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号废了,我重开[重生](501)

2025-11-23 评论

  如风:“……”好,算我多嘴。

  在如风面前,项知节妥善地藏好了自己的担心,不露半分声色。

  不是因为不信任如风,而是因为他已经在乐无涯面前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担心和期盼。

  接下来他该做的事情,就是保持平静,帮他稳住信心。

  而跨出门的乐无涯,面对泛着鱼肚白的天空,深吸了一口气。

  ……他才不赌运气。

  他能活到现在,固然有运气的成分,但单单依靠运气,绝不是他的作风。

  他低下眉眼,在右手食指上落了一吻。

  项知节要他九成可能,那他拼尽全力,也要求个九成。

  ……

  县衙如今被乐无涯封锁得铁桶一般,他能自由穿行其间。

  周文昌与周文焕并无私宅,皆居于县衙之内。乐无涯分别在他们的书房中,找到了所述的四瓣桃花印。

  但他对印章本身兴趣寥寥。

  乐无涯的目光落在了印泥上。

  他挑出一些,拿水化开,细细端详,又取来衙中惯用的几色印泥,逐一对比。

  果然,这印泥不同寻常。

  不光是色作艳红,比一般的印泥颜色鲜亮得多,其中还搀杂着细微的云母颗粒,隐泛珠光,需得对着光源才依稀可辨。

  至此,“给王肃的信必须加盖印章防伪”的证词,已有七分可信。

  这特制的印泥靡费不菲,且不是全新的,有较为明显的使用痕迹,印泥半干不干,显然是在近期也曾启用过。

  乐无涯翻出周文昌近期审批过的公文,相较之下,发现所使用的均不是这种印泥。

  排除了“无需盖章防伪”的可能,那么问题就只剩下了:他们说的是真话吗?

  无非是如下这几种可能:

  周文昌所述为真,周文焕为假。

  周文昌为假,周文焕为真。

  二人所述皆为假,矢志一同地想要坑死乐无涯。

  二人所述皆为真,兄弟齐心,想要让王肃也不得好死。

  ……

  三日后。

  王肃正一如往常地在廊下逗着一只新换上来的红胸鹦鹉,便听近侍卜欣前来禀告:“大人,有信鸽来了。”

  王肃一抬眼皮,负着手快步向外走去。

  算一算时日,也该有消息了。

  他向后院的一方小小鸽舍走去。

  ……

  三日前。

  乐无涯端坐在周文昌的书房桌案前,凝神思索。

  首先,他能断定,周文昌极精明,周文焕极重情。

  前者貌似窝囊,实则冷漠无心,所思所行皆从自身利害出发,绝无半分真情。

  后者虽莽撞狠戾,但是一心向着兄长,舍了自己脑袋上的三斤半,也要替兄长把这罪顶了。

  这样的两个人,谁会撒谎?

  ……

  鸽子正贪婪地叨着玉米粒。

  王肃家素来节省,鸽粮用的也是陈年旧粮。

  但鸽子一路飞行,实在是饿急眼了,吃得头也不抬。

  王肃摘下了鸽脚上的细小竹筒,打开一看,里面藏着一卷薄薄的草纸。

  他将竹筒取下,径直回了自己的屋里。

  ……

  乐无涯面前摆着两枚四瓣桃花印,以及两封书信。

  这其中的“真”与“假”,实难定论。

  他们还有可能在盖章位置上撒了谎。

  乐无涯不知道,但王肃知道。

  万一周文昌的桃花印该盖在左上角,周文焕的该盖在右下角呢?

  万一左上角、右下角的都是烟幕弹,其实应该统一盖在正中央呢?

  这样的可能无穷无尽。

  所以,乐无涯只能从动机上来推断。

  说到底,所谓真与假的分别,全都是从人心和利益中孳生的。

  ……

  王肃回到了书房,拆开了书信。

  其上是周文昌的字迹。

  内容是:“闻人已至,染疫病重,暂未察知真相。六皇子同样已至。是否救治,请速示下。”

  王肃将目光移向了草纸的右下角。

  那里赫然印着一枚桃花印。

  王肃微微挑起了眉。

  继而,他挪开了视线。

  因为那里本来就该有这么一枚印章。

  ……

  在乐无涯看来,周文昌比周文焕其实要更好判断。

  他一切行为的出发点,都是为着自己。

  那么,为着自己,出卖王肃,是理所应当的。

  因为他全身而退,变为白丁后,王肃难免不会杀他灭口。

  为着将来数十年的安稳日子,唯有王肃死了,于他的利益才最是相合。

  于是,乐无涯在一番深思熟虑后,在周文昌那封信的右下角盖上了桃花印。

  ……

  王肃按照自己既往的习惯,移开灯罩,将信纸一角凑近火苗,看着它缓缓蜷曲、焦黑、化为灰烬。

  问题在于,他应该回复吗?

  乐无涯如若真的染病了,那还真是一件大事。

  丹绥一事,那三百个矿工的性命和周家兄弟一样,都是王肃的筹码。

  此局真正的核心,是要验证,闻人约到底是不是乐无涯。

  如果他真的病了,那么该救,还是该灭口,的确值得细细思量。

  按王肃的私心,闻人约最好就这么殒命丹绥。

  但按皇上的意思,只是想验证此人是否为乐无涯,可没说要不要他的性命。

  皇上的心思不难揣测。

  若闻人约当真是乐无涯托生的,纵是怪力乱神,却也证明了转世轮回的可能。

  皇上纵是被人日日山呼万岁,可身体的衰弱是骗不了人的。

  带着全副记忆,托生在一具正当盛年的新鲜肉体上,此等诱惑,常人尚且难拒,何况九五之尊?

  谁不盼着福祚延年,向天借寿?

  便是他王肃,或许也能沾些余泽呢。

  王肃摸了摸自己日渐稀疏的头顶,露出了一丝苦笑。

  若是闻人约就这么死了,一切秘密湮灭殆尽,那可真是太可惜了。

  可倘若……他没病呢?

  万一闻人约已窥破此案玄机,此信正是他所设之局,只为诱他回信,又当如何?

  当这个念头浮现在王肃脑海中时,他先是微笑着摇了摇头。

  在王肃看来,周家兄弟的确不同于一般的酒囊饭袋。

  总不至于闻人约一到丹绥,三四天间,就能摧枯拉朽,把发生在丹绥的事情查了个水落石出吧?

  少说也得半个月以上才……

  思及此,王肃渐渐收敛了唇边笑意,眉心紧蹙。

  ……这却难说。

  闻人约此人与乐无涯最像的,便是那份堪称妖异的机灵劲儿,实在难以通过常理揣度。

  眼下,并没有周文焕的来信,与周文昌相互呼应。

  王肃无法判定此信真伪,便默默决定:

  暂不回复,静观待变。

  不料,王肃刚将空竹筒丢入屉子,书房的门便被人从外叩响。

  卜欣的声音再度传来:“大人,又有鸽子到了。”

  ……

  乐无涯手里握着周文焕的那封信,迟迟没有落印。

  性情中人的心思,反倒比纯粹的利己者更难捉摸。

  他的爱恨皆是如同烈火,鲜明不已。

  作为一个痴爱兄长的人,他到底是更恨把他们当做棋子、用完即弃的王肃,还是更恨自己这个揭穿了他们的计划,破坏了他们安稳生活的外来人呢?

  这还挺值得推敲商榷的。

  毕竟探监时,,他只对周文焕说起,王肃断送了他兄长的青云之路,多的也没提什么。

  谁知道这位意气用事的弟弟,有没有想得那么深远呢?

  思及此,乐无涯放弃了在那封周文焕的手书上盖印,站起身来,扬声道:“秦星钺!”

  不多时,秦星钺推开窗,探了个脑袋进来:“大人?”

  “备马。”乐无涯道,“我再去县牢一趟,再和周幕宾谈谈心。”

  道理既没讲透,他便再去讲一讲。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骑鲸南去 前世今生 天之骄子 升级流 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