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神的风车(2)

2025-10-09 评论

  芬兰佩荷距赫尔辛基两百英里的密林深处,有一间陈设舒适、能防风挡雨的木屋。
  会议便在此处召开。来自八个国家的委员会西方分会的各位要员,依照精心设计的时间间隔准时抵达。他们的来访是芬兰国务院的一位高级部长安排的,因而护照上均无入境记录。他们刚一到达,就由武装警卫护送进入密林中的小屋。及至最后一位访客露面,木屋就上了销。
  卫兵们冒着1月的刺骨寒风站岗放哨,警惕地提防着任何外人闯入。与会者沿宽大的长方桌正襟危坐。他们都是权贵人物,在各自的政府中身居高位。在此以前,他们曾在不甚机密的场合下有过会晤。他们都是莫逆之交。为了保密,他们都有化名。
  会议持续五个小时,争论激烈。最后,主席决定投票表决。他站起来,挺直腰板,征询坐在右边的人的意见:西格德?”“同意。”“沃丁?”“同意。”“鲍尔德?”“我们未免太急躁,倘若暴露,势必危及我们的生命……”
  “赞成还是反对,请表态!”“不同意!”“弗里尔?”“同意!”“西格蒙德?”“反对。危险是……”“索尔?”“同意。”“泰尔?”“同意!”“我也投赞成票。决议通过。我将把结果通报总监。在下次例会上,向各位汇报他推荐的执行这一任务的最佳人选。先生们,离席仍请按通常的安全规定进行,即每人间隔二十分钟。谢谢。”
  两小时四十五分钟后,木屋里空无一人。
  一队工作人员给木屋内外浇上煤油,放了一把火。狂风烈火,红色的火焰腾起。
  等到佩荷消防队赶到火场,木屋已荡然无存。朔风吼,大雪飘,余烟缭绕,依稀可辨此处曾有一间房子。
  消防队副队长弯腰凑近灰烬一嗅。煤油!”他失声叫道,纵火!”
  消防队长凝视废墟,神情迷惑不解。
  “真怪!”他喃喃自语。
  “您说什么?”“我上周就在这片林子里打猎,哪有什么屋子!”

  华盛顿特区
  斯坦顿·罗杰斯是位魅力超凡的政治家,他常常与其拥戴者打成一片,无数有权势的朋友在他背后撑腰,他距美国总统宝座一步之遥。
  不幸得很,他的过强性欲搞得他几乎身败名裂。正如华盛顿的名流评论的那样:他耽于淫欲,把自个儿搞下了总统位子。”
  斯坦顿·罗杰斯并不觉得自己是个花花公子,相反,在未贪图那一夜的床笫之欢前,他一直堪称模范丈夫。此公仪表堂堂,家财万贯,正稳稳地迈向世界最高宝座。他虽有无数次机会可对妻子不忠,但实在未打过任何一个女子的主意。
  第二桩事情或许更荒诞。斯坦顿·罗杰斯的妻子伊丽莎白貌美聪慧,擅长社交,两人的志趣爱好几近一致。而与罗杰斯有一夜之情的芭芭拉,却比罗杰斯大五岁,两人又谈不上什么情投意和。这个女人面容虽然不丑,但绝非艳丽,因此,罗杰斯与伊丽莎白闹离婚,一时成了报纸的头条绯闻。最后,罗杰斯如愿以偿,与芭芭拉终成眷属。
  斯坦顿是个体育迷,而芭芭拉却讨厌一切运动,斯坦顿交友甚广,芭芭拉则宁愿与丈夫离开寡居,躲不过了才出面招待几个朋友。认识罗杰斯的人更加惊讶地发现,这对夫妇居然政见不合!斯坦顿满脑子自由派观念,而芭芭拉却是在一个顽固的保守派家庭中长大的!
  斯坦顿的挚友保罗·埃利森在此以前曾劝过罗杰斯:“伙计,你大概昏了头。您和莉齐天生一对,地造一双,实际上已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您干吗为一个应召女郎把她抛弃?”
  斯坦顿·罗杰斯斩钉截铁地说:“保罗,别说了!我爱芭芭拉。只要离了婚,我就与她结婚!”
  “您想过这件事对您前途的影响吗?”
  斯坦顿·罗杰斯回答道:“这个国家一半人的婚姻到头来都以离婚告终,有什么关系?”
  事实证明他的预言错了。
  他为离婚费尽周折的消息,成了新闻界的热门话题。无聊小报大肆渲染,搅乱视听。一时间,罗杰斯在温柔乡的照片也上了报端,风流男女半夜偷情的传闻家喻户晓,报纸把这俗艳的桃色新闻吹得活灵活现。待到公众关注此事的热情下降时,那些曾是斯坦顿·罗杰斯后盾的朋友们都销声匿迹。
  原来他们已选中了一位新的白衣骑士去争夺总统宝座,此人就是保罗·埃利森。
  埃利森无愧是个理想的选择。他容貌平平,全无斯坦顿·罗杰斯的魅力,但他才智超群,招人喜欢,家庭背景也不错。他身材不高,脸上有一对规矩的、流露出坦诚的蓝眼。他的妻子是一位钢铁巨子的千金,芳名阿丽丝。十年伉俪,柔情缱绻,传为世人美谈。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西德尼·谢尔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