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下贱的人!”他心里暗自说。
而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在送走了儿子以后,却一直感到心满意足。他整整有两小时慢慢地啜着白兰地,觉得自己几乎是个幸福的人;但是家里忽然发生了一桩对于大家都很讨厌而且很不愉快的事,一下子就使费多尔-巴夫洛维奇感到心烦意乱:斯麦尔佳科夫不知为什么事到地窖里去,从台阶顶上掉了下去。幸好那时玛尔法-伊格纳奇耶芙娜在院子里,当时就听到了。她没有看见掉下去的情形,但是听到了喊声,一种特别的、奇怪的喊声,但却是她早就熟悉的,——一个羊癫疯病人昏倒时的喊声。是他在走下台阶的当儿犯了病,因此自然立刻失掉知觉掉了下去,还是相反地先掉了下去,由于震动才使他这谁都知道的羊癫疯病人犯了病,这已没法弄清楚,但是别人看到他的时候他已经在地窖的地上蜷曲着,浑身抽筋,不住挣扎,口吐白沫。起初以为他一定不是断腿就是折了胳膊,摔伤了身体,可是“上帝保佑”,——正象玛尔法-伊格纳奇耶芙娜所说的那样:丝毫没有发生这样的事,只是很不容易把他从地窖底下抬到上帝的世界上来。但他们请了邻居帮忙,总算把这事办妥了。在办这件大事时,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始终亲身在场,并且亲自动手帮忙,他显然骇得非同小可,几乎有点手足无措的样子。但是病人却一直没有醒过来:虽然发病曾暂时停止过一阵,以后却又复发了,大家断定这准又和他去年也是无意间从阁楼上摔下来时所发生的情形一样。有人想起,当时曾把冰镇在他头上。地窖里还有冰,玛尔法-伊格纳奇耶芙娜就照样实行起来。到了傍晚,费多尔-巴夫洛维奇打发人去请赫尔岑斯图勃医生来,他立刻就来了。他是个年高德劭的小老头子,是全省最精细、最认真的医生,他仔细检查过病人以后,断定这次发作是极厉害的,“也许会发生危险”,说他——赫尔岑斯图勃——还没完全看明白,但是现在给的药如果到明天早晨还不见效,他决定另想办法。病人被安置在厢房的一间小屋子里,就在格里戈里和玛尔法-伊格纳奇耶芙娜的住所的隔壁。以后这一整天,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就接二连三碰到倒霉事:饭食是玛尔法-伊格纳奇耶芙娜做的,汤和斯麦尔佳科夫所做的相比,就“等于泔水一样”,小鸡炸得太老,简直怎么也嚼不动。玛尔法-伊格纳奇耶芙娜对于主人虽有道理、却很不客气的抱怨,反驳说鸡本来就是很老的,再说她也没有学过烹饪。到晚上发生了另一件令人心烦的事情:费多尔-巴夫洛维奇接到报告说,从前天起就得了病的格里戈里偏赶在这时病得几乎完全起不了床,背部不能动弹了。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尽量早早地喝完了茶,一个人躲进屋里锁上了门。他怀着十分焦急不安的心情等待着。原因是正巧这天晚上他差不多满有把握预料格鲁申卡一定会来;至少还在清早斯麦尔佳科夫就几乎向他切实保证过“她已答应了一定来”。这个固执的老人心跳得十分厉害,他在空荡荡的房子里来回走动,侧耳倾听。应该把耳朵竖得尖尖的:德米特里-费多罗维奇也许正在那里守候着她,因此只要她一敲窗子(斯麦尔佳科夫前天就对费多尔-巴夫洛维奇说,他已把该敲哪扇门窗告诉她了),就必须尽快开门,决不让她在穿堂里毫无必要地多耽搁一秒钟,千万可别使她因此受了惊吓而逃跑了。费多尔-巴夫洛维奇觉得心乱如麻,但是他的心还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充满着甜蜜的希望:差不多可以十拿九稳地说,这回她一定会来了!……
俄罗斯教士
第一节佐西马长老和他的客人
阿辽沙焦急不安、心情痛苦地走进长老修道室的时候,几乎惊讶得站住了:他生怕见到他时,他已到了弥留之际,也许已经失去了知觉,但现在他却忽然看见他坐在安乐椅上,脸色虽衰弱疲惫,却显得愉快而振作,在客人们簇拥中,正在同他们安静地闲谈着。其实他只是在阿辽沙回来前一刻钟才起床的;客人们老早就聚在他的修道室里,等他睡醒过来,因为佩西神父曾坚决地保证说:“师傅一定会起来,和跟他心意相投的人们再谈一谈,这是他在早晨亲口答应过的。”佩西神父对于即将死去的长老的许诺以至他所说的每一句话总是坚信不疑的,坚信到即使看见他已经完全没有知觉,甚至不再呼吸,也会因为曾得到过还要醒过来和他作别的诺言而对死亡本身都不肯相信,仍旧一直期待死者会醒过来,履行诺言。早晨,佐西马长老在入睡以前,确实曾对他说过:“在还没有同你们,同我心爱的人们再畅谈一次,看一看你们的亲切的脸,再向你们吐露一下我的真情以前,我是不会死的。”聚拢来听这显然是长老的最后一次谈话的,都是多年来最忠实于他的朋友们。一共有四个人:司祭约西夫神父和佩西神父;司祭米哈伊尔神父,隐修庵的住持,年纪还不很老,没有多大学问,是平民出身,但是性格刚强坚定,抱有纯朴的信仰,态度严肃,内心却充满深情,但他显然有意隐藏着,甚至有些羞于流露。第四位客人是一个完全老迈而且憨厚的修士阿菲姆神父,出身于最贫苦的农户,几乎不大识字,平素举止安静,沉默寡言,甚至从来不大跟谁说话,是最驯顺的人中间最驯顺的人,看他的神气,就好象是曾被某种超过他的头脑所能理解的伟大而可怕的事物所永远吓呆了似的。佐西马长老很爱这个好象永远战战兢兢的人,永远对他怀着异乎寻常的敬意,但也许一辈子同他说话比谁都少些,尽管有许多年曾和他两人一起在俄罗斯各圣地云游。这是多年以前,已经过了四十年的事情了,那时候佐西马长老刚在一个贫穷而不甚著名的科斯特罗马修道院里初次开始隐修的苦行,不久以后,又随同阿菲姆神父出外云游,为他们的贫穷的科斯特罗马修道院募化基金。现在宾主一起聚在长老的第二间屋子——也就是放着他的床铺的那一间屋子里,以前已经说过,这间屋子是相当狭窄的,所以四个人(不算照常在旁侍立的见习修士波尔菲里)都勉强在长老的安乐椅周围挤着坐在从第一间屋子里端来的椅子上。天色已黑,屋子里由神像前的油灯和蜡烛照亮着。长老看见阿辽沙走进来,站在门旁,带着不安的神色,就快乐地向他微笑,伸出手来: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陀思妥耶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