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臣号废了,我重开[重生](531)

2025-11-23 评论

  但他迅速压制住了那不断翻涌的恶心与怪异感,说服自己:父亲终于认可他了,终于看到他了。

  即便是抢了小六的,那也……

  ……也罢……

  他心一横,眼睛一眨,泛出了些泪花来:“儿臣……多谢父皇隆恩!”

  项铮越过他的身体,看向昭明殿外晴朗明亮的天空,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好事情,微微笑了起来,又拍了拍他的肩膀。

  一时间,父慈子孝,君臣相得。

  ……

  对于昭明殿中上演的父子情深的戏码,项知节并不知晓。

  或者说,即便知道了,他也不至于心生妒意。

  这样泼天的福分,他自问消受不起。

  前段时日,项知节进了趟宫,对庄贵妃呈上了自己从晋州带回的茶叶,顺便仗着自己伤口初愈、庄贵妃不方便罚他的跪,甜蜜又大胆地说了自己向赫连彻提亲的事。

  人生大事,理应告诉长辈。

  在庄贵妃忍无可忍地将他扫地出门前,他将自己此行的另一件要紧事托付给了她:

  景族有一神明,名曰玛宁天母。

  听到这个神明的名字,庄兰台略感奇怪:“这是个什么神?”

  “您知道就好。有朝一日,父皇会来问您的。”

  庄兰台蹙眉:“这话说得好没道理。他若来问,我一无所知,又当如何?”

  项知节略略欠身:“您不用知道太多,只知道它传闻中甚是灵验就好。毕竟,您宫里曾有一个景族宫女。”

  当时,庄兰台看他的眼神,好像是在说这么多年过去了,你终于是真疯了。

  景族宫女怎么了?

  景族多美人。

  哪怕现在,宫里还有不少景族宫女呢。

  现在,想必庄娘娘已经明白他这句貌似前言不搭后语的话,究竟所指为何了。

  ……

  项知节从回忆里抽身,心情愉悦地翻阅着工部近期的簿册。

  毛睿迈步入内,行过一礼:“六皇子,有一件事,需请您示下。”

  “毛尚书不必客气,有话直说便是。”

  毛睿向来是有话直说的,因此今日没有开门见山,实属罕见。

  毛睿斟酌了一番言辞,方道:“这事说来不大。关山营呈送了一份图纸,说是研制出了一种可以储存弹丸的新型火器。”

  项知节问:“实用吗?”

  “可用,成品下官已经看到了,也试验过了。”毛睿点头,却面露难色,“但研制此物的……是关山营二队队长,乐珏。”

  项知节“哦”了一声,再次问道:“那实用吗?”

  毛睿何等样人,心下当即明了:“下官明白,明日便具本上奏。”

  项知节微笑颔首:“有劳毛尚书了。”

 

 

第338章 君心(一)

  三日后的大朝会上,除了晋封五皇子为惠亲王的恩旨之外,项铮又额外颁下了两道旨意。

  其一,为嘉赏六皇子项知节前往丹绥一线办差的功劳,册封其为庆郡王,加岁禄一千石。

  另一道旨意,赏赐的却是一个小武官:

  擢升乐珏为关山营把总,仍兼理火器试造之事,另念其献图有功,赐勋官武骑尉,赏银百两。

  乐珏本是武举探花,却常年坐着冷板凳。

  当初,对此感到惋惜的人着实不少,但也觉得理所应当。

  谁让他是乐无涯的兄长?

  怀才不遇就怀才不遇吧,至少能安稳度日不是?

  此番他献出了新型火器图样,于边防军务大有裨益,再加上他原本便是探花出身,得此封赏,本不为过。

  然而这件事背后透露出来的另一个信息,却令朝野群臣暗自震动不已:

  ——皇上这是要给乐家起复的机会了?

  其实真论起来,项铮并不想给乐家什么好脸色。

  奈何王肃办事不干不净,被当堂扒出老底,乐无涯抄家所得寥寥无几,曾参与过抄家事宜的王肃心腹纷纷下了大牢,有些人刚一进去,没怎么审就招了个干干净净。

  铁证如山,项铮即便想要回护,也是无从下手。

  毕竟,想要遮掩,便得先废了户部上下一干官员,再暗示刑部、大理寺对此视而不见,还要处罚检举此事的许英叡……

  这一套流程走下来,项铮的名声怕是就不成样子了。

  王肃已经不中用了,实在没必要为了他折损圣誉人心。

  而王肃一向体察圣意,想必是不会有什么意见。

  乐珏此时献上图来,反倒给项铮递上了一道台阶。

  他正愁没办法从昔日引导朝臣构陷乐无涯的泥潭中脱身呢。

  乐珏献图,困局自解。

  只要大方施恩,自有旁人会替他辩经,把所有的过错都推到王肃头上。

  至于乐家,被他折腾这么许久,恐怕也早没有心气和余力了,只消谢恩便是。

  项铮觉得自己又仁善了一回。

  而乐珏万万没想到,自己竟能从名不见经传的七品小官一跃成为了从五品的官员,还得了个武勋!

  这意味着乐家终于又有了重返官场的机会。

  乐珏没什么官瘾,却最看不得家人受委屈。

  尤其是大哥。

  自己都能升官,那大哥自然更行!

  思及此,他不禁喜形于色,恨不能抱着闻人大人这位贵人亲上一口。

  他满面的感佩恰好被项铮瞥见,自然以为这份喜悦和感激是冲着自己来的,脸上的神情愈发宽容慈和,像极了一个好君父。

  又是君臣相得的一天。

  ……

  这场大朝会释放的讯息实在过多,只能留待朝臣们慢慢消化。

  数日之后,波澜方起。

  第一件事,便是前往惠王府和庆王府贺喜送礼的人大大增加。

  其中,又以惠王府门前最为车马喧阗,宾客如云。

  对项知允来说,这的确是滔天之喜。

  皇上先是将户部交给了他,又赐了他亲王之尊。

  除了前太子项知明,生前被册封为燕王、后晋为东宫太子,众皇子最高获封的爵位,也不过是郡王而已。

  项知允是项知明之后的第二人,前途可谓不可限量。

  项知允心虚归心虚,到底还是欢喜的。

  欢喜之余,他严令阖府上下谨守分寸,不得收礼,务必要恭谨谦和、持身以正,树立好在父皇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至于有没有人听他的……

  只能说一半一半了。

  对此,乐无涯评价道:“他管得了自己,还管得了旁人么?”

  闻人约最近写信来,说身为五皇子的幕僚,苏举人近来开始收受别人的“润笔费”了,帮人写一幅字,可得百两银子,手头阔绰了不少。

  而五皇子的侧妃也起了心思,仗着她那吏部尚书的父亲的名头,代正妃与其他官家女眷交往,卯着劲儿想把正妃给气死。

  这会儿正是力争上游的好时候,越是把正妃挤兑得无处容身,她越是叫旁人看到自己的好处和价值,越能搏一份前程。

  王妃的俸禄,比侧妃可是多了不少。

  更遑论……将来了。

  大虞建朝以来,又不是没有皇子侧妃做皇后的先例。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谁不想争,谁不想要?

  项知允得号为“惠”,足见皇上是十分清楚他这个儿子的品行的。

  他温和敦厚,仁惠安分,管理能力却实在欠奉。

  单是他管人治府的威望,就远不及素有君子之称的六皇子强。

  阖府上下,在政事上,华容还是能和乐无涯聊上两句的:“大人,惠亲王得封,是不是皇上将来……更属意他的意思呢?”

  乐无涯笑道:“那是当然啦。”

  华容抿了抿嘴。

  作为闻人府的大管家,大人出外办差,他在家中用功,早已把京城明面上的派系和局势摸了个七七八八。

  对于乐无涯真正选择的人,他也是最清楚的。

  他忧心道:“那六皇子该如何是好?”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骑鲸南去 前世今生 天之骄子 升级流 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