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层海流(3)

2025-10-09 评论

  在日本,松本清张是一位多产的、也是影响较大的作家,一九八四年文艺春秋社出版了《松本清张全集》共五十六卷。一九六三年起他先后担任日本推理作家协会理事长、会长等职,一九七七年自动辞职。
  纵观松本清张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一、推理小说:推理小说是日本盛行的一种文学体裁,内容主要是以逻辑推理进行刑事侦察破案的故事。松本在五十年代末期至六十年代初期写了《点和线》、《眼壁》、《零的焦点》、《黑地的画》、《砂器》等,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侧重于追究犯罪的动机,探索现代日本社会的复杂因素。这些作品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倾向,思想性和艺术性也较高,深受广大读者的欢迎。这样,推理小说就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而形成为独特的文学流派——社会派推理小说。
  推理小说在松本清张的作品中是最受读者欢迎的一类,其中《零的焦点》在一九五九年问世,一九六一年已印行五十四版。
  二、取材于过去传说故事的长篇小说:以《天保图录》(1963年)为代表。
  三、取材于国际题材的长篇小说,以《热绢》(1984年)为代表。
  四、历史小说,以谴责军国主义的《象征的设计》为代表。“象征”指的是“天皇”,作者企图通过这个作品来探讨天皇制在明治时期是如何形成的。
  关于《象征的设计》,松本和林房雄(曾参加日本初期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后来转向拥护军国主义)之间展开过一场引人注目的论战。林房雄在《朝日新闻》(一九六三年五月二十八日)上发表评论,攻击松本“对明治时代的人物缺乏起码的理解”。他认为在明治时代,“不论官和民,立场虽各有不同,却都在进行着一场苦战恶斗”,并且诬蔑松本在《象征的设计》里所写的“不仅是‘脱离历史’、而是‘伪造历史’”。
  同年六月十二日,松本清张在《明日新闻》上撰文驳斥林房雄的“新皇国史观”。他说,“问题正在于明治时代的‘官’和‘民’的立场不同,彼此所隶属的阶级的利益互相冲突。……明治时代就是这样蕴含着内部矛盾而‘蜕变为近代国家’的。重要的正是这个过程。”
  这方面另外还有根据历史上着名艺术家的生平而写的小说,可以短篇小说集《日本艺谭》(1957)为代表。
  五、揭露战后美日当局内幕的报告文学,以《日本的黑雾》为代表。这是松本清张最富有特征的作品。继《日本的黑雾》之后,他还写了《深层海流(3)》及《日本官僚论》。由于这三部作品,他获得了一九六三年度“日本新闻工作者协会奖”。
  《深层海流(3)》最初在《文艺春秋》上连载,一九六二年出版单行本。这可以说是《日本的黑雾》的续篇。《日本的黑雾》一书的内容只限于美军占领期间所发生的事件。在《深层海流(3)》里,作者把焦点放在日美议和后的日本政界黑幕上,尤其着重写为了接替美国占领军总部的情报机构而设立的“内阁调查室”。在这部作品里,作者用一些假名影射以吉田茂为首的许多政客和财阀。作者环绕着情报机构揭露了美军非法处理贵重金属的问题,尖锐地分析了日本政客、垄断资本和美国大使馆之间的勾结,笔锋比《日本的黑雾》更为犀利,更鲜明地站在广大日本人民的立场上,因而政治性也更强。
  《日本的黑雾》、《深层海流(3)》和《现代官僚论》分别被收入《松本清张全集》第三十及三十一卷。三书问世后,立即引起广大读者的注意,二十几年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黑雾”一词,一时竟成了流行日本全国的口头禅。
  一九八二年四月,冢本总业公司总经理冢本素山逝世后,日本《知情人》杂志主编高野孟在《文艺春秋》(1982年7月号)上撰长文悼念他,高野写道:
  “有人会忽然想起松本清张的着名小说《深层海流(3)》的主要人物之一原中佐‘伊藤满’(见本书第十章)。松本在书中描绘了战后被占领时期日本各方面的内幕。”
  “一九六○年,冢本素山在银座的通衢大道上盖了一座大厦,次年,这部小说在《文艺春秋》上连载了一整年。在小说中,原中佐伊藤当过菲律宾方面军司令部参谋,偷偷运回大量钻石和贵金属。回国后,他若无其事地当上了某将军(田中司令官)的副官,而那个将军在停战时自杀身死,战后,伊藤(冢本)成了掌握来历不明的‘V资金’(M资金)的关键人物之一,而这笔资金的一部分就来源于那批菲律宾财宝。由于他所处的特殊地位,伊藤(冢本)作为机器制造商飞黄腾达,而今在‘新桥(银座)中心区拥有富丽堂皇的建筑’。”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松本清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