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面人(66)

2025-10-09 评论

    ①约翰-开普勒(1571-1630),德国天文学家。
    ②指一五七二年八月二十四日圣巴托罗缪节那天,法王查理九世下令屠杀新教徒。
    在骂街的时候,他一直轻轻地抱着那个婴儿,她有气无力地闭着眼睛,这是心满意足的表示。于苏斯看看瓶子,埋怨道:
    “他喝完了,这个厚脸皮的小妞儿!”
    他站起身来,左臂抱住婴儿,右手掀开箱盖,拿出一张熊皮,读者还记得,这就是他叫作“真正的皮”的那一张。
    在他办这件事的时候,他听见另外的那个孩子吃东西的声音,就白了他一眼。
    “如果需要养活这个正在发育的贪吃鬼的话,可就够忙的了!这是一条啃我的劳动收入的蛔虫。”
    他还是用一只手和肘弯,尽可能地把熊皮摊在箱子上,同时极力减轻动作,免得把刚刚入睡的小女孩惊醒。随后他把她放在皮上离火炉最近的地方。
    放好以后,他把空瓶子放在炉子上,大声说:
    “我渴死了!”
    他向小锅里瞧了瞧。里面还有几口牛奶;他把锅子凑近嘴唇。正在要喝的时候,他的视线又落在小女孩身上。他重新把小锅放在炉子上,拿起瓶子,打开瓶塞,把剩下的牛奶都灌在里面,正好把瓶于装满,放上海绵,包上布片,再把瓶口扎起来。
    “我是又饿又渴,”他说。
    他接着又说:
    “要是没有面包吃;就只好喝水。”
    炉子后面有一个破了口的罐子。
    他拿起来递给那个孩子:
    “你喝水吗?”
    男孩子喝了一点水,又继续吃东西。
    于苏斯拿起罐子,凑近嘴边。罐子对着火炉的地方水热,背着火炉的地方水冷,温度不一样。他喝了几口,皱了一下眉头。
    “水啊,你的纯洁原来也是假的,真像虚伪的朋友:表面热,底下冷。”
    这当儿,孩子吃好了。碗里的东西不仅吃光,跟洗过一样,干干净净。他拾起一些撒在膝盖上的毛衣的折裥里的面包屑,若有所思地吃着。
    于苏斯转过身来望着他。
    “还没有完呢。现在只剩下我们两个人了。嘴巴不是单单为吃的,它也是为了说话。现在你身上暖和了,肚子也吃饱了,畜生,小心点,你该回答我的问题了。你是打哪儿来的?”
    孩子回答:
    “不知道。”
    “怎么,不知道?”
    “我是今天晚上被人丢在海岸上的。”
    “嘿!无赖鬼!你叫什么名字?他是个坏蛋,连父母都不要他了。”
    “我没有父母。”
    “你得注意我的脾气,千万要小心,我可不喜欢撒谎。你既然有妹妹,就一定有父母。”
    “她不是我的妹妹。”
    “不是你的妹妹?”
    “不是。”
    “那么她是谁?”
    “是我拾来的。”
    “拾来的!”
    “不错。”
    “什么!难道真是你抬来的吗?”
    “是的。”
    “从哪儿拾来的?如果你撒谎,我就把你打死。”
    “从死在雪里的一个女人身上拾来的。”
    “什么时候?”
    “一个钟头以前。”
    “在哪儿?”
    “离这儿四公里。”
    于苏斯的眉头皱起来了,这是一位激动的哲学家特有的那种皱眉的表情。“死了!她是有福气的!我们最好还是让她躺在雪里。她在那儿很好。在哪一个方向?”
    “靠海的方向。”
    “你过桥了吗?”
    “过了。”
    于苏斯打开车后的窗子,向外张望了一下。天气还是不好。大雪还在忧郁地落着。
    他关上了窗子。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维克多·雨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