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大哥回来了?”
陆鹤明身着官服,虽还是绿色,但他身姿挺拔,再加上这会儿气势凌人,看上去十分的不好惹。
阿眠还在旁边一脸懵懂:“大哥上值不开心?怎么板着一张脸?”
林言和盛哥儿不约而同地看向他,弄得他还以为自己说错话了:“怎……怎么了?”
用这种看傻子的眼神看着他。
院子里陷入一阵诡异的寂静之中,陆母在厨房喊着端饭,气氛才稍微好上一些。
“来了阿娘。”
几人都往厨房去,林言拽着陆鹤明回屋:“你先把衣服换了,这一身里三层外三层的,看你额头都是汗。”
官服与常服不同,想要挺括的版型,布料都用的扎实,虽说夏日已经比秋冬薄了许多,但与自己的常服还是比不得的。
陆鹤明换了一身轻薄的长衫,和林言一起出去时,几个菜都摆好了。
他们今日人多,陆母准备的菜也多,陆家几人,除了林言,也都恢复了身材,今日终于可以大吃一顿。
正吃着,一阵风吹过,盛哥儿不由得感慨:“这天气终于凉快了,下个月的秋猎还得准备上披风了。”
“秋猎?”林言捕捉到敏感字眼。
楚盛看他好奇,十分耐心地与他解释:“秋猎和科举同年举行,一个在春季,一个在秋季,同时也是为了感恩上天。”
林言衣服恍然大悟的样子,楚盛又说:“但是只有五品以上的官员能参加,陆大人今年是去不成了。”
林言脸色立马垮了。
“不过,阿眠应当能去,他现在可是出名了,阿娘肯定是要带他去露露脸的。”
从他们回到盛京,阿眠在昌邑王府的时间,比在家里的时间还长。
老夫人看重他,他自己也争气。
“那阿眠就替哥么好好看看,到时候回来和我讲。”
林言一脸可惜,虽说即使陆鹤明能去,他也不一定去的了,但还是想凑凑热闹。
这可是传说中的秋猎。
不在宫内,意外处处都有,更别说刺客这种一旦秋猎必定出场的人物了。
说不定还会有人能护架有功,一举成为皇上面前的红人呢。
此招虽险,胜算也大。
……
林言暗叹自己想象力丰富,摸了摸肚子,再想出去玩,也只能等肚子里的孩子出来了。
阿昌没有多留,吃完饭就告辞了。盛哥儿和林言钻进书房,他今日留宿,和阿眠同住。
怕耽误他睡觉,直接开门见山。
“你上次说的反季蔬菜是什么意思?”
林言倒是不着急,今日中午他眯了一会儿,现在精神好的很。
“就是在冬天吃上夏天才有的青菜。”
他一句话解释的清清楚楚,楚盛却是消化了好大一会儿。
“冬天吃青菜?”
即使是王府,他们冬日也很少见新鲜青菜,除了厨娘仔细呵护着种出来的,还经常被风吹雨打。
“可是青菜不得天热些?”
林言点点头:“这就是需要你的地方。”
楚盛:“……”
“不是要你钱的意思。”林言被他的表情逗笑:“这样吧,你应该有农庄吧?”
好歹是个王府公子。
“有,你要是想去,过两日可以带你去玩。”
林言点点头:“行啊,我去看看地方怎么样,到时候先在你庄子里试上一试。”
反正到冬日还得两个月。
说到这,林言又问起秋猎的事:“秋猎一般多久?”
“差不多半个月,就在那边邙山下。”
林言用手支着脸,整个人趴在桌子上:“唉,我也想去玩玩。”
楚盛没应他,看着时辰不早了了,才洗漱去阿眠屋里。
陆鹤明早早就在外面等着了,楚盛一走他就进去了。
林言如今已经七个多月,肚子愈发的大,半夜睡着经常性惊醒,不是腰酸就是腿抽筋。
他不舒服,陆鹤明也不好过,一脸心疼。
除此之外,床上还多了两个枕头,是用来给林言垫着也得。
他睡一觉,陆鹤明前前后后忙着,林言终于找到一个舒服的姿势,才拽着陆鹤明的袖子:“你好好睡一觉,明日不还得去上值?”
陆鹤明嗯了一声,在他额头亲了亲:“辛苦你了,还有两个月,很快。”
和他说了要去庄子的事,陆鹤明虽有些担心,但还是同意了,以林言的性子,整日在家里呆着,反而不好。
“让云织跟着你。”
“我想得也是。”
两人又说了好一会儿话,才相拥着入睡,第二日林言在醒来时,另一边已经没了人。
房间里空空荡荡,缓了一会儿才清醒过来。
刚想扶着肚子起来,就感受到熟悉的动静。
“你也醒了?”
林言的手就在肚子上放着,果不其然又动了一下,不禁让人摸着肚子感慨:“这么听话。”
林言又是最后一个起来的,院里没人,只有阿眠屋里断断续续的琴声。
他半块饼子还没吃饭,陆母和云织从外面回来:“知道你起不来,就没喊你!就喊着云织一起买了布。”
还有两个月,小衣服小褥子什么的都该备着了。
林言还没应声,云织就递给他一封信。
“是闽南那边来的。”
-----------------------
作者有话说:加了![狗头叼玫瑰]
第153章
柳之昂是启程回来的时候让人送了这封信, 镖局送信的人脚程快,但算算日子,他应该也快回来了。
又是两张信纸,陆鹤明上值去了, 林言这次看得仔细。
柳之昂这一路, 跟着商队从盛京南下, 空车出发,边买边卖,先到济南府, 横穿山东布政司, 又沿着河南布政司与南直隶的交界线继续向南。
这段路程, 赚的钱差不多和花销持平。
而紧接着一路走进江西布政司, 带着平原的货物开始售卖,才算刚刚开始赚钱, 也在江西停留时间最长。
最后到达福建, 一路从北向南, 风餐露宿,虽辛苦, 但并不少赚。
再拿出三成的钱, 低价购入福建特产, 等再沿途回去,卖给中原人, 又是一大笔钱。
这条路商队已经走了很多趟。
而柳之昂以前从襄阳到余杭, 来回三年也有经验,很快就能发现其中门窍,再加上他读过书,虽然没中举, 但读书身份本就令人看重。
所以在去漳州福州沿海一带的路上,他已经是商队老大跟前的红人了。
漳州与福州两座府城因西面临海,其他三面又被群山环抱,近年来常被海匪所扰,地理位置本就不好,如此一来,民生更是艰难。
他们拉着东西过去,山路崎岖就算了,更可怕的是山里漳气弥漫,一不小心就是折在其中。
但他们此行,收获颇丰。
漳州刚好处于整个福建布政司地势较为平坦的地方,虽然经常洪水肆虐,但却是一种药材最喜欢的栖息地。
他们商队低价购入,没有原路返回,而是沿着山路直接进入温州府,把药材倒手,利润翻了快二十倍。
这一趟下来,赚了商队以往三倍的钱。
林言:“……”
翻来覆去看了两遍,才不得不从心里佩服柳之昂这个人。
太有眼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