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与假(8)

2025-10-09 评论

    据人们传说,本浦博士对先生是感到嫉妒的。他心里一定是在害怕,一部分上层阶级对津山先生表示好意,也就等于是分掉了他的一部分势力范围。不,顾客们对他表示好意,他是一点儿也不愿意分给别人的。本浦博士就是这样一种人。
    津山先生的内心似乎是轻蔑本浦博士的。不但因为本浦博士这样的仗势弄权,同时也因为他古美术的鉴赏能力太差。诚然,对于日本古美术史这门学科的确立,本浦奘治的业绩确实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可是,即使没有了本浦奘治,这方面的工作迟早也有人会做出成绩来的。
    把现存的古代美术作品安排一下,以演绎的方法对它的体系总结出一套理论来,这固然是很好的事情,可惜的是,在实证方面的积累实在太空虚了。事实上,本浦在美术史方面的着作非常粗糙,并没有充实的理论。这种缺点的产生,首先,是由于他缺乏鉴赏的眼力,因而也是不可避免的。那种由学究式的构想所装饰起来的概论,虽然看来非常漂亮而可以使人眩惑一时,但如果在资料的选择上有了错误,建筑在这上面的理论当然也是站不住脚的了。
    举例来说,《日本古画研究》乃是形成本浦系统的最根本的着作,但这里面引用的资料,大约有一半显然都不是真品。本浦博士却对这些赝作毫不怀疑,一概把它们制成图版引用在自己的着作里。当然,在本浦博士的时代,考证方面的工作还没有象今天这样发达,象他这一位大专家,竟对赝作、别人的作品以及后世的模制品,一概都无法加以区别。
    我投入津山先生门下,最初看到他对《日本古画研究》中的一二点资料进行考订时,他只是在那冰冷而没有血色的脸上浮现出一丝好奇的微笑而已。后来我一直在先生的指导下学习,陪他到奈良、京都以至山阴等地方进行调查研究,等到这种师弟关系经过了很长一段时期之后,才第一次听到他失望地透露出《日本古画研究》以及其他资料的秘密:
    “在这本书中,至少有三分之二的东西是不行的。”
    三分之二,我听到这句话时不由得愕住了。
    这几乎是把本浦博士完全否定啦。可是,我后来才知道,如果对这本书再进一步严格考查的话,不行的东西还远远的不止三分之二哩。
    “不行,这件事情,在本浦先生活着的时候,你可千万不能讲啊。这是学者的礼貌。同时,本浦先生还说,他也有自己的想法的。”
    先生还对我这样说。
    今天想起来,先生的这几句话有着两种意义:第一,也就是先生所谓要遵守“学者的礼貌”。津山先生在他的一生中,这一本书也不曾写过。如果要写的活,那他对本浦博士作为理论根据的资料,恐怕是不会接触的。这就等于是否定本浦博士啊。
    如果先生活得比本浦博士更长久的话,他是一定会有着作问世的。只是因为本浦博士还活着,所以不能写,可是,所谓等本浦死后再写,这当然决不是说先生害怕本浦奘治这样一个太上皇。这是他对创立了日本美术史这门学问而使它繁荣地发展起来的本浦博士表示的礼貌。尽管并不感到尊敬,但对方既是前辈,那“礼貌”
    还是应该遵守的。津山先生是多么想写书,这无法知道。但据我这种人的猜想,先生也许是在等待着本浦博士死去也未可知哩。
    可是,津山先生只活了五十岁就先去世了。
    本浦博士却比他多活了十五年,到六十七岁才死去。津山先生对日本美术史具有如此渊博的实证的知识,而竟然连一本着作都没有写过,其理由也即在此。
    另外一点——那也是我到以后才发现的——是先生所谓“本浦也有他自己的想法”的问题。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说,本浦博士在为自己的着作选择材料时,心里是有着某种意图的?这些材料的收藏者多数是权门豪富,作品的性质当然是客观的存在。可是。本浦博士的脑子里可能还有某种意识在活动:有意的收录一些有疑问的东西,正是可以取得收藏家的好感的办法。博士的鉴别能力很差,但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啊,博士即使自己感到有疑问,即使事实上的确是不行的东西,可是博士却故意把它收进了被认为权威的着作中。本浦博士之所以能依靠权门的背景来形成自己的势力,其秘密也就在此。津山先生对这一点是看透了的。这也就是他所谓“本浦的独自的想法”这句话的真意所在。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松本清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