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柔情(3)

2025-10-09 评论

    早在纽约跑警察新闻这一口时,阿曼达就曾撞见过不少死尸。她已经学会发现线索鉴别自然死亡和非自然死亡。即使莫里斯的背上没有插着一把刀,脑袋上也没有枪伤,他也具备了后者所有的症状。指甲发青,目光呆滞,瞳孔放大,无疑是死于氰化物中毒。直觉告诉她,如果离得近一点,肯定还能闻到他气息中散发着杏仁燃烧的气味。
    然而,她这时不想妄下判断。“我又不是验尸官。”
    “也许不是,但根据你那花哨的简历材料看,你接触过不少尸体。你猜测最有可能是什么?”
    “那个莫里斯厨师死了。”
    “好吧,算了,”奥斯卡嘟囔着。“那你去等验尸官的裁决,只是别错过截稿期。”
    “奥斯卡,我们是在给一家周报工作。从现在起截稿期还有四天。我不可能误期的,除非治安官又去钓鱼度假,我们不得不等他同大自然建立密切关系后回来再说。”
    “那倒霉的商店是治安官的,他可能正在办公室数钱呢。马上坐电梯到他那间五彩缤纷办公室把他拉回来,给你说几句可引用的话。”
    “我认为,目前这种情况,在治安官决定讲话之前,需要亚特兰大警方的帮助。这个案子比在29号公路上抓一个超速者大得多。甚至博比·雷也不可能发表一个不成熟的声明来了事。”
    “丫头,不要对我含沙射影说这个小镇。拉利拍照了吗?”
    “当然。一切到位,奥斯卡。”她说,以免他又要对如何报道提出他颇有见地的建议。
    阿曼达·罗伯茨是在曼哈顿长大的,她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新闻学位,哈佛大学获得法学学位,一心想成为这个国家最好的调研记者。她一直干得不错,直到她的丈夫迈克·罗伯茨得到一个在阿麦森的乔治亚大学经济学正教授的高职位。对一个喜欢研究美国南北战争的男人来说,这真是一生难逢的好机会。
    迈克曾坚持住在几里外的小镇上,这个镇小的连一个超级市场都没有,更别说电影院了,为买一个长面包,你不得不开1O公里的车。要想得到一张贺卡、一条牛仔裤这类时髦的东西,就得去更远的地方,天知道,一条没有兰格勒牌子的牛仔裤竟也算是好东西。实际上,这家商店是亚特兰大与阿森斯之间唯一一家高得需要电梯的商店。小孩子周末过来仅仅是为了乘电梯。
    不管怎么说,迈克一直想要这种和平、安静、古雅小镇的格调。他们两个都没有想到,清晨公鸡的打鸣声一点也不逊色于纽约交通阻塞的噪音。
    “试试吧。”他曾这样要求,而她也同意了,因为她爱他,知道这一切对他的学术生涯是多么重要。
    “那就一年,”她许愿道。“如果我开始神经衰弱,我们就去其他地方。”
    不幸的是,显然是迈克的神经患上了某种中年动脉硬化症,因为在他到这里不到2O分钟,就爱上了一个19岁的大学二年级学生,抽出时间来告诉阿曼达这件事,他拖了不短的时间。
    迈克提出离婚时,阿曼达正在一家报纸工作,这是方圆5O里内唯一的一家报纸。阿曼达颇有来头的介绍信并没有镇住它,实际上,它只给奥斯卡留下个模模糊糊的印象。他并没有让她报道政府腐败,社团内幕交易、有组织的犯罪,而是让她报道商业区的新花样,三个县区内的冰淇淋联欢会。即使奥斯卡愿意与她一起搞揭露性的报道,这种可揭露的丑闻也少得可怜。
    实际上,在城里,从没有一起枪杀,除了一天早晨,塞思·亨利因前夜喝醉了酒,感觉不舒服,而他家的公鸡天没亮就叫了,恼怒之下,他用猎枪崩了这只公鸡。说实话,阿曼达很同情他。
    如果,她寄给纽约、华盛顿和洛杉矶报纸的申请不很快有回信的话,她也许会认真考虑种西红柿、花生,抑或别的什么东西——尽管她并不擅长此道,她和迈克乔迁时别人送的那些植物,叶子正在凋零发黄。
    然而,今天事情有了新的转机,当然不是对莫里斯厨师,而是对阿曼达而言,它意外地成为她数月来最富挑战性的采访任务。她向嘴里扔了一粒专门定购的美食软豆,转身向去采访目击者:各种各样的店员、崇拜者,以及那些停下来买一把削价的电罐头起子,碰巧遇到这个激动人心场面的人。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谢里尔·伍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