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乐的囚犯(22)

2025-10-09 评论

    这时如果有位开锁高手在的话,他会怎么做?住在美国期间,他曾大量阅读推理小说,其中确实有几本提到开锁的技巧。派屈克·昆汀(PatrickQuentin,一九六一~)的《金库和老太婆》(TheOrdealofMrs.Snow)、艾略特·罗斯福(ElliotRoosevelt,一九一九~一九九〇)的《第一夫人是名侦探》(MurderandtheFirstLady),以及腓特烈·佛赛斯(FrederickForsyth,一九三八~)的《第四议定书》(TheFourthProtocol)……
    尽管想到了书名,他却想不起开锁的情节。不管怎么说,就连那些专业的开锁师——也就是俗称的锁匠——也不可能徒手把锁打开,一定会使用工具。
    除此之外,那些人对锁的构造十分了解,并累积了多年经验,具备娴熟的技巧。
    这副挂锁的内部构造想必也很简单吧?
    一般来说,钥匙插入锁孔的那节金属并不平滑,总会有几道波浪状的锯齿,而锁内部则会置入和锯齿数相等的簧片,这些簧片的作用是为了防止中央旋转轴转动。
    他忘记是在谁的书上读到的,尽管印象模糊,但大致应该是这样。锁匠之所以需要工具,是为了确认簧片的位置。藉由手的触感,一一找出簧片,让它们呈水平排列,倒向同一方向,如此一来,阻止旋转轴转动的障碍物就排除了。也就是说,锁匠们凭着自己的手指和敏锐的触感,小心翼翼地逐一拆解钥匙表面的不规则锯齿。接着运用别的工具,对旋转轴施以扭力,并只能扭转一次。如果成功的话,就会听到轻轻的“喀”一声,钩环松开了。得到的结果就和我们用钥匙开锁的情形完全相同。
    然而,江叶继续躺在床上,还在为某件事伤脑筋。
    就算他知道开锁的步骤,身边没有可资使用的工具也是枉然。这个工具必须能插入锁孔、摸索到簧片,因此大概得像锥子一样细,还必须柔软到能自由弯曲。此外,还需要能转动旋转轴的工具。锁里面的旋转轴八成是金属的圆柱体,只要把万用钥匙插入这个圆柱(即锁心)里,轻轻一扭,就能轻易转开了。
    重点是,即使是大师级的锁匠,少了这两样工具也照样开不了锁。
    廉价的肥皂剧里,经常会上演这样的戏码:侵入民宅的小偷只用一根铁丝就把上了锁的门打开了。
    事实上,光用一根铁丝转个两下就能打开的锁,先天上已丧失了锁的功能,而这种东西市面上不可能有。那一幕不过是对锁缺乏常识的编剧无视于现实的个人幻想罢了。
    可是……江叶的嘴角露出自嘲的苦笑。
    (我连一根铁丝都没有呢!)
    难道就没有其他办法了吗?只要能摆脱这条锁链,要他做什么都行。就算是要他把这条链子弄断——江叶猛然从床上坐起,拖着脚上的铁链来到厕所门口,按下电灯的开关。
    他环顾变亮的房间,找到刚才脱下的上衣,从衣服口袋里掏出打火机。
    他蹲在地板上,点亮打火机的火,将那一小簇火苗凑近链条。可惜不到十秒,江叶就把打火机丢了。火焰的温度烫得手指受不了,当然,被火灼过的链子依旧完好,只有烧到的一小部分有点热而已。
    想用打火机的小火把三厘米至四厘米粗的链子烧断,根本是天方夜谭。自己是病急乱投医了。竟会做出这种蠢事,真叫他又羞又气!
    江叶缓缓站起,拖着链子蹒跚地走近沙发,整个人往后倒下。
    他恶狠狠地瞪着自己伸出去的脚,停在被链条套住的脚踝上。
    铁链……脚镣……解开……把脚从链圈里抽出来……抽出来……从链圈里……
    解开的方法。
    抽出来的手段。
    存在吗?可能吗?
    思考集中在这上面的江叶章二,脸上泛起涔涔的汗水。
    12
    天总算亮了,这是江叶章二在水泥牢笼里迎接的第一个早晨。
    没有窗子的房间,不会有晨曦照进来,全靠手上戴的腕表,他才知道现在是几点。
    上午九点。直到凌晨都还醒着的江叶,是在四点左右上床的,也就是说他迷迷糊糊地睡了四、五个小时。半梦半醒的。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土屋隆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