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调查日本金融界实况的某机关说,在日本的外国金融机构中,具有压倒一切的实力的是美国系统的秘密金融机关;并附带说明,日美通商条约生效的同时,在外国系统储蓄的日元中最活动的资金,是最值得注意的,必须最予以重视的。据某机关的调查的一部分报告,该金融机构属于以美军总司令部前经济科学局局长马凯特少将为中心的所谓M机构的系统,是靠占领期间在日本拥有特权的美国人存下的一笔秘密日元资金来维持的政治性和营利性的金融机关。贷款对象是日本的重要企业,日息二分三厘到二分五厘,不象一般黑市金融那样索取高息。举个实例来说,曾假借以D公司(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化学公司)为背景的前美军总司令部经济科学局主管贸易的官员埃德加·列伊的名义,贷给某钢铁公司二十五亿日元资金,日息即为二分三厘,期限一年;第二年,合同是否继续实行,任凭自便。这笔资金向外贷出条件优厚,因此,想利用它或正在利用它的公司相当多。日本屈指可数的一家运输公司曾于昭和二十八年表示希望贷款十几亿日元,M机构方面的代表也有意贷给;但是刚要签订合同时,该公司发生了罢工,于是没有成约。已经接受这一资金的有G钢铁公司、东京的T电气铁道公司、R制作所、Q不动产公司等。’
“再者,正如我以前曾详细地告诉过您的那样,环绕这项国际资金以外活动的一个方面,即从各占领地区撤运回来的旧军部的隐匿物资,实业界产生了一批新财神。他们说是战后搞股票投机发了财,在矿山上捞了一把,或是买卖废铁赚的钱,其实这些经历都是虚构的。
“那末,V资金真正的经营管理者究竟是谁呢?美国方面大概是少数财团的领导人。例如,洛克菲勒财团的理事长约翰·里德——他出任下届美国政府财政部长的呼声很高。据说福特财团的人也将出任下届国防部长。福特财团的远东部长是雷蒙德·莫耶,曾任援外事务管理署(共同安全署的后身,国际合作署的前身)的远东负责人,这似乎也能说明我的推测是对的。同时,还应该联想到,与这些财团有联系的美国大使馆参赞韦斯特曼(负责经济工作)是怎样统治日本金融实业界的。
“最后该谈到谁是V资金的最高管理人了。把我以前告诉您的情况综合起来,想必您也已经知道这个人物是谁了。日本的政治家一旦离开最高当权者的地位,就失去了神通力;唯独他在政界还拥有与当权时一样的支配力。您谅必知道这种种神通力的根源了吧。据说财源是政治家的生命,而此人又是与国际的财源有联系的。
“但是,即便您钻得再深一些,大概也决不可能了解其全部情况;不钻到极深的内部,是无法了解的。这个机构极其诡秘,很复杂,有着曲折而又隐蔽的安排,除了当事者,不容许任何人窥见。如果想干,就得豁出命去,这可不是开玩笑的,因为V资金与国际的谋略也有联系。
“祝您幸福
高野十郎”
——《深层海流(109)》的意图
去年(一九六一年)一年,我在《文艺春秋》上发表了《深层海流(109)》这部小说。关于这部作品,我感到有必要写一篇后记之类的文章。
一九六○年,我曾在该杂志上发表过题为《日本的黑雾》的一系列作品。这些作品以占领期间在日本发生的离奇事件为题材,尽量采用可信的资料,竭力探索事件的内幕。这些作品以“下山事件”开始,以“朝鲜战争”告终。
我写《日本的黑雾》的动机是由于注意到“下山事件”以及其他种种事件的真相至今还没有被查明;尽管警察当局公布了一些情况,法庭上也作出了判决,但是案情里还有不少难以理解的地方。作为现代史的一部分,将来一定会有人写出美军占领史。我以眼下的看法在提供史料方面尽到自己的一点力量,同时也作了一些个人的推测或思考。
我知道舆论界对我有着种种批评。共同的责难是:作者写作时有个先入为主的成见,认为一切事件都是美军的阴谋造成的。也就是说,认为作者一开始就有固定的框框,只不过从各个事件中摘录对自己适合的资料,把这些汇集起来罢了。
这完全是误解。我并不特别反美,也不是个共产主义者。我只是想做到实事求事罢了。我碰巧调查了发生在占领期间这样一个特殊环境下的几椿没头公案,在调查时注意到每个案件都笼罩着占领军的阴影。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松本清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