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的人们都大惊失色。
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渔阳顰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白君易精彩地描写出在败战的战报面前,长安宫中惶恐不安的情形。
当听到叛军逼近都城的报告后,玄宗携全家逃离了长安城。在到达马嵬时,官军将士对杨氏家族的多年积怨爆发了。
士兵们在杀掉了杨贵妃的表兄、宰相杨国忠为首的三姐妹及全家后,终于向玄宗喊出了“杀掉杨贵妃”的呼声。
自知已经走投无路的杨贵妃走到呆若木鸡的玄宗面前请死,被高力士绞死,结束了她38岁的风流生涯。
西出都门百奈里,六军不发无奈何,
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
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不得救,
回看血泪相和流!
玄宗的哀叹一定重于诗中描写的几倍。
三年后,安禄山被军中的叛乱士兵杀死,恢复了元气的官兵夺回了长安。把帝位让给太子,做了太上皇的玄宗也返回了都城。
归戒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垂泪,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面对芙蓉的花,梧桐的叶,玄宗苦苦思念着杨贵妃,这时,道士杨通幽出现在玄宗面前。他遵照玄宗的命令,去幽明界寻找杨贵妃的幽灵。终于在东海蓬莱岛遇到了成为仙女的杨贵妃,以金钗和她在七夕夜里和玄宗的闺房私语为证据,回到了长安城。
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生长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为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留下要限的哀愁,玄宗和杨贵妃的悲剧结束了。
三郎被带进故事,一时竟忘了案子。他叹了口气,合上书,点燃了一支烟。现在,他要重新考虑那个女人选择杨贵妃作为纹身图案的心境。
难道是澄子宁愿缩短自己的生命,也要健司尽早回到东京的愿望使她要做这个爱情悲剧中的女主人公吗?
澄子对扬贵妃的身世有充分的了解,因此选择了这个图案。现在只能做这样的解释。
三郎又点着一支烟,陷入了冥想之中。
突然,一个意想不到的想法象闪电一样掠过他的头脑。
“她难道是讲这样的信义?”
他猛地掐灭香烟站了起来,自言白语地说。
这是一个违反常识的解释。但这是唯一能够彻底说明全部事实真相的解释。
那天晚上,三郞构思出一个假想。他认为从逻辑上讲是无懈可击的。
只是,这个假想没有确凿的证据,而且在无视某种常识方面还有理由不充分之处。但是,有些时候跳出一般常识的框框进行推理是必要的。
第二天,三郎上班后立即打电话请宫寺警部到检察厅来一趟。
“检察官,到底有什么事啊?”
迅速赶到的警部从三郎的表情中察觉到今天与往日有所不同,便不解地问道。
“对于认为这个事件是荒井所为,我始终感到有很大的疑点。所以,想请你根据新的见解做两三项补充调查。希望你倾尽全力,越快越好。”
三郎直截了当地提出了要求。宫寺警部默默地看着三郎,好一会儿才轻轻低下头说:
“知道了。对检察官的命令我当然是乐于执行的。只是再重复一遍迄今为止的调查,是需要相当长时间的。”
“不,没有必要全部重新做一遍。现在只有几件事,而且也不困难。如果可能的话,希望今天就能完成。”
“今天?”
警部大吃一惊。
三郎随后向警部详细说明了自己的想法。警部即刻返回警视厅,指挥部下执行。
当天下午,三郎需要的物证之一送到了三郎手中。这是参加鬼岛桃太郎葬礼的签名簿。
三郎目不转睛地研究了一会儿,脸上浮现出会心的微笑。他的想法被证实了。
但是,他掌握的线索非常微妙。要想证实它并非易事。
因为即使当面审讯,也很难抓到证据。而且,犯人还有好几条退路。所以,如果立即将其逮捕起诉,若是遇到一个能言善辩的律师,很可能会将其无罪释放。
三郎眼前又浮现出真田部长的面容。如果拿不出没有疑义的证据,不抓住真正的罪犯,要认定荒井是清白的,恐怕在部长那里是难以通过的。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西村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