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号废了,我重开[重生](356)

2025-11-23 评论

  项知允素来是不牵涉进这对同胞弟弟的争端的。

  然而,今日的情形格外不同。

  听项知是冷笑,五皇子竟是难得回护了小六一次:“小七,知节无论如何也是你的兄长,言语恭敬、礼让谦逊,才是正经悌道。”

  项知是:“……?”

  五哥吃撑着了?

  闻言,项知节极轻极快地掠了神色不安的五哥一眼。

  所谓悌道,自也是五哥想要他走的道了。

  项知是伶俐地站起身来:“是小七言语无状,冒犯兄长……”

  他正要俯身下拜,拜到一半,忽然偏过脸来,笑盈盈道:“啊,小七愚钝,竟忘了六哥是信道教的,不受儒家那些个弯弯绕绕的拘束哦。”

  项知节一笑,无视了项知允面色的僵硬,伸手抓住了项知是的胳膊:“其他大人们都还看着,七弟莫要玩笑了。”

  项知是抽回手,状似无意地掸扫了两下衣袖:“比不得六哥有正事可做。昨天都那么晚了,六哥还入宫做什么?”

  项知允神色一紧。

  这其实也正是他想问的问题。

  昨夜,他们忙着鼓动刑部耿尚书请上四五日病假,尽量撇开和此事的干系,再让那庾侍郎上去顶雷。

  直到亥时两刻,才有项知节的消息传来。

  他竟带着姜鹤进宫了!

  听到这个消息,项知允打退堂鼓的心顿时水涨船高。

  然而,在听说项知节并未能见到皇上、只能在下钱粮之前出宫时,他大大松了一口气,并坚定了务必要在大朝会上将事情闹将起来的决心:

  宜早不宜迟。

  要是小六发现事情有变,去向父皇自首,那就真的要错过良机了!

  今日的大朝会,便是打出这一击的最佳时机!

  项知节仿佛对这位兄长的心事懵然不知,解释道:“丰州有一笔军费款子,一直等着父皇批下,丰州知府也着急得很,我想尽快将此事办结,于是……”

  项知节说些什么,项知允已经听不进去了。

  在他看来,尽是托词。

  只要小六不因为这件事犯病就行。

  项知允想让他失了圣心是真,却不想害他的身体受损。

  鸣鞭三声后,原本还有些切切议论声的朝房立时肃静。

  官员们三三两两向外走去。

  项知节想要起身,却扶住膝盖,顿了一会儿,才勉强迈开步子,跟在项知允身后,慢慢走向昭明殿。

  薛介立在皇上身侧,声若钟磬:“百官奏事——”

  因着昨日的上京劫案,满朝公卿皆是不敢高声语,即使手中有事,也死死按住了,不敢禀告,打算等风头过后再说。

  顺天府尹满面晦气,走流程似的把昨日的调查结果如实报知。

  张粤早知此事涉及自己,一边深恨自己没能及时壮士断腕,给自己留下了无穷祸患,一边心疼那骤然丢失的价值数千两、可作传家之用的书画,一边担心皇上联想起昔年的黄州案,干脆是辗转反侧、彻夜未眠,终于打出了一套完美的腹稿。

  然而,不等他出列告罪,便见庾侍郎跨出了文官行列。

  他的精神状态,与前日朝会已是迥然不同,尽管仍是满面疲倦,但他的眼睛格外明亮,炯炯生光。

  “臣有本奏!”庾侍郎朗声道,“刑狱之事,关乎国法民命,不可不慎!现下,黄州呈报一案,案情重大,牵涉甚广,非一司所能断。微臣查阅案卷,认为此案宜交三法司会审,以昭公允、明国法、定乾坤!”

  龙椅之上,本来无甚表情的项铮目色一凛,一股不怒而威的气度流泻而出:“黄州何案?”

  然而,庾侍郎敛眉低首,并未被此股气度所慑。

  他仗着一腔意气,将一字一句咬得清晰无比:“先帝朝时,有一桩黄州假宝案,当地官府采买金玉、珠宝、书画等贵重之物时,竟有二十八家商户胆大包天,齐力造假,愚弄官府,以制假贩假之罪,下狱二百余口。”

  当然,庾侍郎也不是一味的憨直到底。

  他隐去了黄州官府之所以采买珠宝,是为了昔日太子、当今皇上的婚事。

  且他着重提了先帝。

  要求各地官员进献珠宝,是先帝的要求。

  他到底给皇上留了三分薄面。

  张粤简直不敢置信,庾侍郎竟会当着满朝官员叫破此事,大惊大怒之余,胡须都颤抖起来:“你……!庾秀群,你拿如此陈年旧案出来说嘴,难道是在说先帝案断有误,查察不明?”

  放在平时,庾侍郎这等性情温糯的文官,被人扣上了一顶如此厉害的大帽子,就算不退避三舍,胆气必然也要先弱上三分。

  但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昨夜,耿尚书撑着病体,找到他家,请他务必要将此折当堂启奏。

  他说,张粤要转移书画,定是听到了什么风声,现今书画被当街劫走,遗失的书画名单已经为顺天府尹所知,显然是天要亡他。

  这时候,正是庾侍郎这等年轻人趁势而为、激浊扬清的好时机!

  庾侍郎被夸得很不好意思。

  他只是不愿皇上被奸人蒙蔽,坏了百年声名。

  他身为人臣,理当忠君,宁效魏玄成,不做乐有缺!

  胆气既壮,他的语气中竟多了几分决绝之意,声音愈发高亢嘹亮:“此案确已定谳。但是前不久,波澜又生!黄州宣县上报案件,说有强人伪造身份路引,劫掠焚烧了一处山间佛寺,为人所擒,其罪当斩、然而,在这佛寺中,竟藏有当年黄州案中一名饶姓书画商的账本,据账本记录,饶家书画铺的书画来历十分明白,且有官行鉴定,饶某所藏书画,尽皆为真。”

  “臣查阅了库中的黄州假宝案卷,饶某同样涉案其中,献上的书画中,十图五假。微臣不禁生疑:他何以胆大狂悖至此,官府索图,他手上明明有真,偏要献假?”

  “就在昨日,上京突发当街盗抢大案,张太常丢失了五幅私藏书画,当铺票据上记载分明,分别是张本之的《竹林七贤图》、赵雪梅的《秋水孤》等五幅,恰与黄州案中饶某造假的五幅书画一一对应,分毫不差!”

  庾秀群撩袍拜倒:“此案牵涉当朝命官,且历时已久,线索难寻,仅由刑部独审,恐有偏颇之嫌;若交三法司会审,则可集众司之智,使案情水落石出!”

  “请皇上明鉴!”

  列于文官之首的项知允微微偏头。

  可惜他不属鸡,没办法把脑袋整个儿扭转过去,去瞧一瞧立在他身后的项知节的表情。

  一切发展,目前皆如他所料。

  项知允难得做一件坏事,心虚之余,别有快意。

  因此,在偷眼看到皇位上的项铮面色铁青时,他不疑有他。

  但他没能注意到,连皇上身侧的薛介,神色都是一言难尽,宛如被人劈面甩了个巴掌。

  昨夜,六皇子进宫,确实不曾得见天颜。

  但他乖乖地自己干的事情,全告诉了薛介。

  皇上听到薛介回禀时,宫门已经下钥,他没办法再把项知节揪回来问个究竟,只好细问薛介道:“小六何来的这五幅图?”

  薛介办事素来老练,该问的都已从项知节口中问到,流畅对答道:“六皇子说,他在户部办差时,收到了黄州知府送来的折子,说是本地宣县一间佛寺被歹人焚毁,需要拨款修缮。”

  皇上微微颔首。

  佛寺被焚,需得向刑部、户部、礼部分别汇报。

  刑部管刑案、户部管钱、礼部管宗教,黄州知府理当一起呈送。

  薛介道:“六皇子说,佛寺修缮,油水颇多,他担心地方官员虚报损耗,从中渔利,便去找人调阅了刑部的案卷、礼部的折子,想看那寺中住了多少和尚,损了多少佛像,是否真需要这么多银两修缮。但据六皇子所言,宣县一案实在蹊跷,似乎牵涉到了过去的一桩黄州旧案……”

  项铮似是想到了什么,嘴角刚刚浮现出的笑容又收敛了起来。

  薛介仿若不知,自顾自禀告道:“六皇子当年跟着……那位读书,听他说起过不少案件,对黄州案亦有所耳闻。当年黄州案的直接经办人就是如今的张太常,六皇子私心怀疑,宣县这案是张太常派人所为,可一时拿不准张太常为何突然拿旧事做文章,又担心张太常办事不利,导致沉渣上浮,旧案被翻,带累皇上名誉受损,便派出姜侍卫盯着张府动向。倘若张太常还要加害于人,务必暗中阻止。”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骑鲸南去 前世今生 天之骄子 升级流 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