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湍……如果哪天,我不尊称他为“钜子”而直呼其名,就会被他视为叛变,哪怕在千里之外、在私下场合,也逃不脱监视,那些游隼就是执行处决的刽子手!
狄花荡想起历龙山匪寨,那夜与官兵厮杀时燃烧的屋舍。她也许该庆幸大火没有烧到隼笼,而当时她和手下们已然冲出包围。
“你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狄花荡目光狠厉地瞪视方越。
方越的脸镶嵌在栅栏间,双臂穿过缝隙环抱木柱,夸张地叹口气:“葛千户目中无人,视手下如草芥。但我的头儿很好。就是他那种‘好’吧,唔,估计寻常人消受不了……但对我真的没话说。”
狄花荡皱眉:“牛头不对马嘴,你脑子真有病。”
方越又笑:“我的头儿悄悄来过一次,他说安心,死不了。他还说,叶阳大人真的很有意思。”
狄花荡一双丹凤眼乜斜他,暗自思忖。
没过多久,很有意思的叶阳大人就出现在县衙大牢里,身后跟着个点头哈腰的狱卒。
铁门被打开,叶阳辞踏进铺着稻草的牢房,吩咐狱卒:“把她的手铐卸了。”又对狄花荡拱了拱手,“狄大首领,我方才有事迟一步回城,才知你被下入大狱,真是有违待客之道,得罪了。”
狄花荡冷笑:“你们一个扮白脸,一个扮黑脸,把戏拙劣得很。想收买人心?可惜你老娘我不吃这一套。”
叶阳辞依然气定神闲,如聊家常:“我刚和德州卫的游击营碰过面,他们准备驻扎在本地不走了。城外马贼矿匪的尸首,我也请他们帮忙收敛去义庄下葬,以尽后事。眼下是午后,狄首领再怎么着恼,饭总是要吃的,吃饭皇帝大嘛。走啊,我请你吃面,你想吃汤面、拌面还是打卤面?”
狄花荡重拳打在棉花上,有股说不出的憋屈。但对方的态度是真好,春风化雨,又亲切又诚恳,叫她很难再恶语相向。
方越在隔壁牢房叫起来:“我!我想吃打卤面!用猪头肉做卤子!”
叶阳辞睇了他一眼,没搭理。
狄花荡觉得隔壁这个养鸟的喽啰实在没出息,随后听见自己的饥肠也没出息地发出一阵阵空鸣。
叶阳辞向敞开的牢门一伸手,含笑道:“来吧,狄首领,去花厅边吃边聊。”
狄花荡霍然起身,拍拍屁股上的稻草:“带路!”
方越眼巴巴望着他们的背影,不甘心地呼唤:“知县大人,带上我啊知县大人!我也想吃面……没有面,饼子也行啊。豆芽饼实在吃腻了,换个韭菜鸡蛋饼可好……”
花厅里,狄花荡狼吞虎咽地吃完了一大碗打卤面,把筷子一架,开始喝青菜豆腐汤。
方桌的另两边,坐着秦深和叶阳辞。桌面上清茶余温,杏子正鲜。
狄花荡喝完汤,拿手边的棉巾抹抹嘴,吐了口长气,对秦深一抬下巴:“现在可以告诉我尊姓大名了?”
“秦深。”
“是你……小鲁王的亲弟弟,高唐王秦深。”狄花荡眯起眼睛看他,语带嘲弄,“堂堂郡王爷,竟与我这个响马贼同桌而坐,真是屈尊降贵。”
秦深手按桌沿,神情八风不动:“在我眼里,你首先是个良知未泯的人,其次是墨侠,最后才是响马贼。”
狄花荡一怔,嗤道:“说得好听,不过是向我套情报罢了。第一次见面时,我就猜到你在打什么主意,你想借刀杀人,用我来对付小鲁王。”
秦深道:“说反了吧,应该说你是我二哥手里的刀,他利用你来制造混乱,掠夺钱粮,诛杀异己。”
狄花荡短暂地沉默了一下。“那又如何?”她反问,“响马贼杀官夺粮求活路,听不听命于小鲁王都一样。”
秦深摇头:“这话说的,你自己都不信吧。凡甘愿为他人驱驰者,要么有恩义在心,要么有利益可图,除此二者外,就只剩胁迫了。我没看出他给了你什么利益,而你敢说你是因为与他情深义重,或者志同道合?”
狄花荡再次沉默。
秦深说:“我二哥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比谁都清楚。那天看到你背上的墨侠刺青,再想想这几年他那狂热的机关爱好和一屋子工匠,我就大致猜到了他是用什么拿捏你的……墨家现在真的还有钜子吗?”
狄花荡倏地移开视线,眼底震惊来不及掩去。她不确定秦深对此知晓多少,只能先以不变应万变。
叶阳辞端杯,抿了一口凉茶,悠悠地加入攻心战场:“有据可查的最后一任钜子是秦时腹,之后再无史料记载。钜子并非世袭,也不重血脉,而是从墨门中推举贤能,由前任钜子授以‘钜子令’,方才能得所有墨者的认可。如此说来,即使墨家暗中千年不绝,钜子的传承怎么就落在小鲁王秦湍身上了呢?他是有什么大贤大能可言吗?”
“他……”狄花荡张嘴似乎想要辩驳什么,凝滞之后,又闭上了嘴。
秦深乘胜追击:“我二哥贤不贤能另说,至少从小到大就没读过墨子典籍,也从未钻研与认可过墨家理念,这钜子当的,可真是毫不费力啊!哦,也许费钱。毕竟养一府工匠,打造千机百变阁和许多机关器物,没一两座金矿可烧不起这钱。
“不识‘墨辩’,作践‘墨侠’,仅仅是当了一部分‘墨工’的金主,就能成为新任钜子,看来墨家早已凋零到有奶就是娘的地步了。”
狄花荡大怒,怒火里又隐着一丝羞惭,厉声道:“休要侮辱整个墨门!他有前任钜子的举荐遗嘱,又有钜子令在手,还是封地一省的亲王,谁能违逆?如今‘墨辩’式微,学术几乎没有影响力。‘墨侠’以武犯禁,不容于朝廷,沦落江湖绿林。唯有‘墨工’仍不断革新,研究城防军事,制作机关器械。千年来,若无热衷此道的一些诸侯、权贵的资金扶持,多少技术早就失传了!能怪他们有奶就是娘吗?!”
最后一句她声嘶力竭,胸口在愤怒中起伏。秦深也不再言辞相激。
在一室静默与沉重的呼吸声中,叶阳辞心平气和地开了口:“也就是说,如今的‘墨辩’微不足道,‘墨工’只认资金,而你这位‘墨侠’首领是看在钜子令的份上,才不得不受小鲁王驱策的,对吧?”
狄花荡面露不甘,但也没反驳。
“你能确定……钜子令十成十是真的?”叶阳辞轻声问。
如石子入湖,叮咚一声,却掀起大浪。狄花荡瞪视他:“什么意思?你一个门外汉,既没见过古籍图示,也没见过实物,凭什么怀疑钜子令是假的?”
“我是没见过,只当它是个古董文物,历经千余年不腐,想来材质不是金属就是玉石。可它辗转多人之手,又历经无数战火,真的还是原来的那块钜子令吗?”叶阳辞微笑,“倘若它被鉴定出是赝品,那么手持赝品之人又怎能被称为‘钜子’?如此一来,狄首领不就从无形的束缚中脱身出来了么?”
狄花荡盯着他的脸,喃喃道:“你笑得很好看,却让我觉得像个狐狸。”
秦深对她的后半句不予苟同,不快地轻嗤一声。
叶阳辞笑意更深:“狄首领,你是个有主见的人,应该能看出我们并非在收买人心,否则就不会只请你吃一碗面了。刀柄递给你,至于要不要用刀刃割断缚身的绳索,你自己看着办。”
这次狄花荡沉思了良久,问:“你们递来的刀,凭什么有用?”
叶阳辞用杯盖的边沿,轻磕了两下秦深的手背:“凭他是朝野上下公认的,古物鉴定大师。”
秦深说:“我奉召去聊城觐见二哥,即刻就要离开夏津。若是与狄首领同行,能亲眼见到那个钜子令吗?”
狄花荡神色数变,最后收拢成一片风暴前的宁静,说:“我不能与你同行,但我们可以在鲁王府再次见面。”
秦深颔首:“一言为定。”
叶阳辞放下茶杯,合上杯盖,瓷声清脆:“‘选择天下赞阅贤良圣智辩慧之人,立以为天子’,上至天子,下至群臣,都不能违背民意,独断专行,更何况一个半路出家、不明真假的钜子?这便是墨家治世理念中的‘尚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