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即是征文入选的作品。杂志是今年的四月号……”
“死者为何随身撝带那么旧的杂志?”
“这……反正,他是全神贯注于杂志上,看也不看咖啡一眼。过了一段时间,才有女入打电话找他!”
“嗯,这话昨夜就听过了。”
“他挂断电话回座,站着喝咖啡,再将钱置于桌上,立刻踏出“荷马’门外,就正巧遇到我们了。”
“如果是这样,会倒在路上就没什么奇怪了。”书记官说。“但,这确是令人难懂的案件,凶手如何下毒呢?而且,被害者最后所说的‘白色的乌鸦’之意义也无法明白。刚刚野本刑事就说了,检察官和书记官两人都在命案现场,却无法保持现场!”
“你理他干嘛!”检察官笑了,但,突然又凝神静思,自问似的喃喃低语:“我确实是在尸体陈尸现场,但是,那里真的是命案行凶现场吗?”
“……”书记官很不可思议地望向检察官。
“山岸,”检察官说。“‘荷马’确实是希腊盲目诗人的姓名哩!”
“这才糟了。”山岸回答。“盲目诗人再加上乌鸦,这案件将是前途暗淡了。”
“确实是很棘手。”
“如果我们早一步进别家酒馆喝啤酒就好!”
“今夜补喝回来吧?”
“好啊!”两人相视而笑。
但是,就在检察官说“事情很棘手”之时,距离一百七十公里外的另一地点,又发生一件棘手案件了。
5
长野县小诸市的私立千曲高等商业学校的校庆是在九月十九日。
这天,全校休假。二年级的芝田幸一携带中型照相机和三脚架,上午十时左右,走下从“怀古园”后方通往“中棚矿泉”的坂道。蔚蓝的天空只有一片浮云!
他边吹口哨边走在狭窄的山径上。
“中棚矿泉”是临近千曲川河流的小温泉旅馆,由于岛畸藤村曾在此投宿过,目前仍有不少访客。在藤村的《千曲川旅情之歌》中有这么一节:
暮色里,浅间已缈,
唯闻佐久的哀怨笛音,
千曲川波涛翻涌,
浪花轻洒岸畔旅屋,
独饮浊酒欢醉,
笑卧绿草丛中。
在此所言的千曲川“岸畔旅舍”,虽不知其位于何处,但,应是自此“中棚矿泉”悟得的诗思。
本来,这矿泉是小诸义塾的创办者木村熊二在明治三十一年发现泉脉,经邀集资金而开辟。藤村在翌年才赴任为小诸义塾的教师,担任国语及英语课程,当时,藤村年方二十七岁。
木村迅速迎接年轻气盛的藤村至“中棚矿泉”。后来依藤村的小说《岩石之间》(中央公论出版)所形容,他曾亲自拿圆锹挖掘泉脉:“浴场在新开发的田地之后,玻璃窗外可见茂密的葡萄棚架,白蓝黑的透明镜泉中冒升淡淡的雾气。为师轻叹着快乐的气息,将身体浸入热烫的泉水中……”
在任期间,藤村常前往此一镇泉旅馆。对小诸义塾的教师们而言,这里是愉快的聚会处,因此,在高歌“千曲川波涛翻涌,浪花轻洒岸畔旅屋”的藤村心底,“中棚温泉”占有极重分量,已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旅馆后面是倾斜的陡崖,其中部份已被凿开,建造有小小的建筑物。屋顶是茅草砌成,屋檐宽深,前有栏杆围绕,状似书院。由此,能清楚眺望千曲川的流水,以及温泉旅馆的全貌。
这座茅草屋顶的住家是木村熊二的别墅。藤村在《千曲川素描》中曾写着:“从此一温泉沿着石墙走上坂道,有校长的别墅之门,楼名为‘水明楼’!这儿本是他的书房,闲静雅致,能倚崖远眺。”
对明治时期的文艺界有深刻影响的这栋建筑物,后来由木村遗族捐赠予小诸市政府,目前由市府教育委员会负责管理。
千曲高等商校的学生芝田幸一,携带相机和脚架来此,目的就是要拍摄“水明楼”。
县内的信州电视台每个月都征求用于气象预报画面的照片,每次,芝田幸一都寄作品应征,但是直至今年五月,才终于第一次入选。那张照片是在“怀古园”拍摄的,是小诸城址的高大石墙,樱瓣垂枝正轻掩其上,交叉的枝桠间,隐约可见被残雪覆盖的浅间山,题名为“古城之春”。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土屋隆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