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布拉克,一八八二——一九六三,法国画家,与毕加索共同发起立体主义绘画运动。曾参加野兽派绘画运动,后又创作“拼贴画”。代表作有《弹吉他的人》、《吹笛者》、《拿着曼陀林的女人》、《圆桌》和《画家和他的模特儿》等。考尔德,一八九八——一九七六,美国雕塑家,首创活动雕塑,其作品用机器或气流驱动,形象不断变更。代表作有《运动》、《鲸》等。
“王子”是一只白毛德国纯种牧羊狗。这会儿它躺在斯坦福脚边,警惕地张望着。这只狗简直就是斯坦福的影子。斯坦福到哪儿,它跟到哪儿。据传,只要哈里-斯坦福一声令下,这东西会撕开一个人的喉咙。可谁也不想以身试“狗”。
德米特里独自一人坐在一张靠旅馆门口的餐桌边,小心观察着来来往往的客人。
斯坦福转身问索菲娜:“亲爱的,我来为你点菜,好吗?”
“请吧。”
哈里-斯坦福一直以美食家自居。他为他俩各点了一份绿色色拉和一份烩江鳔。
他们正准备用主菜的时候,旅馆老板娘乔安娜-泽德和她丈夫扬来到他们桌子旁,笑着问道:“你们好!一切满意吗,斯坦福先生?”
“好极了,泽德夫人。”
当然会好。他俩是一对无足轻重的小人物,想击倒一个巨人,他们注定会大失所望的。
索菲娅说:“我以前从未来过这儿。这个村子太美了。”
斯坦福把视线转移到了她身上。她是德米特里前一天在尼斯帮他物色的。
“斯坦福先生,我给你带来了一个人。”
“有什么问题吗?”斯坦福问。
德米特里咧嘴一笑:“没什么问题。”他是在内格雷斯科旅馆的大厅里看到她的,随后便凑到她面前搭讪起来。
“请问,你说英语吗?”
“嗯。”话音中带着一点意大利口音。
“我的主人想和你共进晚餐。”
她火了起来。“我可不是妓女!我是演员,”她倔傲不逊地昂着头说道。其实,她只是普波-阿瓦蒂最近的一部片子里的龙套角色,不过在米塞佩-特纳托尔的一部片子里,她扮演的角色倒有两句台词。“我干吗要和一个陌生人一起吃饭呢?”
德米特里拿出厚厚一叠百元面额的钞票,抽出五张塞到她手中。“我的朋友非常慷慨。他有一只游艇,可他很孤独。”他注意到她的表情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从气愤到好奇,从好奇到感兴趣。
“碰巧我在拍戏,”她微笑着说。“不过,和你的朋友共进晚餐也许无妨大碍。”
“很好。他会开心的。”
“他在哪儿?”
“圣保罗德旺斯村。”
德米特里很有眼力。他物色的这娘们,意大利人,二十大几岁,一张很性感的猫脸,体态丰盈。这会儿,哈里-斯坦福看了看坐在他对面的她,做了个决定。
“索菲娅,喜欢旅行吗?”
“非常喜欢。”
“那好,我们做一次小小的旅行。请原谅,我离开一会儿。”
索菲娅注视着他走进饭馆。在男厕所外面有一个公用电话。
斯坦福投进去一枚硬币,拨了号。“要海边接线员。”
几秒钟后,传来对方用法语说话的声音:“这里是海边接线员。”
“我想与‘蓝天’号游艇通话。号码是WBL980……”
通话持续了五分钟。讲完后斯坦福又拨通了尼斯机场的号码:21-30-30。这次通话时间要短一些。
打完电话后,他和德米特里说了几句,德米特里便匆匆离开了饭店。接着,他到了索菲娅身边。“吃好了吗?”
“好了。”
“我们去散散步吧。”他需要时间筹划一番。
这一天天气很不错。阳光透过斑驳的云彩照射在广阔的大地上,波光粼粼的河水沿着街道川流不息。
他们沿着格兰德大街溜达,路过埃格利斯教堂——一座非常富丽的十二世纪教堂,然后在凯旋门前的一家面包店停下来买一些烤面包。等他们出来时,那三个盯梢者其中的一个正站在外面,似乎在忙不迭地欣赏那座教堂,而德米特里也正在外面等候着他呢。
哈里-斯坦福把面包递给索菲娅“你何不把面包拿到我们的住处?我一会儿就回去。”
“好吧。”她笑了笑,然后轻轻地说了一句:“快回来,亲爱的。”
斯坦福目送她离去,然后向德米特里打了个手势。
“发现了什么没有?”
“那个女人和其中一个男的现在在阿莫,就在通向科勒的那条路上。”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西德尼·谢尔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