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乡(47)

2025-10-09 评论

    游苔莎对于辉煌莫名的婚姻,早已不作幻想了,但是同时,她的情感虽然正激旺,而她却又不肯作低于那样标准的结合。因为有这一种情节,所以我们很可以看出来,她正处在一种遗世独立的奇待情况之中。一方面已经放下了行所欲为那种仿佛天神的自尊自大,另一方面却又不肯热心从事于行所能为的本分道路:这种心情,本是志高气做的结果,在道理方面讲起来,本来未可厚非;因为从这种心情里可以看出来,失望只管失望,却仍旧不能含糊迁就。不过在道理上说起来固然是好听的了,但是对于国家社会,却容易发生危险。在现在这个世界里,有作为就是有妻子,国家社会,就是由“心”和“手”所构成①,在这样的世界里,她那样的心情,自然要带来危险。
    ①国家社会就是由“心”和“手”所构成:英文字“心”为爱之府,“手”为定婚之证物。“心和手”就是婚姻的意思。比较哈代的短篇小说《爱丽莎的日记》中,“接受了亥屯的手和心”,即许婚之意。又《伊铿维夫人》里“把他的手和心献给她”,即求婚之意。罗马政治家西赛罗即有“婚姻是社会的第一种联系”之说。英诗人柯尔律治说,“婚姻与爱情、并无天然关系。婚姻是……一种社会契约。”英国主教兼作家太勒说,“结婚的人虽有负担,而独身的人则有情欲,而情欲更加危险,且往往使人陷于罪恶。婚姻含有社会之祝福,含有心与手之结合。结婚比独身,美好少而安全多,负担大而危险小。”
    因为以上种种情况,所以我们就看到我们这位游苔莎——因为她有时也并不是一点儿不可爱——正发展到开明先进、看破一切的时期,觉得天地间没有一样有价值的事物。同时,因为得不到较好的人物,就在闲暇无事的时候,把理想中的美境,完全都安放到韦狄一个人身上。韦狄所以能占优势,这是唯一的原因:游苔莎也不是不知道这种情况。有的时候,她骄傲自重的心,反对她对韦狄的热恋;不但这样,她还想脱去情网的束缚。但是要把韦狄放弃,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得有一个比他更好的人物来临。
    除了以上说过的情节而外,她还因为心绪烦闷而苦恼,所以老在荒原上漫游闲行,消愁解闷;她散步的时候,老拿着她外祖父的望远镜和她外祖母的沙漏。她拿沙漏是因为她觉得,那桩东西就是光阴渐渐过去的实物表现,叫她看着对它发生一种奇怪的爱癖。她不常用计谋,但是她一旦用起计谋来,她的策划,很像一个大将统筹全局的战略,不是所谓妇人女子的小巧。不过她不愿意直截了当的时候,她也会说像戴勒飞的谶语①那类模棱两可的话。在天堂上,她大概要坐在爱娄依沙②和克里奥佩特拉③之问。
    ①戴勒飞的谶语:戴勒飞,地名,在希腊的帕奈色斯山里。古代那里有希腊日神阿波罗的庙.为求谶语的中心之一。谶语都是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
    ②爱娄依沙(1101-1164):中古法国的美女。曾和当时著名的经院哲学家阿伯拉(1079-1142)发生恋爱。为人富于理智.以学问称。她的爱是柏拉图式纯洁之爱的典型。
    ③克里奥佩特拉(公元前69-30):古代埃及女王,以美艳机警著名。曾迷过罗马大将凯撒和执政安东尼。她是一个放荡、奢豪的女人。她的爱是热烈奔放肉感之爱的典型——

    那位烦闷疲乏的小孩,刚一从火旁走开,就把那六便士紧紧握在手心里,好像这么一来,就可以壮胆似的,同时撤开小腿,急忙跑去。本来在爱敦荒原这一部分上面,让一个小孩自己往家里去,实在没有什么危险。因为这小孩到家的路,不过一英里的八分之三,他父亲住的那所小房儿,就是迷雾岗小村庄的一部分;原来这个村庄,只有三所房子,除了那个小孩的家以外,第二所是相隔几码的另一所小房儿,至于第三所,就是斐伊舰长和游苔莎住的那所了;斐伊舰长那所房子,和那两所小房儿,相隔还是不近,并且在那片人烟稀少的山坡上那些静僻孤寂的住宅中,它是顶静僻孤寂的了。
    当时那小孩尽力往前跑去,一直跑到连气都喘不上来了,才把脚步放慢;那时他的胆子,也多少大一点儿了,所以他就用他那像老头儿的嗓子①唱着小曲②,慢慢往前走去;曲里唱的是一个小水手和一个小美人,还有储藏的黄金。这个小曲刚唱到一半儿,小孩就突然停住,因为他看见前面山下的低坑③里,射出一道亮光,从亮光里,发出一片飞扬的尘土和一阵劈啪的声音。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托马斯·哈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