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搬到她那儿去住吗?”她又问道,意思是指我编出来的那个正等着为我生孩子的女人,我正是为了“她”才和她离婚的。
“说不定。”我含含糊糊地回答。
“你真的决定把东西都留给我,不分财产?”
“是,是,是!我要重复多少遍你才能记住?”
“这样恐怕不太光彩吧?靠女人养活,住她的房子,花她的钱……”维卡若有所思地说。
这句话几乎使我失去自制力。要知道,她的情夫不定多想搬进来呢!这就很光彩吗?我倒想知道,他跟我有什么区别?他不是也想搬到维卡的(顺便说一句,是我的)房子里住,开她的(应该说,是我的)车,花我这几年挣的钱吗?她倒是给自己定了一个什么样的道德标准?
不过我也只是心里恼火,而且瞬间我的愤怒之火就被想到我还活着、并且近期内也不会死旧的“幸福之雨”浇灭了。我是如此幸福,以至于想同一切告别。我从心里感激维卡不问我什么时候搬走,好让她和她的那个“乡下罗密欧”肆无忌惮地寻欢作乐。她表现出少有的温和,没有一句话、一个动作让我觉得她急欲摆脱我获得自由。我暂时还无处可去。卢托夫说,只有我办妥了所有监护人的事务,离开电视台之后,他们中心才会接收我。对维卡,我就搪塞说,我暂时有困难,我情人那儿有很多客人,暂时没我住的地方。维卡听了,觉得是理所当然的,悄悄地点点头,也就不再追问。除此之外,她还依旧给我做饭,洗碗,像一个灰姑娘一样温顺、随和。估计可能是受良心的谴责,她有时表现出的强烈的情欲都令我发蒙。不管她,让她难受去,我已经难受过了,现在轮到她了。
卢托夫迅速帮我办理了母亲的监护手续。其实,他的帮助也就是让所有的事办起来比平常的程序快一些。其他的也都得一一处理。因为我母亲没有自理能力是显而易见的事。不过,还是有一个机灵的女办事员紧皱眉头问我:“也就是说,您想卖掉您母亲的房子,而把她送到残疾人疗养院去?”
“您听谁说的?我是希望她能得到必要的照料。她还住她自己的房子,不过我要把这个房子的产权交给即将照顾我母亲的人。”
我估计那女办事员不相信我,不过我根本不为此而担忧,她爱怎么想就怎么想。总之我又不会让母亲流落街头。我只是想自己不被束缚住手脚,可以想住哪儿住哪儿,想去哪儿去哪儿,可以做我喜欢做的事,而不必每隔三分钟就想一想,最少隔一天得去看一看我的疯妈妈。
制作《素面朝天》和其他几个节目的制片公司对我即将离去深表遗憾,现在正在物色一个能代替我主持《素面朝天》节目的人。老实说,对这个节目我是深恶痛绝。以前维佳-安德烈耶夫毫无道理地挥霍赞助商的钱的时候,我就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这笔钱数目很大,不可能一下子就花完的,维佳是个精明的小伙子,什么事都能干出来,甚至连敲诈这样的事他都能干出来。只要他得到消息,而且这消息能使他从别人那儿弄来钱,他是什么也不顾的。最近,他经常糟蹋人,想在节目中制造丑闻,好把它卖个好价钱。想到这,连我都觉得恶心。特别是与女作家托米林娜做完节目之后,我就更感不快,其实,这种不快之感并不是立即产生的,而是在我读了报上关于节目的文章之后。因为在直播现场我们应当非常愉悦地继续我们在结识时所谈的话题、我激发她,她同我谈话,根本没考虑到那些没看到开头的观众或许会理解为别的意思。于是尖刻的女记者海伊娜就歪曲了托米林娜的话,纯粹是颠倒是非,混淆黑白。而我呢,对客人十分粗鲁,是她让我得到应有的惩罚。我是如何得出是托米林娜教给别人这个结论的呢?首先,不是所有的人,而是我,乌兰诺夫-亚历山大。其次,所有她说的都是公正的、正确的,而我的问题和反驳则是具有挑衅性的,是愚蠢的,没有分寸的。如果海伊娜这样写:“乌兰诺夫爱摆架子,现在终于有一个人公开和他对抗。”我倒可以理解。这至少还不失为公平,因为我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可她却由于自己的愚蠢而使得文章的语气和风格骇人听闻、不成体统。让我觉得自己对不起托米林娜。她这是从何而知?难道仅仅是因为她说了关于电影脚本的事?可这是多罗甘让她说的,他事先也给我讲过。其实,他为这些话还付了钱,只是付给的人是我,而不是她,所以可怜的女作家完全是无享受害者。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亚历山德拉·玛丽尼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