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阳大人升职记(3)

2025-10-09 评论

  江鸥还在想心事,脱口说:“也没到十分,顶多七八分——”

  后话戛然而止。他猛地抬头看叶阳辞,眼露惶恐:“大人,小、小的不是……”

  叶阳辞朝他安抚地点点头:“我这知县新上任,八品县丞和九品主簿不来迎接,只你一个典史来,我便知道他们的心思了。这是仗着地头蛇,要给我下马威呀。至于你,想必也是两头不愿得罪,偷偷来的?”

  江鸥扑通跪地:“知县大人!您才是一县主官,衙里所有胥吏差役,都是沾您威仪站着,靠您俸禄养着,怎么敢有贰心呢?小人只认一个主子,便是大人您!”

  “是吗?”叶阳辞见他怯弱,实际颇有几分圆滑,又笑,“方才我调侃高唐王的话,若是传到他耳中,那必然是你无疑了。”

  江鸥切切道:“打死不敢!今后小人便是大人座前牛马走。”

  叶阳辞亲手扶他起来:“你也是个读书人。咱们读书人的膝盖,只跪天地君亲师。日后与我相处,心里带着敬意就行,不必这般诚惶诚恐。”

  江鸥屡试不第,当了十几年未入流的杂佐官,被使唤得有如鸡犬,第一次听上官对他说“你也是个读书人”,几乎要热泪盈眶。

  叶阳辞沿路走回渡口,扬声唤道:“罗摩!李檀!”

  两个随从已将船上的行李搬到渡口租来的马车上。家仆罗摩驾车,书童李檀小心地扶着箱子,行到叶阳辞身旁停下。李檀才十五岁,一团活泼的少年气,笑嘻嘻地给叶阳辞搭马凳:“主人小心脚下。”

  叶阳辞转头对江鸥说:“车厢里还有空,你也一起坐?”

  江鸥连忙推辞:“小人骑马在前,为大人引路。”

  如此行了四五里地,一座土城出现在眼前。叶阳辞掀开车帘探头看,城墙倾圮,门楼朽败,也就比废墟好那么些。霭霭暮色中,他轻吁口气:“这下有的忙了。”

  江鸥作为土生土长的夏津县人,此刻竟觉得有些羞愧。他回首看马车,只见一抹余晖洒在叶阳大人脸上,好似羊脂白玉镀了淡淡金芒,于清雅中生出贵气,不由低头移开目光,心道高唐王殿下倒也没说错,那扇子的确不配他。

  何止是折扇,这座千疮百孔的县城也配不上他。

  “百废待兴啊……”他听见一声感慨从叶阳大人那边飘过来。

  叶阳辞朝着破败的夏津县城微微一笑:“无妨,本官擅长白手起家。”

 

 

第2章 本官喜欢年轻的

  破旧的夏津城里,有个与城匹配的破旧县衙。县衙的前半部分是大堂、议事厅等公署,以及三班六房的衙役们的廨舍所在;后半部分是知县大人的宅邸,也就是叶阳辞的新家了。

  得知新知县上任,胥吏与衙役们出来迎接,看着稀稀拉拉不成样子。叶阳辞下车后扫视一圈,仍未见身穿县丞与主簿官袍之人,知道这个下马威是直接拍自己脑门上了。

  县丞与主簿作为品阶最低的朝廷命官,一个协助他处理政务,负责农事与税收,一个负责人口与户籍,说是左膀右臂也不为过,如今倒成了左右开弓想打他脸的地头蛇。

  叶阳辞不禁有些好笑,站在马凳上问典史江鸥:“县丞郭三才、主簿韩晗,应是出自夏津的乡绅世家?”

  江鸥点头:“大人说得对,郭、韩二姓是本县最大的两个家族,城内外有产业和私田,祖上也曾出过三品大员。”

  “既如此,这两族如今应该也有不少青年才俊?”

  “确有不少出色人物,有县学生员,也有秀才、举子,还有在卫所指挥使的麾下任职的。”

  叶阳辞迈下车凳,穿过面色复杂、各怀心思的胥吏们,江鸥亦步亦趋地跟在他身后。

  众人听见新来的知县大人朗声道:“江典史,你与分管教化的陈教谕同去见一见郭、韩二家的族长,就说……本官新上任,为尽快熟悉本县情况,少不得要询问他们这些德高望重的乡贤。这两日约个时间,让他们带本家的青年才俊同来见我。

  “我这个人嘛……就喜欢年轻的,有才、有貌、有力气的后生。郭县丞与韩主簿年纪大了难免记性不好,不如本官上呈吏部,让他们早日回家享清福,顺便提携提携他们的后辈。这叫什么,长江后浪推前浪,对不对?”

  江鸥惊得说不出话。

  但见新人笑,哪闻旧人哭……他脑子里莫名蹦出一句,顿时被自己吓到,甩甩脑袋,应了声:“是,大人。”

  叶阳辞一步步登上衙门口的台阶,转身,站定,面对阶下的胥吏衙役:“本官嗓子疼,不想对众人训话。尔等按照各自职务,由高到低一个个进议事厅,单独谈话。”

  他拂袖进了衙门,剩下一地的胥吏与衙役面面相觑。

  “江典史,”教谕陈屏低声问,“咱们真要去见郭、韩二家的族长,传达知县大人那番话?郭县丞与韩主簿知道了会不会……”

  江鸥圆滑地答:“知县大人一到任就关心本地风气教化,与乡贤商议擢拔人才,有何不妥?”

  “妥的,妥的,那现在就去?”

  典史虽无品阶,负责的却是全县治安。江鸥担心新知县被一些不知轻重的狗骨秃冒犯,转头吩咐巡检唐时镜:“待会儿你先进去接受知县大人垂问,完了后就守在屋外。”

  唐时镜不咸不淡地“唔”一声。江鸥知道他性子孤峻,并非有意不敬,加之武艺高强,巡捕能力突出,算是整个县的治安顶梁柱,态度差一点也就不予计较了。

  议事厅内,书童李檀很有眼力见地给自家主人提前泡了壶花茶,斟出一杯凉着。叶阳辞落座,饮几口茶水,清了清嗓子,喉咙里还是不舒服。

  唐时镜进来,利索地见了礼,不吭声。

  叶阳辞上下打量他:“唐巡检?”

  唐时镜抬眼飞快瞥向上座,目光在叶阳辞脸上停了一息,又在对方持杯的手指上停了一息。他似乎生出了一霎恍惚,语气也柔和了些:“知县大人知道卑职。”

  叶阳辞放下茶杯:“赴任路上,左右无事可做,便将夏津县志与近年稽考记录翻了翻,大致知道县衙里的情况。唐巡检去年新来,短短半年破案十余起、擒匪近百人,业绩卓然,是个人物。”

  “大人谬赞。”唐时镜毫不动容,“卑职尽责,只是为了俸禄与赏银。”

  如若抓捕到通缉要犯,确实赏银丰厚,且是朝廷公帑直拨。叶阳辞因此多看了他两眼:二十六七岁,个头颇高,身形挺拔精悍,鼻梁上有道浅疤痕,眉宇间压抑着锐意,嘴唇抿成一把凉薄的小刀。

  像头不近人情的金钱豹,叶阳辞暗自点评一句,笑了笑:“多劳多得,应该的,那本官就预祝唐巡检日进斗金。”

  唐时镜抱拳,转身退下。走两步又停住,他从怀中摸出一物,侧身朝上座掷去。

  李檀正在桌边伺候添茶,见圆溜溜的什么东西朝桌面疾射而来,不由惊呼一声。叶阳辞倏忽伸手,在那物击碎茶壶之前,稳稳拈住了它。

  是一枚拳头大小的圆形果子,褐色表皮像是晒干过。

  “这是卑职家乡广西的特产,别的地方罕见,名为罗汉果,有清肺利咽、化痰止咳的功效,正合大人服用。”唐时镜再次抱拳,这下头也不回走了。

  李檀气鼓鼓道:“这个唐巡检也太冒失,献药就献药呗,就不能好好放桌上,险些把主人心爱的紫砂茶壶打破。”

  叶阳辞将罗汉果凑到鼻下嗅了嗅,淡淡道:“他不是冒失,是胆大桀骜。”

  李檀见他掰开这干果,还真一片片往茶杯里搁,连忙劝阻:“主人,来路不明的陌生玩意儿可吃不得!”

  叶阳辞哂笑:“不妨一试,要是中了毒,就再解毒呗。”

  李檀气得跳脚:“主人你——”

  叶阳辞把撕下的一小片丢进书童怒张的嘴里:“你这么紧张,要不就帮忙试试毒?”

  李檀含泪嚼,又嚼嚼,抽了抽鼻子:“好甜,好香。”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天谢 强强耽美文 爽文 万人迷 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