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肯定会报告的,法官。”
《华尔街日报》头版那篇文章的作者名叫阿格诺·莱森。这位资深记者,在挑选陪审员的大部分时间里,以及证人作证的整个过程中,一直坐在法庭里旁听。他从事司法案件的报道已有10年之久,足迹踏遍许许多多法庭。这篇文章是他准备发表的系列报道中的第一篇,介绍了案件的基本情况,对双方演员们的表演作了具体的描述。但作者并未对审理的进展情况发表个人看法,也没有就谁会胜诉谁会败诉作任何猜测,而只是对原告证人到目前为止提出的颇为令人信服的医药方面的证据作了公正的概述。但证券市场却立即作出了反应。开市的铃声一响,派恩克斯公司的股票价格便下挫了一美元,但到了中午却又有一定的回升,估计会平平安安地度过这场短暂的暴风骤雨。
这篇文章还使纽约的众多证券公司,给他们派驻比洛克西的分析人员打来了潮水般的电话。通话时虽然只谈了几分钟毫无意义的流言蜚语,却使人们一小时又一小时地进行绝望的揣测。纽约那帮焦灼不安的经纪人,四处探听苦思苦想着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那就是:“陪审团到底会作出什么样的裁决?”
然而,奉命密切注视本案审理进程,并对陪审团的裁决作出预测的那些年轻男女,对此却是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对布朗斯基的盘诘在星期四傍晚收了场,星期五清晨,马莉又一次突然出现。7点25分,康拉德接的第一个电话,便是她打来的电话。他立即把它转给费奇,费奇马上搁下正和华盛顿通话的话机,凝神倾听扬声电话传出的她的声音:“早上好,费奇。”她的声音很甜。
“早上好,马莉,”费奇使出全身解数,竭尽全力,用最愉快的声音答道,“你好吗?”
“好得不能再好啦。2号陪审员伊斯特尔,今天穿的是淡蓝色的粗斜棉布衬衫,褪色的牛仔裤,白色短统袜,旧跑鞋,我想是耐克牌。他将带一份10月号的《滚石》杂志。封面上是米特·罗夫。明白了吗?”
“明白啦。咱们什么时候可以聚一聚谈一谈呢?”
“等我准备好了再说吧。再见。”她挂断了电话。监听追踪发现,她的电话是从密西西比的海提斯堡一家汽车旅馆的大厅里打来的。开车至少也有90分钟的路程。
潘此时正坐在距伊斯特尔公寓3个街区的一家咖啡馆里。过了几分钟,他已经在一棵浓荫锁盖的大树下闲逛,距离尼可拉斯那辆老掉牙的大众牌小汽车大约50码。伊斯特尔在7点45分准时从前门走出公寓,开始像往常那样走25分钟去法院。他在拐角那同一个杂品店停了下来,买了和往常一样的报纸一样的咖啡。他身上的穿着,当然和马莉说的完全一模一样。
她的第二个电话,同样来自海提斯堡,只不过用了一个不同的号码。
“再告诉你一条消息,费奇。你听了准会高兴的。”
费奇激动得屏住气说:“你说。”
“陪审团今儿出庭以后,不会立即入座。你猜猜看,他们要做什么?”
费奇脑子里一片空白,嘴巴半张,无法合拢。但对方并不指望他能够猜准,这一点他心里有数:“我猜不出,”他说。
‘他们要举行宣誓效忠的仪式。”
费奇迷惑不解地朝康拉德瞟了一眼。
“你听清楚了吗,费奇?”马莉几乎是开玩笑地问。
“嗯。”
电话断了。
她的第三个电话打到了温德尔·罗尔的律师事务所。罗尔的秘书说,他很忙,现在不能接电话。马莉对此表示理解,她告诉秘书说她有一个重要的信息要告诉罗尔先生。她将在5分钟后发来一份传真,请秘书小姐收到后,务必在罗尔先生去法庭之前当面交给他。秘书勉强同意了她的请求,5分钟后果然在传真机上看到了她发来的信件。信件上没有发送机号码,没有发送地址,也没有发送人的身份。在信纸中央用打字机隔行打成的内容如下罗尔:
2号陪审员伊斯特尔今天穿淡蓝色的、粗斜棉韦衬衫,褪色牛仔裤,白色短袜,旧耐克鞋。他爱读《滚石》杂志,而且将用行动证明颇有爱国主义情怀。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约翰·格里森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