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科第二中学教员屋代修太郎
“我来到本县担任教职已有两年了。听说您过去也在这个学校教书,是不是这样呢?”
“嗯……”我漫不经心地回答说。
立科第二中学离我家不到100米。家住这么近的我,以前在这个学校教书时却是个迟到大王。因为我是本县人,所以校长并没有对我罗嗦。后来我知道自己不适合于担任教职,毅然离职已有十年了。现在我和过去的同僚都没有来往。屋代修太郎这个名字我是第一次听到的。
“我今天专程前来拜访,是想向您请求一件事情……”
“请等一下。我不晓得你要说的是什么事情,可是,现在不行,我正在忙着。”
“我不敢多占您的时间,我可以两三分钟就把话说完。我要说的是这个……”
屋代修太郎看到我冷峻的态度,好像愣住了,连忙从公文包里取出一叠稿纸,放到我的书桌上。
“这是您的作品。我想得到您的同意,演出这出戏……”
我把视线落到这部稿子的封面上。
上面写的标题是:《母亲之老巢》(独幕剧)。我对这个标题依稀还有些记忆。
拿起稿子,翻开来看。
时间:现代。晚春时分。
地点:信州出间之一个小镇。
人物:健一
三郎
大泷美奈
汤原稻
汤原爱子
派出所警员
逐页过目油印文字时,记忆慢慢地涌上我的脑海里来。这是我过去的作品没有错,里面的故事我多少有一点儿印象。
“这是我很早很早以前的作品。这样的东西,你从哪里找出来的呢?”
“听说这出戏曾经于镇公所大厦新建时演出过,作为庆祝活动之一。我也听说当时这个镇上有个戏剧研究会,这出戏的演出是由您亲自导演的。”
“那已是很早以前的事情了。十五六年……恐怕更早哩。”
当时可以说是业余戏剧的全盛时代。“文化”一词成为当时的流行语,所谓的“文化团体”到处都在成立。青年男女惟有利用这样的机会才可以公然交际,人们当然是趋之若骛了。
当时的地方报以及演剧杂志时兴剧本征文比赛,我就入选过几次。镇上成立“戏剧研究会”时,我还被聘请为顾问,那全是因为我在这方面已稍有名气的缘故。这几年的光明也是我难以忘怀的快乐的时光。
虽然我的名义是顾问,实际上却身兼数职,同时担任制作人、随团编剧,以及偶尔也客串演员等等。我之所以热衷于这项工作,可以说是想追回失去的青春吧。学校的生活呆板枯燥,我由于搞这些事情而得到了许多乐趣。
但这毕竟是玩票性质的团体,当然不适合于演出艺术成分高的大戏。舞台设计以及戏服的问题也都无法克服。当时的舞台,不是公民馆就是学校的礼堂。照明效果根本谈都不用谈。
此外,观众也是个大问题。发表公演会每年倒有几次,但这个场面不是敬老会就是模范妇女表扬会。有时候甚至是利用农作物品评会的场面来公演的。这样的演出可以说是以招徕更多人潮为目的的余兴节目。来看的人以欣赏歌舞剧团的人居多。对这样的观众,你还能演出易卜生或契诃夫的剧本吗?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受欢迎的自然是悲剧性质的文明戏,不然,就是为了义气,不惜两肋插刀、视死如归之类的侠义故事。使观众看得个个眼眶发红——这是随团编剧的最大使命。为义理与人情而进退两难、为亲情之故不顾一切的父母亲、为了爱情不惜牺牲自己的女人的痴心——这些题材恰巧和时下的电视连续剧所走的路线完全相同。
这些人只要看得入迷,对时代考证是全然不去管它的。譬如说:国定忠治在斩杀无恶不作的地方官后,受到捕吏们的围捕而正在浴血奋战,这时,森之石松赶来相救,大声喊道:
“忠治哥!这里让我来,你快逃吧!你的故乡赤城山的明月正在照耀着你的去路哪!”(国定忠治、森之石松均为日本旧时有名之侠客,但所生时代,不可能在同一场面出现。)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土屋隆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