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号废了,我重开[重生](100)

2025-11-23 评论

  他刚跑到妻子面前,便回头喊了一句:“太爷,您刚才的问题,可以再问一遍吗?”

  乐无涯心念微动,明白了他的小心思,扬声问:“找到家啦?”

  陈武大笑,单手发力,把妻子孩子一道抱了起来,乐颠颠地转了个大圈儿:“找到啦!”

  陈娘子又惊又喜,腾出手来,轻轻捶打了一下他的肩膀,却很依恋信赖地趴在他的肩头。

  乐无涯一摇扇子,步履轻快地走开了。

  近来,南亭好事频频。

  乐无涯把七皇子画像供上书房的次日,吕知州便知道了此事。

  本来稳坐泰山、等着乐无涯孝敬送贿的吕知州,心里不免犯了嘀咕。

  自己刚让师爷暗示敲打他一番,姓闻人的就挂出了这副画像,意欲何为?

  这到底是贵人送的,还是他狐假虎威,自画自赏,要冲他摆威风、显后台?

  结果,不久之后,吕知州便再无这样的忧虑了。

  上京再次来使。

  这次降下的是圣谕。

  皇上对闻人约为生员翻案之举深加褒赞,附赠一整套湖州的笔墨纸砚,叫他点墨为民,执笔为刀,再创一番新的事业。

  宣旨太监吴霜是个经验老到之人,走过天南海北,传过无数旨意。

  他知道,许多小官这辈子都难以面见天颜,面对如此天降隆恩,痛哭流涕者有之,语无伦次者有之,因此他需得在不失天家气度之余,保持和气面善的模样,免得小官们慌乱无度,以致失状,反倒不美。

  没想到这闻人县令是个极有章程的。

  他焚香列案、遣使相迎,领旨谢恩,每一步都掐得精准无比,好似早就接惯了恩旨,不卑不亢之余,还额外透着一股安然自若的坦荡气度。

  但此人又不是那种不通晓人情的耿直之辈,腰板挺得直,封的赏银也刚刚好。

  给传旨太监封赏银,也是门学问。

  太薄则失礼,太厚则不符其身份,让人怀疑他是否有贪污之嫌。

  吴霜见识广博,曾碰见过一毛不拔的官员,也碰见过拍马过度、慷慨赠送了他几十亩地契铺子的官员。

  闻人县令送上的是他三个月的俸禄,既全了礼节、见了心意,又是他能负担得起的。

  赠送了吴霜许多南亭土仪后,在吴霜离开南亭那日,闻人县令还额外奉上了一双舒适昂贵的鞋子:

  他言笑晏晏道:“山高路远,大人鞋子必有磨损。换双好鞋子,必能步步登高。”

  这马屁直拍到了吴霜心里去。

  他笑着来,笑着走,被乐无涯招待得密不透风,格外熨帖,只觉处处舒心适宜,一个错处都挑不出来。

  在回京路上,吴霜便迫不及待地筹划起面圣之后赞美闻人县令的腹稿来。

  吴霜走后次日,师爷便又将两罐上好茶叶摆上了乐无涯案头:“太爷,这是知州送来的明前龙井。他说,您之前拿的两罐茶怕是已经喝完,他最近又得了一批新茶,要是这口味您喜欢,您去他那儿挑便是。”

  乐无涯笑靥如花,欣然笑纳:“这怎么好意思呢?等我们这边的大叶茶采得了,必送吕知州一些,尝个新鲜。”

  师爷默然无语。

  他不得不想起了自家表叔父对闻人县令的评价:“是个妖孽!”

  其他官员,师爷不甚了解。

  可知州大人是何等样人?

  那是个瓷公鸡、铁仙鹤,玻璃耗子琉璃猫,一根毛儿都难薅。

  这么一个人,居然巴巴儿跑来贿赂下属,可算得上是开天辟地的奇景了。

  乐无涯可不管自己的上司、师爷有什么花花肠子。

  他笑眯眯地盘算:这样一来,那两幅假画便不必奉送了。

  虽然少了百两银子的进项,但免却了一桩诓骗上司的罪名,也不差。

  时至清明,衙中诸事渐多。

  事愈忙,乐无涯的本事便愈加显露出来。

  他一心多能,事上安下、理财息讼、劝农营商,无有不精的。

  只一个上午,乐无涯便办完了四桩词讼官司,正在按年份清理昔年积案。

  他把刑房张书吏活活折腾成了一个陀螺,就算想去讨好巴结孙县丞都没了空闲,只能围着他转。

  时近正午,闻人约敲响了他的书房门。

  他开门见山道:“顾兄,县内有些不对。”

  乐无涯抬起头来,见到闻人约身后跟着的单薄身影,不禁展颜一笑:“嗬,又长高了。”

  那是被他用一顿米汤救活了的小乞丐华容。

  先前,他负责给从小福煤矿脱身的矿工们送饭。

  后来,矿工们走的走,留的留,小华容因为干活实心、行动麻利,相貌又算得上体面,便摇身一变,成了县衙里的一名小门房。

  刚成了门房,华容便参与了前些日子圣使吴霜到访南亭的招待事宜。

  一番紧急的习练下来,如今他早已是礼数周全、进退有度的小大人模样。

  他脆生生应道:“托大人洪福!”

  闻人约本来有些心急,可一见到乐无涯,内心便安定了八成,答话也显得从容许多:“大人,今日城门口又进了一批流丐。”

  这一番热火朝天的修路,招揽来的不仅有游商,有匠户,还有流丐。

  流丐往往丧家缺地,无处落脚,进城之后,若是安顿不当,难免会传疫病、乱县容、增加盗抢隐患。

  在“流丐”一词外,乐无涯倒更关注他话中的另一个字:“‘又’?”

  “是。”闻人约道,“我母亲常出外做工,四天前回家时,提了一嘴街上的乞丐变多了。我观察了一天,果真如此。前日,我去城南的书局里等了半日。半日光景,城南城门处,共有七名乞丐进入。”

  乐无涯等着他的后文。

  南亭有地利之便,七名乞丐入城借道,本不足为怪。

  闻人约补充道:“……要紧的是,他们虽然分散开来,各自入城,但显然彼此相识。先入城的人,自寻了安静地方等待。等到七人凑齐,他们便结伴蹿入巷子,没了踪迹。”

  乐无涯若有所思。

  说到此处,闻人约又看向华容。

  闻人约给矿工写信,华容给矿工送饭,难免多打照面。

  二人从那时起就熟络了起来。

  华容灵巧地接过话来:“大人,昨日明秀才托小的打探情况。您知道的,我以前当过乞丐,就换了衣服、抹了脸蛋,找了一帮乞丐,悄悄混了进去。”

  “他们说,是有人告诉他们,南亭是个好去处,近日又在修路,到那里扎根,必能讨一条活路。”

  闻人约深知,流丐是可怜之人。

  然而,近来他读书广博,兼之陪伴乐无涯处理政务,知道需要在一颗菩萨心之外,生出一双洞察眼。

  流丐虽苦,可一旦入城,便将许多隐患埋了下来,捕不可捕,逐也难逐,如之奈何?

  一旦料理不当,顾兄官声必然受损。

  正当乐无涯沉吟思索应对之法时,南亭驿站又有外客到访。

  一驾马车停在了驿站门口。

  郭姑子掀开一点马车帘子,轻声禀告:“县主,咱们路上遇到的那两个乞丐,果真是往南亭去了。”

  她兄长郭大哥忧心忡忡道:“是不是要告诉一下县令大人?咱们可是被那两个乞丐盯了一路,要不是看咱们人多,手里还有火器,这茶花怕是都保不住。”

  一道清冷的声音从马车内传来:“他们没动手,仅仅窥视而已,我们告不得他们抢夺之罪。”

  郭姑子试探着:“那……”

  “你进城告诉南亭县令,茶花已到,将路上的见闻也一应告知于他。不必说我来了。”

  “我想看看,这南亭县令要如何办理此事。”

 

 

第54章 流丐(二)

  郭氏兄妹刚入城,便有一干衙役提着浆糊桶和告示,忙着满城张贴告示。

  他们正想前去暗暗查探一番,却直接被一名衙役认了出来:“哟,是您二位啊!”

  衙役名叫杨徵,还记得郭氏兄妹。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骑鲸南去 前世今生 天之骄子 升级流 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