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姆·洛菲先生
极密件
无副本〗
很显然的,这是一份机密文件。但是奇怪的是,上面并没有署名是何人所写。
伊丽莎白匆匆看了这份报告几眼,然后再放慢速度重看一遍。
她突然停了下来。她根本无法相信上面所描写的一些事实。她拿起文件坐在躺椅上,踢掉鞋子,把脚蜷起来,准备仔仔细细的把这份文件看完。
这次她真的是全神贯注、逐字逐句的阅读。看完内文之后,她不禁觉得背脊发凉、全身打颤。
这是一份极机密的文件,记载了过去几年来所发生的一连串骇人的事件,而且企业里潜藏着一个恶魔。
洛氏企业的智利分厂曾经发生爆炸,好几吨的有毒物质外泄,殃及附近十平方公里的土地。十几位无辜的居民因此遇难了,为此而伤重住院的更高达数百人。所有的牲畜都一命呜呼,农作物也被毒物污染。当地居民不得不撤出这个危险区域。光是因打官司败诉而不得不付出的赔偿费就高达好几亿美元。但是更骇人听闻的,就是这起爆炸案居然是人为引发的。也就是说,这起惨绝人寰的悲剧并非偶然,而是蓄意制造的。
文件写道:“智利官方的搜查行动非常草率。他们认为反正洛氏企业富可敌国,而智利人民又十分贫苦,就让洛氏负责赔偿一切损失就是了。”
这份文件的撰写人指出,经过调查分析显示,搜查小组一致认为这是内贼的蓄意破坏,公司里有人偷了塑胶炸药。
由于智利政府的不合作,这样的假设到最后还是无法得到证明。
对于这起惊人的爆炸案,伊丽莎白仍记忆犹新。
各大报纸、新闻媒体纷纷大肆抨击洛氏企业,指责他们不顾商业道德、草菅人命。那些触目惊心的受难者照片,以及耸人听闻的小道消息,严重损害了洛氏企业的形象。
报告的第二部分,是有关洛氏企业的科学家们近几年来所进行的主要研究。
达份报告上列出了四项计划,每项都具有无法估量的发展潜力,这些研究计划一共要花上五千万美元,然而出人意料之外的是,已经有竞争敌手率先将研究出来的药品向政府申请专利了;而且该药品所使用的配方,和洛氏的一模一样,报告上写着:
“如果这种情形只发生过一次的话,我们可以把它当成巧合。同行里的竞争如此激烈,可能同时有好几家企业都在针对同一种产品进行研究开发。但是,在过去短短的数月之中,就有四起这样的案子发生。我们一致认为,洛氏企业里一定有人把研究的药品出售或送给竞争公司。由于这些研究计划均在极机密的状况下进行,每项计划均在不同的实验室里独立作业,有极完善的安全系统监视。很显然的,无论是谁在幕后操纵,或许参与这项阴谋的人不止一人,他一定能自由进出这些研究机构。因此,我们一致认为,指使这项计划的人一定是洛氏的最高级主管之一。”
不幸的消息还不止这些。
一批有毒的化学药品被贴错了标签,在没来得及更改时,货已经被运送出去,并且造成了好几起死亡事件。如此骇人的消息,对洛氏企业的公共形象不啻是雪上加霜。没有人知道那些错误的标签是打那儿来的。
一批能致人于死地的有毒药品,从一个警备森严的实验室里消失了。一个小时不到,一位身份不明的男子把消息透露给各大报社,于是记者们便开始针对这则消息,大加鞭挞洛氏企业的过失。这种报导更让一般大众对洛氏企业的形象,再度打了折扣。
※※※
夕阳斜照,不知不觉间,黑夜又要降临了。一入夜,气温就遽降许多,但是伊丽莎白却丝毫不觉。她仍然全神贯注地阅读手中的报告。
夜幕低垂,书房里也变得一片幽暗,她把灯打开,继续阅读那份报告,愈看愈让她感到毛骨悚然。
这份报告的文字简洁,语气平缓;即使如此,所呈现出来的事实仿然非常惊人。有一件事是不容否认的,有人正企图一步一步腐蚀整个洛氏企业。
内贼是洛氏的高级主管。但是,会是谁呢?在报告的最后一页空白处,有一行清秀端整的字迹,那是山姆加上的眉批。
“想对我施加压力好让股票公开上市?愿那忘恩负义的畜牲不得好死!”
伊丽莎白想起了山姆遇难前不久,总是愁眉不展的模样。他一副有苦难言的表情。事实上,他就是为了不知道还有谁值得他信任而感到苦恼。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西德尼·谢尔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