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罗杰历险记14:北极探险(24)

2025-10-09 评论

  “可是,在南极也有考察站,它们可没漂走。”哈尔说。
  “它们动不了,”艾拉姆说,“因为它们下头是陆地,而这儿却只有水。”
  “不管怎么说,”罗杰说,“能来到这世间万物的最高点真是妙极了。你再也不能往北走了。”
  “对,”艾拉姆说,“这是北的终极。这儿也没有东或者西。”
  “你怎么证明这一点?”
  “唔,只要稍微动动脑筋。在这儿,除了南以外,别的方向都没有了。格陵兰岛在它的南面,对不?加拿大在南面,阿拉斯加在南边,挪威在南边,大不列颇也在南面,然后又转回格陵兰岛——不管到哪儿我们都得朝南走,不管我们转向哪面,我们都朝着南面。”
  一架大飞机从头顶轰隆飞过。它没停下来。“它上哪儿去?”罗杰想知道。
  “那是一架日本飞机,”艾拉姆说,“正从格陵兰岛往日本飞。我们的贸易站从日本购买很多货物。”
  “但它为什么要飞过北极?”
  “因为那是最短的航线。如果绕着地球飞往日本,航程会长一倍。”
  “我很难想象,”哈尔说,“我得看看地图。”
  “地图帮不了你,”艾拉姆说,“它是平的,而地球是圆的,像一个球体。到我们学校去一趟吧,那儿有地球仪。你可以量一量距离,看看是飞越北极好,还是绕着地球飞好。”
  “这么说,北极上空交通还挺繁忙的喽?”
  “每天都有好几十架飞机飞过。”艾拉姆大笑,“跟英国的舰队街一样繁忙。而且不止飞机走这条路线。自从1958年魟鱼号潜艇从北极下面驶过以来,每年都有许多潜艇这样做。这儿水深超过3公里多,潜艇在冰下有广阔的空间,可以全速前进。除了会碰上一两条鱼以外,用不着担心会与任何别的东西相撞。”
  “也许是除了会碰上一两条鲸吧。”哈尔哈哈大笑。
  “鲸不会到这么北的地方来。”艾拉姆说。
  海浪把别的浮冰猛地冲过来,撞在他们那块浮冰上,发出猛烈的碰撞声。“我想我们最好还是走吧,”艾拉姆说,“趁这块浮冰还没有在我们脚下碎裂。”
  他载着哈尔和罗杰飞回他们的伊格庐去。第二天,哈尔参观了艾拉姆的学校,仔细研究了地球仪。艾拉姆说得对,穿过北极是到许多块陆地去的最短路线。
  北极不再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在争取到达北极的艰辛历程中,许多探险家献出了生命。感谢艾位姆,哈尔和罗杰兄弟俩轻而易举地到达了皮里和亨森曾站立过的地方——那世界的绝顶。

  “时侯到了”,海象说,
  “很多东西都要讨论:
  鞋子——船——火漆——
  白菜——还有皇帝——
  海洋为什么汹涌沸腾?
  猪有没有翅膀?”
  关于海象路易斯卡莱尔就是这样写的。
  爱斯基摩人管海象叫“海马”。
  这么一来,海洋里就有了两种海马。一种是我们所说的海象,另一种是那些身长只有六七厘米,老是用后腿站立着的小东西,它们的头看上去确实酷似马头。
  爱斯基摩人还管海象叫做“浮冰块上的老头”。海象蹲在浮冰块上的样子也确实像个老头,它那将近1米长的象牙直垂下来,远远望去,那白白的长牙就像是长长的白胡子。
  约翰亨特要两个儿子捕一只海象。要捕到海象必须用凯亚克。
  “凯亚克是什么?”罗杰问哥哥。
  大哥见多识广,但他却从没坐过凯亚克。
  “是一种独木舟。”哈尔说,“在以往的探险中,我们曾多次驾独木舟航行。但凯亚克跟那些独木舟不一样,它不是用木头造的——格陵兰岛很难找到木材——它用海豹皮制成。”
  “海豹皮怎么成?难道海象不会用它的长牙把凯亚克戳穿吗?”
  “你猜对了。但我们不得不冒这个险。如果真发生那样的事,我跟你就海底见了。”
  他们租了两只凯亚克。船主教两个孩子怎样使用它们。“一只凯亚克只能坐一个人。留神,整个凯亚克的上面都被封起来,只留一个座洞让人坐进去。”
  “这跟独木舟一样。”罗杰说。
  “这比独木舟好多了。独木舟要是翻了船,你要不会水就得淹死。一只凯亚克翻了,你只要轻轻一掀,它就翻转过来,你身上甚至一点儿也不会湿。”
  “怎么回事?怎么船翻了身上却不湿?”
  “你穿上这件海豹皮大衣,水绝对湿不透它。帽子也是防水的。大衣领子紧贴着脖子,袖子也是密封的。最妙的是凯亚克上面人的座洞周围是一个口圈,海豹皮大衣刚好塞进这个圆圈里。这样,即使凯亚克翻个底儿朝天,也不会有一滴水漏进船里。”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威廉德·普赖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