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自己和特鲁迪之间的事,克尔特都毫不隐瞒地告诉我。甚至把特鲁迪写的来信给我看。怕我看不懂德文,又兴致勃勃地解释给我听,还和我讨论婚后要生几个孩子的问题。他说他打算在伦敦好好干上三年,存够结婚费用。回到波昂后,除了婚礼花费,还要有余钱把房子布置得漂漂亮亮……。
诸如此类的问题,他都和我商量,要我提供意见,好象我是婚姻顾问似的。
一下子,我的年纪似乎很老了,有点老太婆唠唠叼叼的味道,而我自己,也好象把他当成了自己一手带大的娃娃,替他们张罗这个,张罗那个,小心在意的。其实,这些事主要取决于他们自己。我不过是瞎掺和罢了。他们的情书来往越来越密,打得火一般热。终于,连婚后的性生活,克尔特都作了周密的计划,一般人不好开口的男女问题,他都提出来和我商量。可在这种事情上,我有什么资格插嘴呢?要我提供意见,我实在不知从何说起。反而他在这方面的知识,比我了解得更透澈,说的道理头头是道,叫人刮目相看。
蜜月旅行他打算去威尼斯(德国人蜜月旅行几乎都要到威尼斯,好象只有威尼斯才引起他们的兴趣)。在这期间,他打算夜夜把新娘搂在怀里,尽情享受。按照克尔特的说法,关键是“行为”的“技巧”。这些技巧经常练习,才能熟练。他说晚餐不能吃得太饱,那样会影响行动的敏捷。行动一迟钝,细节技巧就无法达到极致。他说他和新娘打算不超过十一点就上床。就好比蓄电池一样,要充分充电,才能发出强有力的能量。睡足了八小时,才有足够的精力应付。他又戏谑着说,特鲁迪好比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没有接触过人生,而他却是个热情奔放的男人。他担心婚后特鲁迪是否能跟他配合,是否会受不了他的热情。他一直罗罗嗦嗦说了一大堆。说来说去,主要意思就是,夫妻间能在同一时刻达到性高xdx潮,尝受到飘飘欲仙的滋味,是美满的婚姻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蜜月旅行中,他不但天天要,而且一晚上要连续好几次,不过这只限于蜜月期。回来后,他计划每星期三、六才和太太同房,因为如果不节制,他恐怕体力不支,象蓄电池一样,用完了,就得充电,否则会减低效能。他讲得头头是道,神情相当认真,用的都是一些专有名词术语,使我不由得肃然起敬。后来他又继续用叉子在桌布上画了些图表,图文并茂地向我解说起来。
听着他这些道理,我心里忽然有一个奇怪的念头,如果能有象克尔特这样的人做我的恋人,那么我就可以体验到那种荡人心魄的做爱技巧了。想到这里,我不由得由衷羡慕起特鲁迪的好运来,只有她,才能真切领会到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快乐。我多么希望这种甜美的夜晚,也能够出现在我的身旁。就象克尔特所说的:“弹奏小提琴的高手。”如果有这么一位高手,能把我成熟的、柔软的身子,当作小提琴般弹奏得出神入化,那该多好啊!
不过这只是我的痴心妄想,我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可事实上,每次在我梦中出现的这个角色,却都是克尔特呵!
几个月之后,特鲁迪来信的内容和频率急剧改变,和以前大不一样。我略微感觉到这一点,但却一直保持沉默,没有点破。她埋怨克尔特的来信太长,象老太婆的裹脚布,使她根本没时间看,言词上,也没有以前那样甜蜜婉转了。有一次,特鲁迪信中说了一些她在假期和朋友去玩的有趣故事,我总觉得她好象在暗示着什么,不过她只提过这么一次,以后就没有了。后来,差不多有三个星期,她连一封信都没有来。一天晚上,克尔特垂头丧气地走进我屋里。当时,我正躺在沙发上看小说。
一进门,他就跪倒在我身边,一张满是泪水的脸伏在我怀里,一边啜泣,一边喃喃地说:“完了,一切都完了。”我吓了一大跳,急忙紧搂住他问,发生了什么事。
他抽泣着说,他的未婚妻最近在德国另结新欢了。那个男人好象在慕尼黑行医,结过婚,但太太早逝,他未再娶,一直独自一人生活。就是这个该死的医生在打特鲁迪的主意。听说他们是一见钟情,如今她已接受他的求婚了。克尔特拼命敲打自己的脑袋,埋怨自己太年轻,太不知人心,又不知防范,才会造成这种结果。
他抬头无助地望着我,象个渴求抚慰的婴儿。我的心没来由地剧跳起来。克尔特呀克尔特,你可千万别因此把念头转到我身上来,我已是残花败柳,配不上你了(事实上,这种感觉常常会闪电般进入我的脑中)!忘了我吧!别这样看着我。最后,特鲁迪在信上说,她婚礼下个月举行,虽然明知是不可能的,但仍希求他的祝福。信上的署名是“悲伤的鲁迪”。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伊恩·弗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