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娶了沈沉笙之后,他应对裴羽的盛情邀约总寻理由推辞,便是参与了也拘谨客气得过分,弯弯绕绕的作态让裴羽这般习惯直来直去的血性男儿所不喜。
裴羽也是个骄傲之人,见原主明知他不喜这般却执意如此,便也渐渐疏远了和原主的关系。
直到后期沈沉笙已与楚元廷在一起,陆淮终于有勇气挽回这位曾经志趣相投,可以一块赏月吃酒的兄弟。
可正值匈奴政权更迭,新任单于悍然撕毁和平契约,眼看前线烽烟又起,裴羽领着裴家军奔赴北境。
不曾想此去便是经年,北匈领导者年轻气盛却狡猾难缠,为着镇压狼子野心的异族,裴羽在北境一耗便是五载。
待回归之后,裴羽居功至伟,官拜正二品护国大将军。
可横亘在二人之间的,不止陈年的恩怨,更有多年的时空烟云。原主亦怕裴羽误会自己是那见风使舵、趋利而来的人,便再未动过求和的心念。
于是在史书上,对这二人的交集仅表述为“左丞与将军年少为友,后道不同不相为谋。”
“可以说,原主生平有两大憾事,一为失所爱,二为失挚友。”一旁默默潜水的0359冒泡道,它有点被这段因误会而终的友谊刀到。
“无碍,至少现在还是好友。”陆淮在意识海中摸了摸统子的圆圆脑壳,“看,这不他来了。”
裴羽端着酒向陆淮走来,一改先前对女眷的反应平平,冷而直的面部线条被他开怀的笑而渲染得柔和许多,“彦谨,许久不见,近期可安好。”
“甚好,多日未见,我也甚是思念怀远”青年见到好友,虽然仍然温和地笑着,原先与众人隔着的那层膜却陡然掀下,灿如晨星的眼中更添几分欣喜。
裴羽握着酒杯的手捏得愈发紧了些,喉咙微微发干,在友人面前忽而有些不自然了起来。
也就十几天没见,见到彦谨怎就…怎就这般不争气。也不是不知彦谨生得一副好颜色,却未曾被这般惊艳到失神。
“彦谨,在这宴会上可已有属意的姑娘了?”恍若灵魂出窍,他听到自己这般问道 ,分明是对兄弟很正常的一句揶揄,心下却不知为何地紧张着对方的答案。
裴羽比程若琛和陆淮有更深的情感羁绊,问话也更为有礼。
只是,陆淮看着他,还是有些犹豫和挣扎。
作者有话说:
----------------------
新年快乐宝子们!希望新的一年能有更多可爱的读者来到淮淮的世界鸭~
(3.10留,感谢细心老婆们的捉虫,修正版奉上;10.19,采纳了一个宝宝的提议,对争议部分做了修改,啵唧!)
第3章 臣妻03
他在担忧,怕自己的答案会让这段友谊万劫不复。
“淮对沈三姑娘颇为仰慕…”几个字盘桓在舌尖,却迟迟吐不出口。
陆淮本就个内敛的人,不同于治学政论方面的出类拔萃,他在感情上经验匮乏得如一张白纸。也就是那宴上一瞥的惊鸿乱了他的心曲,至此满心满眼都是那人,才有几分魂不思蜀,才让他开窍,感受到情爱的熬煎。
只是,他不知,若是此时不如此惶惑而选择坦而告之,把误会的源头扼杀,兴许剧情中二人也不会走到后来那一步了。
但人便是如此,难以预判命运的齿轮会向哪一方转动,自己的一念之差又会牵扯出如何的纠葛,又引发出怎样的后果。
人生际遇万千般,辛酸苦辣难防。陆淮抽离出原身这一角色,真觉得裴羽其实并未像男二想的那般有怨于他,他只是不解于陆淮陡变的态度以及对于友谊如此决绝再无回转的抽离。这样的陆淮让他感到陌生,可似乎也未曾设想过陌路。
只是性格使然,对于自己无错的事,他注定不可能先低下头罢了。更何况裴羽的世界是如此辽阔,在他的故事里有漠北厮杀、有庙堂争鸣、更有那途中无数的风景。他不可能关注到一个小小的陆淮的挣扎与痛苦。
收回思绪,他继续全神贯注地作为小世界的男二“陆淮”而活动着。
陆淮有些游离地笑笑,只匆匆回道,“并无。”
又怕自己的敷衍让好友感到不愉,补充道“贵女们国色天香,此处人美景美,淮竟有些眼花缭乱,不知今夕是何年,实在是不敢细观。”
“无碍,我早知道彦谨是那真君子,最是谦虚有礼。你啊你,这般内敛怎能夺得心上美人芳心。”
裴羽发觉了陆淮的迟疑,但自己亦有些心神不宁,便只当他一时羞赧不知如何作答。
便不顾自己在这方面也是那小白一枚,像老手般促狭地揶揄着,一把捞过陆淮勾肩搭背地走到角落,想和他唠唠漠北军中将士们的事儿还有据麾下说颇具奇效的“俘获女郎的十个技巧”。
可臂弯中一触即分的纤细腰肢柔韧的不可思议,裴羽有些讶异于这文人的身板如此清瘦,以至于腰都如女子般盈盈一握。
这么弱不禁风,怕是被他这样的莽夫禁锢住,会疼的眼眶发红吧。想象这种情景若是出现在陆淮身上,竟然非但不让他感觉反感,甚至还觉得可怜可爱。
他一边心里痛斥着自己这不是孤身久了,竟然能把这种臆想套在自己的友人身上,实在是无耻下流;一边身体又很诚实,竟然又忍不住回味这种神奇如过电的触感。
分明先前在那易激惹起血气的军营中都不会这样…想法与现实的矛盾让裴羽头脑一时有些空白,竟是忘记了想和陆淮分享些什么。
裴羽看着和自己离得极近的友人清澈眸中映出自己难看的脸色。此刻陆淮正不解地望着他,脸上还带着关心和包容。
他有些愧疚,更觉有愧于光风霁月的友人,无颜面对陆淮。
正逢一个年轻将领唤他去吃酒,便与陆淮说道一声后转身去了。
陆淮也被方司铭、白启朝这些同在翰林为官的同事拉到了文官的局里,大家比起武将的痛快豪饮更热衷于细品慢酌,和裴羽那边一加入就热火朝天的氛围全然不同,更文雅也更慢热些。
眼看各人矜持拘谨,只与自己相熟的二三人浅浅聊上几句,一副放不开的模样。
唤作游禹的给事中提议文官们一人出一彩头,每人为今日园中的美人题一首诗并配画作,由众女眷品评,折梅赠与自己认为书画俱佳者,而获赠数量前三者可把彩头皆收入瓮中。
众人拊掌称妙,游禹牵头去征求了长公主的意见。
既能展现文人们的才学,又能为才子佳人创造机会。楚元清认为相当可行,自是欣然同意。
“今日既孤为东道主,这彩头便公主府出了,作为交换,比试三甲之墨宝便予孤府上收藏,诸位觉得如何?”
文人们见楚元清如此豪爽,自然连声答应。便是那一向对这吟风弄月之事嗤之以鼻的武将们也被吸引了注意力,嚷着“加我一个”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俺说徐兄弟,你不是说参军前就没读过两本书,对于这劳什子的诗画更是一窍不通么,如今这么积极,怕不是有两把刷子一直跟咱兄弟藏拙。”千总施崇恩摩挲了下胡茬子,意味深长地拍了拍同级的徐郊,“啧啧,忒得不讲义气。”
徐郊是个皮肤黝黑,健壮俊朗的青年,观环看四周,偷偷摸摸地冲他回道“那肯定不能骗了咱兄弟,舞文弄墨我确实不在行,但万一我的诚心打动了那李小姐呢?”
施崇恩笑,“就知道你小子无利不起早,从不做亏本的买卖。”
“将军对这活动可感兴趣?”裴家军几位适龄将领撺掇着自家的主将,激将道,“咱们裴爷文武双全,不得再亮一手让这些整天瞧不起我们这些粗鄙武人的酸书生们闭嘴?”
见裴羽应下了,实际上是想偷偷摸清裴羽有无“状况”的众人露出了计划通的得瑟表情。
眼见长公主差人去冉园取回了大丛的梅花,冬雪未夺取它的芬芳,白与红的对比反而更引人注目。
小姐们每人被分到了一枝冷俏秀丽的梅,便开始摆出各式能展现自己最美一面的姿势来,既羞涩又期待。不时有姑娘窃窃私语讨论着,言语间尽在忐忑诸如“自己今天够不够美”,“心上郎君会不会为自己作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