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从哪来的?”
“到处都有。你也知道黑人一向不会错过游行和抗议活动的。这次的审判对他们而言,无疑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们一个个都满怀期望呢。”
“你疯了,陆希恩。我有一个疯狂的朋友。”
“我会赢的,老弟。”
在163号房内,贝利·艾克和克莱德·西斯柯正好打完最后一局牌,准备上床睡觉。贝利拿了几个铜板后,说他想喝点饮料,西斯柯则表示他不渴。
贝利蹑手蹑脚地经过一名在走廊上睡着的卫兵。一楼的自动贩卖机贴出故障的字样,于是他轻轻打开安全门爬上通往二楼的楼梯。在那里。他看见一台制冰器旁边摆着另一台贩卖机,于是他投下硬币,贩卖机内立刻掉出一罐低糖可乐,他弯下腰去拿。在漆黑的夜色中,突然有两个人影冒了出来。他们往贝利的身上猛打数拳,使他摔在地上;接着他们又用靴子使劲地踢他,把他逼到制冰器旁边的一个黑暗的角落里,另一边则是一扇扣上链条的门。其中一名身材较为壮硕的彪形大汉抓起贝利的衣领,然后把他扔到一面煤渣墙上。另一名身形较为瘦削的男子站在自动贩卖机旁、两眼骨碌骨碌地注视着黑暗的走廊。
“你就是贝利·艾克吧!”身材魁梧的壮汉恶声恶气地说道。
“是啊!放开我!”贝利极想挣脱困局,但是那名壮汉却用一只手紧抓着他的喉咙,要他站起来贴住墙壁。壮汉的另一只手自腰际间抽出一把亮闪闪的猎刀,并且把刀子搁在贝利的鼻子旁边。所有的挣扎与扭动在瞬间化为静默的服从。
“你给我仔细听着,”壮汉眼露凶光地细声说道,“我们知道你已经结过婚了,现在住在福里路1161号。而且我们也知道你有三个小孩,对于他们平日在哪里玩,到哪里上学。都可以说是了如指掌。我们也晓得你老婆在银行上班。”
贝利全身颤抖。
“如果那名黑鬼无罪开释的话。很抱歉,那你只好倒媚了。你的家人也只好跟着遭殃。或许报应不会立刻出现,不过,你的下半辈子都别想有好日子过。”
他把贝利丢到地板上,然后一把抓起他的头发:“如果你胆敢向任何人透露一个字的话,你的一个孩子马上就会在世界上消失了。你懂了吗?”
他们倏然逃离旅馆,留一下贝利一个人大口喘气。他揉着喉咙以及后脑勺。在暗夜中,他独自一人跌坐在地板上,因过度的惊吓而无法动弹。
在密西西比州北部之外有数百个小型黑人教会,这些忠实的信徒们在天亮前便已集合完毕。并且把准备好的野餐盒、饮料、折叠椅以及大水罐等装进改装过的校车及教会巴士里。他们和朋友们兴高采烈地打招呼。同时谈论着这场审判的一些过程。几个星期来,他们看着报章媒体上有关卡尔·李·海林案的报道,并且在茶余饭后热烈讨论着海林案的林林总总,现在,他们终于有机会挺身而出,为这位黑人心目中的英雄奉献出一己的心力。
这些人当中有很多已是从工作岗位上退休的老人了,不过也有许多是全家大小一起出动,甚至于婴儿床也一起带至集合地点。当车子全数抵达时,他们迅速地进入车内,不一会儿,所有的车子里便毫无空隙地塞满了黑人。他们跟着牧师一起唱歌,一起祷告。就在天际渐露曙光时,通往福特郡的各条公路及大小马路上已经挤满了车队。
克连顿广场四周的数个街区,挤满了蜂拥而来的车队。于是,黑人教友们干脆在车子无法动弹的地方,把车子停了下来,并且开始卸下东西。
他们在高大的橡树下搭起帐篷,并且成群挤在草坪上检查一些东西。他们搁下桌子、椅子以及婴儿床。他们的行动的确相当平和。就像是一群前来野餐的民众。突然间,有一小堆人开始喊起“释放卡尔·李!”的熟悉口号,于是众人们便清清喉咙,加入他们的行列。此时8点不到。
孟菲斯一家黑人电台在星期二早上发出求救的电波。它呼吁黑人们立刻赶到密西西比州的克连顿,加入游行示威的行列。数百辆车子在林荫大道旁汇集后,一起向南方迈进;在孟菲斯,每一位民权运动者及黑人政治人物都纷纷加入这次民权之旅。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约翰·格里森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