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绑架者的用意有以下几点。收到妹妹的电报,伊拉就会明白,这样分开后少了一张嘴,已经不错了。如果伊拉因为要养活四个残疾人而受够了苦,她一定会对妹妹的消息信以为真,因为这会让她稍稍松一口气。在这种情况下她说什么也不会去麻烦警察了。一切都顺利解决了,解释清楚了,娜塔莎得到了妥善安置——谢天谢地。就算会有一点令人不安的疑虑折磨她,那么很大的可能是,多年的身心疲劳、毫无出路、经常缺钱,很快将使这种恼人的心烦即使不是永远也会长久地消失一段时间。
还有另一方面。完全可能,电报不仅是给伊拉-捷列辛娜,也是给她被绑架的妹妹看的。这件事情完全同那个事实一样,即绑架本身组织得小心仔细,当着17岁姑娘的面没有使用暴力强制。这种爱护娜塔莎的态度立即会引起娜斯佳,也会引起科罗特科夫的注意。而现在,他们又想安慰娜塔莎了,即给她机会通知姐姐,一切正常,不必担心。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电报底稿肯定是娜塔莎亲手所写。既然可以给她亲手写电文的机会,为什么要答应姑娘,说我们一定会把电报发往莫斯科给你的姐姐。这样可以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既安慰娜塔莎,又可以在那些爱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搜寻者们开始审查时,给他们一个额外的不必寻找姑娘的证明,因为她自己亲手写了一切正常。至于地址对不对,这也可以理解。要知道她不希望姐姐来把她带出她与心爱的人一起同住的房子。
所以,技术鉴定可以不用特别着急,反正能够肯定,电报的确是娜塔莎-捷列辛娜写的。在这种情况下惟一有意义的是想办法查明,是什么人把电报送到摩尔曼斯克邮局去的。说这个人是娜塔莎自己最不可信。绑架者未必肯冒险把她弄出屋子推到邮局去,毕竟是一个坐着残疾人轮椅的姑娘,这样过于招摇,太引人注目,何况还是个那样漂亮的姑娘,从她的身边走过不可能不注意到她。但是,一天之中,从邮局服务人员眼前经过的人何其多啊……
嗨,还是让米沙-多岑科到那里去走一趟吧!
吃过晚饭,米隆下楼走进环绕楼房的森林。
“瓦列里-瓦西里耶维奇在哪里?”他问站在台阶上的警卫。
警卫不予理睬,只是留心地看着米隆。
“你转告他,我想同他谈一谈。我在这里走一走。”
他悠闲自得地绕楼房转了一圈。实际上,围起来的面积不大,站在任何位置都能看见混凝土围墙。然而,不言不语的警卫随处可见。对了,不仅别想从这里逃走,在这里连想叫别人看不见你也休想,有上百只眼睛上百只耳朵在监视着。但是为什么要这样?这个地方保守着一些什么马德里王宫的秘密?一个17岁的残疾姑娘同这些秘密能有什么联系?
瓦西里走近他的身边,他又一次没有听见。也许是他沉思过深,也许是这个大个子男人的脚步格外轻,格外静。
“你想见我?有什么事情?”
“我想跟你谈谈娜塔莎。您知道吗,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细节。她一点不能着急或者伤心,否则,她的大脑立即就会出故障。”
“是这样吗?这很有意思,你讲详细点。”
“早晨您打断我们的谈话后,我变得稍稍冷淡克制了一些。这很让姑娘难过,她的作业就做得明显差了。但是午饭过后,我对她稍微热情了一点,并且说她是个美人儿,她又重新表现出出色的才华。我不想向您隐瞒,她解出来的题甚至连我都做不出来,我可是年级公认的高材生啊。我不是吹,春天里我通过学年论文答辩时,我的学术导师说,达到了优等副博士学位论文的水平。”
“你是想说这个小姑娘达到了这么高的水平?”瓦西里疑惑地问。
“甚至更高。但是只能在她心境平和顺心满意的时候。只要她一伤心生气或者急躁不安,她就什么也干不成了。您知道她有这个特点吗?”
“我还不知道。但是你告诉了我,这很好。现在我就知道了。这很重要。这就是你想同我谈的全部吗?”
“嗯……”米隆不知所措了,他没有料到,瓦西里这么快就想草草结束谈话,“我想让您想一想如何不要让她伤心难过,如果您想让她表现出您所希望的结果的话,不可以委屈她或者惹恼她。”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亚历山德拉·玛丽尼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