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光环失效了[快穿](23)

2025-11-28 评论

  贺·取名废·明隽:“……”

  他如果给她们取名叫“零一”“零二”,会不会显得很没有文化?

  作者有话说:

  ----------------------

  抱歉更新不稳,前几天手被芦荟划伤了

  特别脆皮[裂开]

  之后日更[比心]

 

 

第16章 年代文(16)

  这个念头在贺明隽脑海中闪过,下一秒就被他自己否定了。

  “零一”“零二”与“大丫”“二丫”是一个水平。

  贺明隽应下了庞冬妮的请求,说他会在大丫去上学前想好名字的。

  喝了杯水,贺明隽已经有了想法。

  他拿出纸笔,写下“贺灵玉”和“贺灵双”。

  就连庞冬妮肚子里的那个,贺明隽都取好了名字,叫“贺灵珊”。

  贺明隽又拿出两个田字格本,按照分解笔顺写好两个新名字,准备让她们俩自己看着学。

  他是没有耐心手把手教人写字的。

  等看到廖春花进了厨房,贺明隽才把本子和笔拿给贺大丫贺二丫,告诉她们新名字怎么读。

  发现田慧也在场,贺明隽又将“田慧”两个字按笔顺写了一遍,让她也和她们一起学。

  庞冬妮看到后,就说:“先不要在本子写,用手比划,拿棍棍在地上划拉。纸笔都不便宜,你们能省就省一点。”

  三个人都乖乖放下了笔,开始用手在纸面上比划。

  贺大丫……哦,应该称呼她为贺灵玉,她知道自己上学的机会来之不易,也有紧迫感,因此学得很认真。

  而年龄更小一些的贺灵双就缺点耐性了。

  她都快急哭了:“小叔,我能不能还叫二丫啊?”

  这两个字多好写啊,她早就学会了。

  贺明隽:“不行。”

  虽然名字只是个代号,但一般情况下,名字是要跟随本人一生的,贺明隽觉得还是稍微有点独特性些比较好。

  更何况,这个名字是他思考半分钟的智力劳动成果,怎么能轻易放弃?

  贺明隽根本没觉得这几个字有多难写。

  听到他的回答,贺灵双皱着脸唉声叹气,过了一会儿她又问:“那小叔,我会写了有糖水喝吗?”

  贺明隽再次冷酷地拒绝:“没有。”

  “可是,我听话了。”贺灵双不甘心地抗议。

  不是说听小叔的话就有糖水喝吗?

  旁边贺灵玉的提醒都没能阻止她。

  贺明隽听懂了这句话的言外之意,他说:“可你现在又不是帮我做事,你写的是你自己的名字。”

  贺灵双呆住,她满脸不服气,可又不会争辩。

  没等她再说什么,她姐姐贺灵玉就压着她的手继续,还教育道:“你不好好学,晚上就不要吃饭了。”

  等屋里光线不佳,她们就到院子里拿个木棍在地上划。

  于是,等贺父、贺大山从地里回来,就看到三个小孩把那一片原本都被压瓷实的地扒成了一片散土。

  两个家里的顶梁柱一问才得知,他们的大孙女/大女儿要去上学了,两个孩子还有了新名字。

  孩子的亲爹&亲爷爷:哦。

  反正这些事他们说了又不算。

  “今天又吃肉啊?”

  听到贺父的问话,廖春花剁肉的力度又重了两分,她没好气道:“去问你那好儿子!一天天就知道吃,花钱大手大脚的,根本不知道攒钱。”

  话虽这么说,但她这会儿已经没那么生气了,毕竟这个年代谁不馋肉呢?

  最后都吃到肚子里去了,就不算浪费。

  贺父听了,没跟着指责贺明隽乱花钱,只谨慎地提醒:“他花钱买的?别被人逮住,说他是资本主义做派。”

  廖春花:“我光顾着生气了,忘了这个。”

  她后知后觉地担忧起来,大喊贺明隽过来。

  贺明隽在自己房间就听到了他们的对话,走到厨房门口,他解释道:“现在政策变了,沿海的一些城市已经允许私营经济……哦,就是允许个人做买卖了。”

  “啥意思?”廖春花半是不解半是难以相信,“又让人搞资本主义了?你在哪儿听说的 ?”

  贺明隽:“广播里说的。”

  廖春花若有所思。

  贺父沉默片刻,说:“还是小心一点好。”

  对于长辈的告诫,贺明隽却没有表示赞同或是敷衍过去,而是多带了几分认真反驳道:“过于谨慎,就容易错失机会。”

  这个年代,机遇遍地,就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要让贺家人慢慢改变观念,产生经商的意识。

  贺父还想说什么,廖春花却先一步开口:“你再和我说说外面大城市的消息。”

  贺明隽就搬了凳子过来,说起了近几年的一些变化。

  他的讲述十分平淡,但大家都听得很入神。

  因为这对他们来说都是难以想象的事。

  首都在两年前就允许个体经营了;富裕人家结婚都是“八大件”——摩托车、照相机、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收录机、缝纫机、手表;城里人照相都是彩色的,还有电视机,也是彩色的……

  大城市的变化是日新月异的,可在农村,他们根本没什么特别感触。

  什么政策改变?他们只知道现在不吃大锅饭了,田地又归自家种了。

  “乖乖,大城市可真好啊,要是能成城里人就好了。”廖春花感叹。

  她只顾着听了,一只两斤重的鸡,到现在都还没剁完。

  贺小草却怀疑贺明隽在说大话:“真的假的?你该不会在吹牛吧?我们怎么啥都没听说……”

  贺明隽没有解释,半点不客气地回怼:“多听广播多看报。”

  庞冬妮出声打圆场:“还是多读书有用,大丫,你以后可要好好学习。”

  廖春花埋怨他:“你啥时候听说的?以前咋不和我们多说说这些?”

  “现在说也不晚。”贺明隽还是那副淡定模样,“我们这小地方,还是比较偏的农村,总是落后的。现在镇上还没出现个体户,也不知县里有没有。”

  廖春花被他的一番描绘撩得心头火热:“你可要好好去县里找工作,地里刨食啥时候能过上好日子啊?妈可就指望你了……”

  贺明隽打断道:“还有大丫……贺灵玉她们。”

  廖春花没有反驳,但她的神情颇不以为意。

  她虽然同意了送大丫去念书,可她心底并没有太指望大丫将来会多孝顺她。

  在她看来,女儿、孙女都是要嫁到外人家的。

  只要大丫能把学费挣回来,再嫁个好人家,她就满足了。

  她最后能指望的,只有儿子。

  大儿子是个棒槌就不说了,还是小儿子有见识……

  廖春花看着案板上的鸡块,最后一丝怒意也消了。

  鸡腿还是多留两块给她幺儿吃。

  *

  鸡肉炖好后,照旧是由廖春花分配。

  两斤母鸡本就没有多少肉,他们家今天足有十口人,即便廖春花把鸡的每个部位都尽量剁成小块,每个人也只能分两三块罢了。

  贺明隽照旧获得优待,但他却没心安理得地接受。

  “我不太饿,妈你比较辛苦,多吃点。”

  贺小溪也不好意思多吃,她说:“妈,你别给我盛肉了,我中午都吃了饺子了。”

  廖春花瞥她一眼,开口:“你是客人,哪儿能不让你吃好?”

  她嘴里阴阳怪气,动作却颇大方。

  贺小溪神色有点无措地看着廖春花摆在灶台上的满满当当的碗,没有立刻去端。

  廖春花再次嘲讽拉满:“咋?还等我喂你啊?”

  有时候廖春花看着这一家人就来气。

  她嫁的男人是根木头,生的大儿子是个棒槌,小女儿是头倔驴,当年她咋说贺小草都不听,非要嫁给穷知青,结果知青跑了,又只能回娘家来住。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乔行之 娱乐圈 系统 快穿 穿书 爽文 轻松 无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