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站起身跟着麦金尼斯走进客厅。他扶着她的肩,让她坐下:“今天晚上你睡哪儿?”
“我……我不知道。”她看看周围,觉得很委屈。
“你的男朋在哪呢?不能上他那儿去吗?”
“他不在。”
“你没有那儿的钥匙吗?”
“没有。”
“你能肯定他不在吗,弗拉德?”
“十有八九。要是他在家的话,也只是刚到。”
“打个电话试试。”
“还是不打好。我不想去他那儿过夜,尤其是现在。”
“尤其是现在?”麦金尼斯没有得到回答。他自己想了一会儿,走进厨房,“你有威士忌吗?”他问。
“没有,都让他喝了。”
“我那儿倒是有。”他说。
他们驱车来到麦金尼斯的寓所,从客厅可以看见皮埃尔广场。
麦金尼斯的寓所不大,屋里摆放着深色家具,其中最新式的算是维多利亚时代后期的作品了。书架上摆满了一些有关法律和犯罪的老书。打蜡的地板上铺着地毯,墙上挂着一幅19世纪的油画。
屋里弥漫着蜂蜡和书页的味道。凯茨想像要是在晴朗的夏日,拉开窗帘,这里的风景肯定别有风味。可是此时此地却只有昏暗、凄凉。
“来点威士忌?”麦金尼斯问,凯茨如梦初醒一般,点了点头。
麦金尼斯问她下一步的打算。她咽下—口酒道:“我想,得逮捕托马斯·瓦莱丽,长官。”
37
这句话一出口,凯茨长长舒了口气。心里说不上是难过,还是什么别的滋味。麦金尼斯看出她的情绪变化,把酒瓶递了过去。她不假思索地倒了满满一杯。
“瓦莱丽和前三桩杀人案都有关联。他拿不出不在现场的证明,而且在比奇曼被害那天晚上,他就在离那儿不到5英里的一家旅馆里。不但如此,他还因某种原因和杰里米·阿沃卡多有联系。约翰·戴维斯从阳台上坠落而死那天晚上,他也拿不出充足的不在场的证明。”
麦金尼斯坐在一把高背椅里,双手捧着酒杯,身体向前倾,专注地听着。
“昨天我被人袭击后,瓦莱丽立刻就赶到了。他把我弄进屋,千方百计想送我去医院,可是我不想去。他走了以后,我接到了几个奇怪的电话。我给他打电话的时候,那儿占线。可他却说自己不在家。”她顿了顿。
“接着说。”
“我觉得瓦莱丽大可疑了。他没有不在场证明;离案发现场那么近;他和涉案人中的两个有关系。而且,他的年龄正好和“福尔摩斯”提供的材料吻合……”
“凯茨,所有这些都不确切,你没有真正原始证据。”
“我知道。可是,这些都是我这么长时间以来积累起来的印象。就拿我第一次碰到瓦莱丽来说,他对乔治·伯恩利的事特别热心,简直可以说是太热心了。他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格里格夏,可自己却说不认识那个地方。一星期后,我们驾车去密得赫斯特,他又说那里离格里格夏很近。”
“也许他是到了那儿才知道路的。”
“可能是。”
“可是为什么非要逮捕他呢,凯茨?”
“确切地说,我也不清楚。我只知道你必须抓住他。”
麦金尼斯往前挪了挪:“女人的直觉固然灵敏,凯茨。可是你难道不觉得我去向布莱克赛汇报时应该谈得更详细一点儿吗?”
“我不是在谈直觉,我说的是证据。等托马斯被逮捕归案了,我再谈直觉的事。”
“这是什么意思?”麦金尼斯问,
“我也不清楚自己能不能解释。”
“我可清楚得很,以谋杀罪逮捕一个人,得拿得出实实在在的证据。”
“我知道,证据会有的。没准儿我屋里的凶器上就有他的指纹。”
“为什么?”麦金尼斯道,“说话要有根据。
“目前没有。我猜想目前我们还是以同性恋心理为线索,但在这一点上至今没有证据。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亚莱克斯·齐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