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星期后,我又到了小屋。我和特鲁迪的关系日益恶化,彼此都盼望周末,这样我好离开家。我到小屋后不多时,佩用又露了面。我炖了一锅大杂烩,两个人大吃了一通——那时我胃口很好。他说他回家了三天,同母亲吵了一架又出来了。他说得越多,也就越不结巴。我告诉他,我是一个律师。不久他就把自己遇到的属于法律范围的麻烦对我说了。他的最后一个工作是在卢斯代尔加油站当加油工。有一次,清点现金时少了钱,大家见他老实可欺,就说是他偷的。当然,他是清白的。这也是他呆在树林里的一个原因。我答应替他查询此事。”
“于是你开始设置圈套。”桑迪说。
“可以这么说。我们后来又在树林里见了几次面。”
“这时离2月9日不远。”
“是的。我对佩田说,警察要抓他。这是说话。我根本没打电话,也顾不上打电话。不过我们谈得越多,我越相信他其实知道是谁偷了加油站的钱。他吓坏了,寄希望于我的帮助。我分析了他的出路,其中一条是失踪。”
“嘿,听起来怪耳熟的。”
“他恨自己的母亲唐察又要抓他,这树林里是无论如何呆不下去了。他赞成这个主意:去西部山区,在那里当一个导猎者。我们开始商量具体办法。
在报纸上,我看到一则报道,说是一个名叫乔伊-帕尔默的中学生在新奥尔良郊外的火车失事中不幸身亡。我灵机一动,打电话给迈阿密的证件伪造者,他查出了乔伊的社会保险号。于是眨眼功夫——不到四天——我就为佩拍弄到了一套证件。其中有路易斯安那州的驾驶执照、社会保险卡、出生证明和护照。上面的照片和佩用非常接近。”
“你把它说得挺容易的。”
“不,比我说的还要容易。只需花点钞票,有点想象力就行了。佩拍喜欢这套证件,愿意乘汽车离开此地到西部山区去。说真的,桑迪,说到悄悄离开自己的母亲,这孩子态度挺坚决。在他身上看不到丝毫留恋。”
“你倒是好心成全他叹。”
“是的。唉,反正,2月9日,星期天——”“你死亡的日子。”
“是的。我记得驱车送佩用去杰克逊长途汽车站。一路上我不停地对他说,要是想回头还来得及,但他坚决要走。事实上,他很激动。可怜的他从未离开过密西西比州,光是乘车去杰克逊就感到够刺激的了。反正,我很清楚,他是无论如何不会回来的。他没有一次提到自己的母亲。在三个小时的行程中,他没有一次提到自己的母亲。”
“你让他去了哪里?”
“我事先查明了俄勒冈州尤金北部有一个用木营地,并打听好了长途汽车的路线和时刻表。这一切我全写在纸上,在前往汽车站的途中让他背熟。我给了他2000美元的现金,在离车站两个街区的地方让他下了车。此时快到下午1点,我不敢冒险露面。我最后看到的是,佩用背着背包,笑嘻嘻地朝前走去。”
“他的猎枪和露营工具放在小屋。”
“此外他能放在哪里?”
“这又是一件令人费解的事。”
“不错,我有意让他们相信佩田已经在汽车里烧毁了。”
“现在他在哪里?”
“我不知道。这并不重要。”
“你应当回答我的提问,帕特里克。”
“这确实不重要。”
“妈的,别跟我兜圈子了。正因为我想知道答案才提问。”
“我觉得有必要时会回答的。”
“你为什么要这样进着我?”
桑迪提高了嗓音,差点动怒。帕特里克停了一会儿,让他平静下来。两人都把呼吸放慢,都竭力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没有避着你,桑迪。”帕特里克平静地说。
“鬼才相信呢。我好不容易解决一个疑团,立刻又有了十个疑团。你干吗不把一切告诉我?”
“因为你无需知道~切。”
“那样肯定有帮助。”
“是吗?你什么时候见过一个罪犯把一切告诉他的辩护律师?”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约翰·格里森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