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说客(41)

2025-10-09 评论

    我沿着中美商业大街溜达。新鲜的空气使我精神振作。这条街道从前叫做大街,是一条不准车辆通过的行人街,街上有辆手推车载着喝醉了的酒鬼来来去去。法院大楼离这儿只有几个街区,因而许多律师依然常常在此闲逛。我从市中心区一幢幢高楼前面走过,心里捉摸着设在这些大楼里的无数个律师事务所此刻内部的情景:律师们手里正忙个不停,他们每天不得不工作18小时,因为旁边的那位伙计每天都干到20小时;资历较浅的合伙人正在相互商讨事务所的战略战术;资深合伙人正坐在装饰得富丽堂皇的转角处的办公室里,对一群俯首贴耳的年轻律师滔滔不绝地下达指示。
    老实说,我刚进法学院时,梦想的就是这种场景。我想和精明过人、士气高昂的人们一起工作,所有的人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都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超负荷的任务。我想要的就是这样的压力和权力。去年夏天,我去打工的那家事务所规模很小,只有12位律师,但却有许多秘书、律师帮办和办事员,有时候我觉得那种忙乱的景象倒颇为令人振奋。我在那个工作班子里仅仅是小小的一员,但我渴望将来有一天能成为它的头领。
    我从街头小贩手上买了一个冰淇淋,在法院广场找了一张凳子坐下。地上的鸽子抬头望着我。第一联邦大厦低头俯视着我。这是孟菲斯最高的大楼,也是特伦特与布伦特事务所办公之处。我要是想进这家事务所工作,那真比登天还难。但我和我的伙伴们要诅咒它却十分容易。我们诅咒它,是因为我们不符合它的标准。我们憎恨它,是因为它对我们看都不看一眼,连给我们一个面试的机会也不屑。
    我估计在每一个城市里都有一个特伦特与布伦特,在每一个领域里也都有一个特伦特与布伦特。我既然无门可入,我既然与它无涉,那我就一辈子这样憎恨它。
    说起了事务所,我想既然我现在就在市中心,倒不如化几个小时,敲开它们的大门碰碰运气。我手头有一张律师名单,他们或者单独开业,或者和其他一两个人凑在一起。想进入人满为患到这般田地的律师界,唯一令人鼓舞的因素是,有那么多大门可以让我一个一个地敲。我一直不断地鼓励自己,在某一个美满的时刻,我一定可以找到一家以前谁都没有光顾过的事务所,抓住一个忙得晕头转向因而迫切需要找个新手来替他或者她打杂的律师。究竟是他,还是她,我都无所谓。
    我走了几个街区,来到斯蒂里克大楼。这是孟菲斯市建成的第一座高楼,如今成了数百名律师办公的场所。我和几位秘书分别聊了聊,递上我的个人简历。有那么多的律师事务所居然会雇用性格阴郁,甚至粗鲁的女人当接待员,使我大为惊讶。我往往还没有来得及谈到求职的事,她们早就把我当成乞丐一样对待。有两个女人像抢一样接过我的简历,立刻就塞进了抽屉。我真想装成一个潜在的委托人在她们面前出现:一个悲恸欲绝的丈夫,妻子刚被一辆大卡车压死,这辆卡车保险的金额又大得不能再大,而且司机又是醉后开车。也许是埃克森公司的卡车。那时,这些穿着时髦的母狗肯定会像弹簧一样从座位上弹出来,满面堆笑,奔过去为我倒咖啡。瞧那模样,才真令人喷饭呢。
    我出了一个事务所又走进另一个事务所。尽管直想大吼大叫,但仍是面带微笑,对同样货色的女人们反反复复说着同样的话。“是的。我叫鲁迪-贝勒,孟菲斯州大法学院三年级学生。我想见一见某某先生,谈谈工作的事。”
    “谈谈什么?”她们总是这样问。而我总是一边继续微笑着,一边把简历递过去,并且再一次请求见一见大人物先生。但大人物先生总是太忙,所以她们也总是挥手让我离去,同时保证随后有人会跟我联系。
    孟菲斯的格兰其小区在商业区的北面。林荫遮盖下的街道两侧,那一排排狭窄的砖房,无可辩驳地表明,这一个位于市郊的住宅区,是二战结束时流入新兴地区的工人们拼拼凑凑修建起来的。这些工人在附近工厂里干着报酬不菲的工作。他们在屋前草坪上植树,在屋后草坪上修建庭院。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喜欢流动的工人向东部迁移,在那儿修建更加漂亮的房屋,而格兰其也就逐渐变成了靠养老金过活的退休老人和下层白人与黑人的混合居住地。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约翰·格里森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