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上的塔(165)

2025-10-09 评论

  对于这一提醒,赖子默不做声地点了点头,心里并没有象事先预料的那样颤抖。
  工作人员把门打开。一进门,迎面便是铁丝网。这间屋子很狭小,大约只有接待室的十分之一左右。不知什么缘故,两把椅子首先映进眼里。一把椅子放在铁丝网前。赖子心想,啊,这是我坐的。另一把椅子放在屋子的一个角落里。
  赖子刚站到铁丝网前,对面的一扇门立即打开了。丈夫走了进来,身穿她熟识的那件西服。在这种地方见到丈夫,她并不觉得怎样惊奇。衬衫也是赖子还记得的。
  西服着实皱得不轻,并且没系领带。唯独这一点是丈夫进入新环境之后发生的变化,而平时他一向是重视服装外表的。头发梳理过,胡须也刮掉了。面色发黑,但不显得憔悴。
  丈夫目不转睛地盯着赖子这边。两眼神色复杂,双眸很不平静。
  “您精神好吗?”赖子坐到椅子上,冲着丈夫说。这是见到丈夫的第一句话。
  “很好。”丈夫也在椅子上落座,说,“刚才还做了运动。”
  丈夫的声音意外地爽快。然而,赖子心里明白,那表情说明丈夫在虚张声势。
  可是,透过铁丝网看到的丈夫的面孔,印象却大不一样。铁丝网起着过滤器的作用。这过滤器略呈黑颜色。丈夫的面孔就正是在这微黑的颜色里动来动去。
  “饭量增加,所以反倒更精神了。”
  丈夫的语调很镇静。声音也很响亮,仿佛是通过一个遮避器传导过来的一样。
  “您的脸色很好呀。”赖子说。
  “因为在这里不能为所欲为了嘛。”
  丈夫回答说。这句话看来并不只是意味着饮食和行动上受限制。赖子心里明白丈夫想说什么。
  “我不在期间,家里有什么变化吗?”他又隔着铁丝网问道。
  “没有,没什么特别的变化。”
  赖子隔着铁丝网回答。这完全是普普通通的一般夫妻之间的对话。角落里有一名看守在监听他们的谈话。
  赖子感情没有波动。奇怪的是,也没有产生类似害怕的那种激动。
  “您的内衣等都带来了。请以后换穿吧。”
  赖子提到捎来的东西,眼前不由得浮现出两个女人的身影。这两个人是她昨天碰见的,当时她正在负责往拘留所里送东西的工作人员那里。在赖子办理委托手续之前,那两个女人正说出结城的名字,委托送进内衣、日用品和饭盒等等……
  “谢谢。”
  面前的丈夫简单地答了一句。赖子忽然想到,他会最先穿上谁送到拘留所来的东西呢?
  结城对赖子什么也没讲。对于落得个如此境地的情况,也没有特别涉及过。这倒不仅仅是因为旁边有看守在场,那看守正坐在那里听着他们夫妻的谈话。丈夫大概肯定知道赖子已经读到报纸上的消息,对此他绝口未讲带有说明或辩解成分的半句话。
  他原来就是个什么事也不告诉赖子的丈夫。不论工作上的事,还是在外面的所作所为,什么都不讲……十几年时间,都是这样生活过来的。丈夫在此时此地也还保持着这十几年形成的习惯。
  探视时间限定为五分钟。如果说有什么事压迫着赖子情绪的话,那就是被限定的时间观念。
  “你怎么办?”
  结城突然问了一句。赖子一下子怔住了。她不知道该怎样来理解丈夫的这句话。如果想得单纯一些,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我不在家期间,你怎么生活下去呢?”但是,丈夫的语气,也可以认为是在质问妻子,那意思是:与自己离婚呢,还是就这样维持现状?
  赖子有好一会儿无法作出回答。
  她来这里,本是要对结城讲一件事情的。那就是希望得到丈夫的允诺,同时明白地讲出自己的决心。然而,她却没有轻易地把这件事说出口。
  因为赖子一直默不做声,坐在角落里的看守便从椅子上站起来了。
  “太太。”看守说,“只剩两分钟了。您若有重要的话,还是快点说吧!”
  赖子点点头。她是带着重要的话到这里来的。两分钟自然无法说清;不过,三言两语似乎也能够讲明白,连两分钟都用不完!
  “是我不好,真对不起。”赖子垂下头,只说了这样一句话-结城对这句话有何感想呢?透过过滤器,仍旧没能看出丈夫的面孔有些微的表情变化。丈夫也没有立即作出反响。
  “都算了吧!”丈夫勉强说道。
  “都算了吧。”——对于丈夫这句简短话语的含义,赖子也不知如何理解才好,这句话的意思,究竟是已经掌握赖子全部底细的他,表示把一切都宽恕了呢?还是说,那件事已经不值一提了呢?赖子难以做出明确的判断。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松本清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