阡陌之环[刑侦](187)

2025-11-09 评论

  “买这么多?”岳迁不由得说了句。

  李文萍有些尴尬地搓了搓手,“有,有优惠,就多屯了点。反正都要吃。”

  岳迁问:“这么多,过期了怎么办?”

  “不会的。我和老郭的亲戚朋友多,老郭失踪前失踪后,他们都帮了我们很多忙,我屯一点,也可以作为人情送出去。”李文萍解释。

  岳迁走到一个房间门口,瞳孔微微一缩,这个房间应该是郭卫民的书房,但它现在已经成了保健品的仓库,堆着比客厅更多的保健品,不仅有“清听”、“畅安”等研美的明星产品,还有一些岳迁之前只在研美的简介中看到的不那么有名的产品。

  李文萍走过来,将门关上,“我吃研美挺有用的,别的也买了一些试试。”

  岳迁点点头,又看了看其他几个房间,郭卫民的房间,床上没有被子枕头,只铺着一张很旧的床单,其余柜子桌子都用布盖着,看上去死气沉沉。与之相对的是李文清的房间,阳台上摆着翠绿的植物,生机勃勃。

  李文萍有些着急,“岳警官,老郭有消息了吗?”

  岳迁看着她的眼睛,“有点新的线索,案子也移交到了我们市局重案队,所以我今天重新来了解情况。”

  “什,什么线索?”

  “还有两位和郭卫民情况差不多的老人家也失踪了,我们怀疑,这可能是针对购买保健品的老人的连环案件。”

  李文萍的嘴唇颤抖起来,她退后几步,撞到了身后的桌子,“连,连环案件……”

  “小心。”岳迁伸手拉了她一把,发现她的手臂抖得厉害。她迅速从岳迁手中抽出,眼神奇怪,且有些躲闪。

  “你刚才说有优惠,是詹还给的优惠吗?”岳迁问。

  李文萍缓缓坐在桌边,喝了口水,“你认识詹经理?”

  岳迁说:“其他几位失踪的老人,也是詹还的客户。”

  李文萍脸色一阵白,“该,该不会和他有关吧?”

  岳迁又问:“你买这么多保健品,郭卫民怎么说?我听说他是个牢骚很多,脾气不怎么好的人。”

  李文萍低下头,好一会热才说:“他是这样,我不管买了什么,只要不是他喜欢的,他就会发脾气。尤其是保健品。”

  李文萍叹气,语气越来越失落,她说,自己患有风湿,关节经常痛得不行,九院的医生给看了,有效果,但不能根治。去年,他听说保健品有一定作用,就给自己买了点。知道郭卫民会生气,所以藏在自己房间里偷偷吃。但郭卫民还是从其他人口中知道了,找出她藏的保健品,全部砸烂,对她破口大骂,说她是个败家娘们。

  郭卫民的话太难听,她忍不住反驳,郭卫民一把将她推倒,老年人摔不得,她因此住了半个月的院。女儿知道这件事,打越洋电话将郭卫民骂了一通,郭卫民这才有所收敛,默许她买保健品。

  这之后,她买的保健品渐渐增多,郭卫民偶尔阴阳怪气两句,但被女儿和儿子都警告过,没有再动粗。李文萍忍了他一辈子,以为后面的日子也会这样在摩擦、不满中过去,但年初,郭卫民白天出去闲逛,到了晚上,却没有像平常一样回来。

  岳迁问:“郭卫民每天都出去闲逛?一般是去哪里?”

  李文萍说,郭卫民因为没有朋友,医院退休老头们的活动他参与不进去,对这些老同事,他也横竖看不惯,所以从前年开始,只要不下雨,他就爱坐公交车满城市逛,去那些没有熟人的社区,看人打牌、下象棋。别人不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还会邀请他一起玩,但玩不了多久,他那烂脾气又会遭人嫌,他便去其他社区。

  李文萍一开始还会问郭卫民去了哪里,怎么度过一天,但郭卫民嫌她话多,觉得她是在查自己的岗,总是说“你一个没工作的人,吃我的用我的,还管到我头上来了”之类的话。李文萍觉得难受,便不过问了。

  郭卫民失踪后,要不是派出所根据公交车刷卡记录追踪到郭卫民近期去过的地方,李文萍不会知道他去了哪里。

  郭卫民最后一次使用公交卡是1月12号上午9点,他乘坐112路,坐了十几站,在飞云街下车,那里的老头们说见过他,但当天他没有和他们一起下棋。他在飞云街附近消失了。

  “这些保健品是郭卫民失踪后买的吧?”岳迁问。

  李文萍解释,郭卫民刚失踪时,她很担心,压力特别大,什么毛病都出来了,大家劝她宽心,后来女儿和儿子也回来,对于郭卫民失踪,他们倒是比她想得开,希望她照顾好自己,人生就这几十年,没了郭卫民的管束,她可以对自己好一点。

  女儿儿子还给了她一笔钱,让她放松,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大约是压抑了太久,需要发泄,她找到詹还,报复性消费,保健品越买越多,家里渐渐成了仓库。拜这些保健品,或者说疯狂消费所赐,她情绪缓过来,日子也慢慢回到正轨,现在,她已经习惯了没有郭卫民的生活。

  李文萍讲述这几个月的生活时,脸上不时浮现出满足和珍惜的笑容,但说到最后,她似乎意识到了这一点,立即露出紧张和担忧的神情,“我还是希望老郭能回来,有,有新的线索,是好事。”

  岳迁问她知不知道詹还的升职渴望,她点头,詹还对她也很诚实,倾述过需要尽可能高的业绩。生活在郭卫民的阴影下,她尤其感激詹还的宽慰,如今能自由支配钱财,她毫不犹豫下单,还尽量帮詹还拉新。

  “我多做点好事,也许上天就保佑我们老郭,让他平安回来。”

  岳迁离开家属院,和叶波通气,得知詹还拒不配合调查,态度十分恶劣。岳迁很想立即和詹还面对面,但失踪的韩玉清,他也要尽快去了解。

  韩玉清是本地人,年轻时摆摊卖炸粽子,因为口味独特,很快有了稳定的受众。韩玉清起早贪黑,攒够买门面的钱,开了她第一家餐馆。万松进城打工,给韩玉清送货,后来发展出感情,在一起了。婚后夫妻俩更加勤劳,小小的门面越来越大。在南合市本地餐饮界,韩玉清夫妇很有名,算是一段佳话。

  但岳迁在他们发迹的美食街却听老板们说,韩玉清可惜了,她自己单干,也会有现在的成就,那万松简直就是吃软饭的,贴着韩玉清享福。只是享福就算了,还搞出小三小四小五出来,也就韩玉清好面子,才没有和万松撕破脸。

 

 

第93章 点火者(19)

  美食街里好些商户,说到万松,都是一副瞧不上的态度,对韩玉清则是敬重有加,这条美食街过去只是不起眼的居民巷子,除了几家苍蝇馆子,还开着杂货铺、裁缝铺等,生意寥寥。

  最有人气的是韩玉清的馆子,她厨艺好,又勤劳,性格大方,很会招揽客人。后来她拿下周围的门面,一边扩大生意,一边将其他做餐饮生意的老板召集起来,商量怎么让整条街的生意都好起来。

  在她的带动下,大家回去好好搞卫生,推出自家的特色菜品,提高服务质量,不少客人是奔着韩玉清而来,但来都来了,看到其他店家也不错,要是韩玉清店里排队太久,索性尝尝其他家,有的这次没有尝,心里也惦记着,下次再来。

  慢慢地,菜品好的店家都有了自己的顾客,整条街的生意越来越好,吸引来新的店家。可以说,美食街的形成是韩玉清的功劳。如今她的主要店铺已经不在美食街了,这里承载不下大规模的酒楼,但还保留着一个门面。

  失踪前,韩玉清偶尔来这边下个厨,亲自招待老顾客,万松则坐享其成,从来没来过。大概是觉得这边不仅赚不到多少钱,还要挨老板们的白眼,韩玉清失踪后,万松做主,把这剩下的门面也关掉了。

  岳迁站在拉着卷帘门的门面前,身旁的老板越说越气愤,在她看来,韩玉清只是失踪,又不是死了,万松凭什么关掉?韩玉清哪天回来,有他的好果子吃!

  门面是韩玉清早就买下的,万松不在意这点租金,因此关门后没有租出去,在这条充满食客的街上,它显得特别突出,特别孤单。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初禾二 幻想空间文 情有独钟 穿越时空 业界精英 悬疑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