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哥!”
……
柳谷雨:“……”
柳谷雨背着空背篓停下,挠着后脑勺回头看,冲着般般和罗青竹嘿嘿笑了两声,不好意思地说道:“不然还是你俩走前头吧。”
般般重重点头,握着小锄头在前头开路。
年纪最小的女孩儿走在最前面,罗青竹和柳谷雨两个大人也不觉得不好意思,俩人走在后头还聊上了。
罗青竹往柳谷雨的背篓子里看了一眼,觉得有些空,于是很大方地分了些东西装进去。
“这样就好看多了!”
不是菌子,也不是笋子,而是一把蕨菜。
开了春,山里的蕨菜也冒了头,罗青竹刚刚路过溪边瞧见了,掐了很大一把。
这时候的蕨菜很嫩,青中透着紫,芽尖儿稍稍蜷着,根茎很脆。
柳谷雨惊喜道:“蕨菜!你上哪儿掐的?!我咋没看见?!”
柳谷雨还记得上回在镇上吃的笋蕨馄饨,那味道可让人终身难忘。
他摸了摸蕨菜的根茎,嫩得能掐出水来。好东西,柳谷雨心里已经有了主意,打算再找些,回去包蕨菜肉馅包子,肯定也香!
罗青竹笑着看他一眼,打趣道:“你东望望,西望望,当然找不到了!”
岂止蕨菜找不到?
菌子、笋子都找不到!
罗青竹又告诉他经验,不厌其烦地细细说道:
“林地里多菌子,要往落叶多的地方找,都藏在下面呢!你看那边有两棵松树,下头松针枯叶铺得厚厚的,底下就说不定有!”
他亲自领着柳谷雨上手,一边教一边说,“看这儿,铺在地上的松针很松散,还鼓了个小包,底下肯定就有菌子!”
罗青竹捏着根小树枝,将眼前的枯败松针挑开,果真看到底下藏了两朵菌子。
柳谷雨眼睛一亮,脊背瞬间挺直,自信开口:“我懂了!我学会了!”
说完他就跑了前去,按着罗青竹的法子认真找了起来,没多久还真被他找到一处小鼓包,兴冲冲地翻开……
“啊!!!”
柳谷雨猛地退后两步,抓狂地尖叫。
前面的秦般般立刻停下往后看,眼睛大大睁着,罗青竹也慌慌张张跑了过去,紧张问道:“怎么了?怎么了?”
柳谷雨苦巴着一张脸,欲哭无泪道:“是一坨牛粪!”
“谁家的牛离家出走,跑到山上来了!还有没有人管了!”
罗青竹和秦般般同时沉默,下一刻大笑出声。
幸好小流山上有溪沟,柳谷雨也不管菌子了,举着手蹿向溪水的方向。
往溪边一蹲,然后把手泡了进去,手指、指缝、指甲盖都搓了一遍,洗得干干净净。
溪水很凉,也很干净,清澈见底,水底的大小石头被溪水冲得圆滑发亮。
柳谷雨手贱,翻了眼前一块大青石头,泥沙涌动,眼前清澈的溪水立刻变得浑浊,然后柳谷雨就看见一只半大的螃蟹在浑水中逃窜而过。
他眼疾手快一把按住,然后逮起来激动地喊道:“你们看!我抓了一只螃蟹!”
他的声音自然吸引了罗青竹和秦般般,都朝着柳谷雨看了去。
柳谷雨很高兴,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高兴,明明笋子、菌子都没找到,可仅仅只是抓到一只螃蟹也值得他高兴一整天,脸上洋溢着笑容,竟比天上的太阳还要耀眼。
罗青竹看见后也忍不住跟着笑,他算是知道他娘亲为什么这么喜欢柳哥儿了,在家里就常夸柳哥儿惹人爱。
这样的性子,很难让人不喜欢。
打小儿就满山玩,七八岁就能抓一篓子小螃蟹回家加菜的秦般般很给面子,拍着巴掌夸道:“好棒,柳哥真厉害!”
柳谷雨叉腰大笑,但高兴完了还是把那只螃蟹放回了水里,然后又朝两人跑了去。
他们在山上逗留了一个多时辰,最后满载而归。
回去的时候是高高兴兴的,可刚到家门就听到院里有吵闹的声音。
“为啥不能收?!你连别村的竹筒都收了,咋就不收我的!”
“哪有这样的!不向着自己村的人,反倒向着外人!”
-----------------------
作者有话说:写到捡菌子就想起几年前发生的一件事。
好像是21年还是22年?重庆的夏天一直在下雨,连着两个月都在下雨。
九月份,也是野菌出来的季节,菜市场也是有卖的,但是很贵,40-80不等。但那一年雨水多,菌子也特别多,尤其是鸡枞菌,真的是超级多!我刚好回农村老家玩,每天都能看到进山讨菌子的人,每天都很多人,而且每个人都满载而归,往年从来没有这样过。
然后村里就有个人上山捡菌子,在山下看到一堆菌子,全摘了。摘完上山,两个小时不到就下来了,路过那个地方,看到之前捡菌子的地方又长了一堆起来,很多、很新鲜。
菌子长得挺快的,但再快也不至于这么快,他就觉得很奇怪。回家拿了锄头那这块地挖开了,然后看到那片地下面盘了一条大蛇……
第51章 山家烟火51
院子里除了崔兰芳, 还有好些人,十几个人把本就不大的院落堵得更挤。
他们都背着一个大背篓,里头装满了竹筒, 有的人手里还握着一把很粗的竹签子。
其中一个穿蓝白色罩裙的女人站在最前面, 正插了腰和崔兰芳吵架,她的背篓放在地上,脚边洒落了好多竹筒。
“都是一个村的,旁的人都是帮着自己人, 哪有你这样的!”
“别村的都收了!就我的不收!你胳膊肘往外拐!”
“哦哦哦……我晓得了!我晓得了!是因着我是巧芝的大嫂!你和她关系不好,连带着看不惯我!也跟着针对我!哎哟, 我好冤啊!”
“这么多竹筒竹签竹勺子, 做了好几天呢!我两只手都磨出血了!我男人镇上的短工也推了, 就为了做这个破玩意儿!现在说不要就不要了!和谁讲理去!”
……
那女人姓田,现在在院里撒泼般嚎叫,干嚎,嚎得所有人都听见了。
她倒是说得可怜,说她男人为了做竹筒, 连镇上的短工都推了!
可这种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活儿价钱很低, 在古代人工本就廉价, 就算做上一整天也最多赚个十几文钱。
谁脑子抽了会推掉镇上二三十文的短工, 就为了赚这个辛苦钱?
这话,傻子才信呢!
都是一个村儿的人, 再大的矛盾也不能翻出去。田氏原本以为自己大闹一通, 扯着自己村和外村的大旗, 能让周围的村人都向着自己,从而逼崔兰芳收下自己的竹筒。
哪知道在场的人没有一个人帮着她说话。
“罗家的,你可别闹了, 咱们这么多人等着卖呢,你别耽误大家的事儿啊!”
“就是……刚刚都和你说清楚了,是你们自己做的竹筒不好,兰芳才不收的,你咋就说到隔壁村头上了。”
在场的村人都是背着竹筒来卖的,这时候都盼着崔兰芳收下自家的竹筒,好多赚几个铜板添些家用。
他们排了这么久,刚刚也是看得一清二楚。
崔兰芳也不止挑田氏的竹筒,每家她都挑,不合适的都拿了出来,只收她挑上的。
柳谷雨和秦般般回来的时候,院里已经闹开了。
本来两人高高兴兴回家,还想着把今天在山上的成果拿回去给崔兰芳分享,结果还没进门就听到女人快要喊破天的破锣嗓子。
柳谷雨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他拉着般般往里头走。
站在院子中间的崔兰芳脸色也不太好看,她从地上捡起两个竹筒,又拿了一把竹勺,然后朝围观看热闹的人堆里走,亮着竹筒给他们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