鹈鹕案卷(51)

2025-10-09 评论

    她看着旅客们,摁动了加文-维尔希克的内部号码。
    “你在哪儿?”他问。
    “听我解释一下。在这个时候,我不能告诉你或任何人我在什么地方。所以,你不要问。”
    “好的。我想一切都听你的。”
    “谢谢你。沃伊尔斯先生说什么了?”
    “沃伊尔斯先生上白宫去了,我找不到他。我设法今天晚些时候跟他谈。”
    “太差劲了,加文。你在办公室里差不多四小时了,没干一点儿事情。我期望的不只如此。”
    “需要耐心,达比。”
    “耐心要送掉我的性命。他们要抓住我,是不是,加文?”
    “我不知道。”
    “如果你知道人家要杀死你,而要杀死你的人已经暗杀了两位最高法院大法官,还干掉了一位清白无辜的法律教授,他们拥有上百亿美元,而且他们显然是不惜用这笔钱去杀人的,这时你该怎么办,加文?”
    “去找联邦调查局。”
    “托马斯去过联邦调查局,他已经死了。”
    “谢谢,达比。那样说不公平。”
    “我现在担心的不是公平不公平,高兴不高兴,我更关心的是要活到中午。”
    “别上你的公寓去。”
    “我不是笨蛋。他们已经到我家去过了。我相信他们还监视着他的公寓。”
    “他的家人在什么地方?”
    “他的父母住在佛罗里达州那不勒斯。我猜想校方会跟他们联系的。他有一个兄弟在莫比尔,我想到过给他电话,跟他说明整个情况。”
    她看见了一张面孔。他在旅客登记处的前面的一群游客中走动,拿着一份折好的报纸,企图显得跟其他旅客一样平常普通,但是他走路不大自然,眼睛在搜索寻找。他瘦长面孔,圆眼镜,额头闪亮。
    “加文,听我说。写下来。我看见了一个不久前见到过的人。也许一小时前见过。6英尺2英寸左右:瘦个儿,30岁,戴眼镜,谢顶,深肤色。他走了。他已经走掉了。”
    “这鬼家伙是谁?”
    “我们没见过面,谁知道!”
    “他看见你了吗?你在什么鬼地方?”
    “在一家旅馆大厅。我不知道他是否看见我了。我得走了。”
    “达比!听我说,不论你干什么,跟我保持联系,好吗?”
    “我争取。”
    厕所在转弯角上,她走到最后一个便位,锁上门,在里面待了一小时——

    摄影记者克罗夫特在《华盛顿邮报》干了七年,直至他第三次因毒品罪而被关了九个月,现在假释在外。他宣称自己是自由开业的艺术师,在电话簿上刊登了这样的广告。电话难得一响。这一行业务他做得不多;他干的是给那些不知道自己成了靶子的人们拍照。他的许多顾客都是办离婚的律师,他们需要一点对方的脏东西拿上法庭。干了两年自由开业之后,他又掌握了几手把戏,现在便自命是个三脚猫的私家侦探了。如果有人请他的话,收费每小时40美元。
    他有一个顾客是格雷-格兰瑟姆,他在报馆工作时的老友。格兰瑟姆是个严肃的、讲职业道德的记者,不过,当他需要一点肮脏玩意儿时,就来电话。克罗夫特欢喜格兰瑟姆,因为此人能直说自己需要的不光彩的东西,不像别人装出一副圣人面孔。
    他坐在格兰瑟姆的沃尔沃汽车里面,因为这辆车上有电话。时已正午,他正在过他的中午大麻烟瘾,他把所有的窗玻璃都放下了,不知气味是否还会留在车内。他的最好作品都是在半醒半醉的时候产生的。一个人如果为了谋生而去守候汽车旅馆的话,他是需要沉醉的。
    微风习习,从汽车右边窗口吹进来,把气味送到宾夕法尼亚大街上去。他是非法停车,又吸毒品,但他并不真正担心。
    电话亭子在相距一个半街口的前方,在人行道上,但是那儿已经不是大街。他使用一架望远镜,可以看清挂在架子上的电话簿。一个肥大的女人在里面,把亭子塞得满满的,说话时两手动个不停。克罗夫特深吸一口,注视着反光镜里有没有警察,这儿是要把非法停车拖走的地段。宾夕法尼亚大街上交通繁忙。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约翰·格里森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