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牵沧海(93)

2025-10-09 评论

  “歌嘛,怎么唱倒也说明不了问题。”住持反驳道。“但说起纪州和足摺岬之间类似的地方来,首先要数渡海奔补陀落(补陀落:佛教传说中观音现身的灵地。)的传说了。”
  “渡海奔浦院落?是指熊野一带的渡海信仰吗?”
  冬村被住持这些跳跃性很大的话弄得不知所措。
  “对。您说想看看上野胜子的墓地,是吧?而上野胜子正是二十几年前为求能渡海去见信仰中的观音菩萨而死的。这种渡海信仰在熊野和足摺岬流传得很广。”
  “上野胜子?”
  上野胜子就是当年濑田家的女佣。濑田说过,当年上野辞去女佣的工作而返乡回足摺岬——的时候是三十一岁。濑田说她二年前曾在参加九州的学术会后的归途中特意到足摺岬扫墓释慰过,但是他却没有说过二十几年前上野是投海而死的……
  ——难道这渡海奔补陀落的信仰中有什么蹊巧?
  据说渡海奔补陀落的风俗是熊野一带人的信仰,观音现身的灵地相传在印度南方海上的一处佛教净土上。而据说如果从那里乘上小船,横渡茫茫的大海,就能被送到那圣灵之地。
  当初,这只不过是个别人的信仰,而到了后来,熊野的观音现身圣山寺的护院住持的每一代都必须乘船渡海都已成为不成文的规短,所以住持们便一个个地乘上一叶小舟消失在熊野的海上去了。历史记载,由于这种不成文的规定过于残酷,德川幕府在第二十三代住持即将渡海的时候下令禁止了这种信仰。
  然而,这种渡海奔补陀落的信仰仍然在足摺岬的民间流传,而且二十几年以前上野胜子就是这样渡海而死了。
  “住持,上野会不会是由于神经错乱才做出渡海而去的举动呢?”
  “不,不是那么回事,警官您有所不知。我也曾认为她是中了邪气,但这儿却有文章证明她的心迹。”
  住持将珍藏着的一本杂志拿出来放在桌上。封面上写着《医学界》几个字。昭和四十四年(1969年)年刊。
  “这是一个叫濑田周平的医生就人生观、生命观而写的随笔。其中他忏悔地写道过,上野胜子为求见补陀落而渡海身亡一事全是他的过错——”
  “濑田周平!”冬村一把抓过杂志,急匆匆地浏览了一遍。随笔的大要是这样的:
  上野胜子由于身患胃癌,便从濑田家辞去了工作,返回故里足摺岬。当时濑田是医科大的学生,所以他曾请教授为上野会诊。教授告诉他:病人还有一年余生。濑田却将诊断结果,告诉了上野胜子。因为濑田认为死亡既然已经不可避免,那么就应该直面死亡而毫不回避。
  上野胜子于是辞职回家了。
  那年夏天,濑田去足摺的上野胜子家作客。他是应邀去玩的。当时的足摺岬与现在不同,人烟稀少,交通仍不方便,是个冷落的寒村僻舍。上野的家是间小瓦房,房顶压了许多大石头,怕的是狂风将瓦片掀掉。
  上野胜子就是这样一个人孤零零地住在那儿。她已经到了胃癌晚期,被病魔蚕食。折磨得面如土色,饭也不想吃,都瘦成一把骨头了,虽然如此,她还是弄来鱼什么的来招待濑田。
  濑田在那儿住了一个月。他去时带去了医学书和其它几本书。其中有一本叫做《必问的话题》,里面有一段记载着足摺观音的传说。濑田曾将那段传说读给上野胜子听——
  〈那个岬角有一殿堂,以观音菩萨为本尊。堂中既无相隔的厢房,亦无住持僧丈,只有修行者和路人聚集于此,毫无上下尊卑之分。但说起往事,这里还真曾住过一位僧丈。他在此修炼身心。有一名服侍的小法师,很有慈悲心肠。有一日,又来了一个小法师。虽不知其从何处而来。却要每天供他食粮。每值吃斋之时,僧丈的小法师总要分自己的一份食粮给过路的这个小法师。僧丈闻知后警告小法师:“再一再二,不得再三,不要再分食粮给他。”而后,又不觉到了进斋之时,好心的小法师再次将他的食粮分一半给他的同伴:“我真是想帮你,可是那样一定会遭僧丈责骂。今后你可要好自为之了。我最后再分给你一次口粮吧。”对方听后开口答道:“你的大恩我没齿难忘。不知你随我去我的容身之处看看。”小法师接受了邀请,决定与其同住。僧丈得知,十分疑惑,便悄悄尾随他们直到岬角,当他见到二人乘上一叶小舟,撑起船篙向南飘浮而去之时,憎丈开始慌了神,哭叫着:“你们把我一个撇下,到底要去哪儿呀?”那个过路的小法师的回答顺风飘来:“此行奔往补陀落世界——”说话这一瞬间,二人已经成了两个菩萨,站在船尾,顺风而去。而一心想修炼成佛的但又自私的僧丈心痛欲绝,但他也只能顿足捶胸,呼天抢地后悔个不行。渊由于这个僧丈站在岬角捶胸顿足的传说,从此这个岬角被人们称为足摺岬——>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西村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