份所谓的种植攻略做得也太详细了。
甚至还有一份农家肥的改良配方。
“师弟,这农家肥……?”
君秋澜解释说:“不光是红薯能用上,普通庄稼也能用,能增加土地的肥力,还能一定程度地消灭害虫。”
“好好好,是个好东西啊,师弟你再与我细说……”
“师兄,莫要着急…… ”
师兄弟二人就这么讨论起来了。
苏长寻看了一眼君郁,君郁眼中满是对自己儿子的赞美和欣赏。
“郁兄坐吧,估摸着他们还得聊一会儿,郁兄不妨与我手谈一局?”
“苏兄恐怕是有事情想与我说吧?”
苏长寻笑了笑,“既白这般心怀天下,如果沦落成一介民夫,是否太可惜了一些?”
又是这种明里暗里的不清不楚的话。
但是君郁怎么可能听不明白?
他道:“不管既白有什么想法,我这个做父亲的,定然鼎力支持。”
顿了顿,他又继续补充:“不管他是贩夫走卒,还是皇亲贵胄,都是我儿子,他也还是他。”
苏长寻都不免觉得这父子二人实在是太淡定了一些。
君秋澜的秘密,他有一定的猜测。
有如此奇遇,居然不想建功立业吗?
就算达不到管理员口中的理想世界,按照他的本事,再有他的奇遇,完全有能力改变整个大盛,让百姓们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
成为一位千古流芳的帝王。
现在这般,弄出一点粮种,都得要找各方借口。
苏长寻叹了口气。
他这一生,还能有机会看到天下大同的世界吗?
君秋澜虽然在跟段文聊粮食的事情,但他依旧时刻关注着苏先生这边的事情。
其实他也有些无奈。
管理员口中的世界,他见识过了。
并且有深刻地体会。
确实是一个美好的世界。
可是他们这个世界要如何去改变呢?
光靠他的嘴皮子去劝说吗?
要颠覆这个世界,首先要打倒的就是皇亲贵胄,世家门阀,要打破他们对知识的把控。
可是,要造反,不管是什么朝代,似乎都逃不过世家门阀的支持。
钱财,人力,也都掌控在他们手中。
难不成他也登高一呼,喊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百姓在没有逼上绝路的时候,有几个人能站出来响应呢?
要说霍将军的军队。
十几万大军,有霍将军带领的话,确实是有一战之力,但人家霍将军在京城里,上有老下有小。
人家凭什么陪你去造这个反呢?
其实君秋澜的想法,苏长寻并非没想过。
可如果君秋澜愿意去做这个第一人,他苏长寻定当追随,他这一把文人的刀,有时候还挺好使的。
办法总比困难多嘛。
君秋澜这边,还在继续聊红薯的事情。
“不知师弟能拿出多少粮种?”
这边城的百姓可不少。
每家每户都种植,恐怕有些难。
而且大家都没见过这种粮食,人家也未必愿意把土地腾出来种红薯。
哎,特别是有很多人本来就对官府不信任。
官府就算今天把粮种发下去,可能明天就给煮了吃了。
这边,刘同端上刚煮好的红薯。
纯水煮的。
“小的也不知道这吃食该如何烹饪,便把表皮的泥土洗了干净,然后直接上锅加水煮的,多煮了一会儿,君公子看看,这是否出了差错?这表皮看着不太对劲。”
君秋澜笑了笑,“没有出错,这红薯的皮也能吃,煮熟了就是会变色,多谢小哥了。”
说着,他就掰了一块下来,“尝一尝?”
因为要做粮种的,也没敢多煮,就两个。
虽然他能大量订购一批,但数量太多,确实就说不过去了。
刘同还不知道这是什么,当即就放进了嘴里。
“是甜的。”他眼前一亮,并且开始细嚼慢咽,“口感软绵绵的,有些像从前吃过的淮山,但是比淮山要甜很多。”
君秋澜:“依照小同兄弟来看,这种粮食如果放入民间,百姓是否能接受?”
“当然可以啊。”刘同不假思索,“这一个比我拳头还大,要是吃两个,估计都得吃撑。”
这红薯还十分顶饱。
君秋澜又把剩下的分成四份,“爹,先生,师兄,大家一起尝一尝吧,要劝说百姓种植,我们也总不能连它是什么味道都不知道吧。”
红薯他是吃过的,过冬的时候,他还买过烤红薯回来,一家人吃着都觉得挺不错的。
但是他这回买的这种早春红薯,也是今天才到货,他都还没来得及尝一尝。
听说每个品种的红薯味道都有区别。
除了红薯,其实还有白薯和紫薯。
段文尝了一口,顿时被这个口感给惊艳到了,“这甜味恰到好处,而且软糯,哪怕是无牙老人,都能吃。”
苏长寻觉得也不错。
只有君郁感觉没有他之前吃过的那么甜,而且口感还带着点沙沙的。
大概就是儿子说的品种不同了。
君秋澜吃了一口,这种红薯大概就是那边人说的,淀粉比较足的品种。
“师兄,既然这红薯没问题,我们还是继续说推广的问题吧。”
段文欲言又止,他刚才问的问题,小师弟还没回答呢。
不知道小师弟能拿出多少的粮种,又该要如何盘算推广的问题呢?
苏长寻忍笑,其实段文什么都好,就是有时候会一根筋。
君秋澜都开口说了,想必这红薯的种子不会少。
更何况,这红薯秧还能继续扦插。
他引起了话题:“不如既白说一说,要如何推广更好?或者你有什么想法,也说出来,大家共同讨论一下。”
君秋澜颔首,也没自谦,“师兄,不知府衙还有多少存粮?”
段文不明所以,但还是说了个数。
这些粮食都是去年的税收,基本上都要就近送到军营当粮饷的。
君秋澜点点头,“按照这红薯的产量,师兄觉得,我们去雇佣村民帮我们种植,如何?按照一个村子的人数,大致估算一下需要多少粮食才能渡过难关,这是我们第一次种植,就按照每亩3500斤来算。”
段文大概听懂了君秋澜的意思。
花钱去租地,再雇佣村民帮他们种植,其实很多村民都不会乐意,特别今年是十有八九会大旱。
钱财远没有粮食重要。
但是,如果他们用等量的粮食去雇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