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妆的男人(64)

2025-10-09 评论

  而另一方面,昔日的亲族却都依然过得相当不错,他们或者是地主,或者是林主;还有在附近受人尊敬的生活优裕的医生。
  俊郎和博一之间,有过什么感情裂痕,现在无从得知。可在想象中,博一对幼时伙伴的堂兄俊郎,一定怀有某种不快的感情。这是败北者的偏见、嫉妒和宿怨。
  他杀人的直接动因还不了然。例如,没有付足医药费,医生为此冷淡了他;虽然顺道,却先于博一家到非亲族的大槻家出诊等等。也许是这些,燃起了博一的怒火。遭遇不佳的博一,想来是很容易为这类些许小事而激起不轨之心的。
  良吉在暮色中望着窗外向后移动的暗郁的群山,心情遂渐沉重起来。
  自己的想象正确与否,还不能下最后结论。组成这个空想的材料,仅仅是依靠野漆树果实和没有足迹的白色地带这两个事实而已。
  然而,这两个材料,却相当沉重地打进了良吉的头脑,那是具有真实性的重量感啊。
  良吉不由想起了父亲过去那不幸的遭遇。父亲在异乡是贫穷的,一生没有回归故土。博一如果战后不回故乡,也许不会引起这场悲剧。
  良吉回到东京近两个月的时候,秀寄来了答谢信,通知说祭七七①的法事已经顺利地结束了。
  ①旧时习俗,人死后49天举行重祭。
  信尾还追述了一件事,说是博一夫妇已经离开家乡了。这行短短的文字,使良吉很难摆脱开忧郁的心境。

  松本清张是日本现代社会派推理小说的创始者和奠基者。他的代表作有《日本的黑雾》、《点和线》、《零的起点》等。《淡妆的男人(64)》是深受日本读者欢迎的着名短篇小说集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战败的日本在重新调整政治经济结构的基础上,开始进入了经济起飞的历史时期。那是一个富裕和贫困、进取和伴滞、法治和犯罪、新潮和传统错综交织的年代。
  这部小说案,就是从这个时期的社会犯罪现象中取材的。但它不是就犯罪写犯罪,为推理而推理;它不追求情节的离奇和场面的渲染;而是用巧妙的抅思和朴素的语言,鲜明地描绘了犯罪及其发生的历史环境、杜会条件和心理动机,引人反思深省。
  因而,与其作为推理小说读,不如作为社会小说读,更为有益。
  日本是一小竞争非常激烈的资本主义社会,在这部小说集中描写各类公司中下级职员犯罪的占相当比重。被拴在飞速运转的经济大机器中的普通职员们,对那种呆扳枯燥、紧张忙碌的生活感到厌倦,既为自已的生存而操劳,又为退休后的命运而担忧。小说的许多篇章,都反映了这种消极的甚至是逆反的社会心态。
  在《潜在影象》中,可以看到孀居无援的小矾泰子,为图母子的温饱,是如何从早到晚直到深夜奔忙不停。她的情夫也不禁慨叹自已“匆匆来去于家庭和公司之间,不过是为了挣几小工资”而已。孩子生怕作为生活依靠的寡母被情夫夺走,而采取杀人报复手段,也是那小社会竞争激烈性在童稚心灵中的投影。《买盆栽的女人》,揭示了在某公司会计科工作的杉浦淳一的内心不满,“数过来数过去”的大捆钞票,“都是人家的钱”,终因觊觎而窃款潜逃。结婚无望的上滨楢江看到“被赶出去的退休职员,有的试图作买卖失败了;有的求职不得沦落了;有的早就干上了下贱的营生”;而自己则坚信金钱的价值和魅力,变成了一个视钱如命、唯利是图的高利贷者和杀人犯。
  精神的空虚,导致道德的堕落,从而必然走上犯罪的道路。
  日本是一个男权统治的社会,广大妇女始终处于男人附属品的地位,卖淫、纳妾、蓄外宅、养情人的现象相当突出。结婚对许多妇女来说都是一种“灾难”,被压迫、被损害、被玩弄的还是妇女。“结婚,未有不是以妇女的不幸而告终的。”
  她们为了取得自已的自由幸福,有的就像《确证》中的多惠子那样,背着丈夫槁“婚外恋”,陷于性乱之中,结果在男权的淫威下,以“不贞”的污名被杀害。而她的丈夫却故意用嫖女人、自染性病的办法,用以检证妻子的不贞行为,结果危害社会,倒成了法律无权追及的无罪者。有的就像《淡妆的男人(64)》中的淳子那样,妻妾共谋杀害那小暴虐残忍的丈夫。当她“吸到自由空气”的时候,断言杀了丈夫“一点也不后悔”。然而,自已却身陷囹圄,“生气勃勃的新生活”也就此绪束了。性乱风的蔓延,连那以“高雅”自居的桃世姐弟俩,也有近亲相奸的关系,这实际上是对高阶层人们的伪善和龌龊,投去了痛砭的一笔。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松本清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