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10·幕府将军(33)

2025-10-09 评论

    “这些事,不才在长崎也有耳闻。”
    “光听到而不能作出判断,亦无用。你应知道,海外诸国也有势力消长。”
    “是。”
    “尼德兰人已经开始在暹罗国筑城。我们国人也一样。朱印船远至安南、大城(泰国故都)以及马来等地。”
    “是。高砂(台湾)和吕宋各地,也有国人居住。”
    “正是。这才是日后你所要关注的。若是堺港、博多、平户、长崎这些地方,触手可及,不成问题。但在海外诸国,居于彼的国人万一和当地人起了冲突,又将……如何?你说说。”老人目光灼灼,注视着又四郎。
    又四郎被蕉庵的话吸引,渐渐流露出年轻男儿的热情。老人的话确实有理,人生在世,追利逐益,冲突自不可避免。若是生起战火,当地的国人向本国求援时,该当如何?或许蕉庵是想让又四郎委婉地提醒家康,让他作好应付这些事的准备。
    “又四郎。”蕉庵又喝了一口葛汤,接着道,“那时有几种应对之法。征夷大将军为了顾全国家脸面而出兵保护,其为……第一。第二,这一切……与将军家无关,由当地国人随机应变。这第三嘛,就是对同胞不能坐视不管,因此,朱印船船主联手加以救援,但不以朝廷的名义。你……以何为上策?”
    又四郎往前膝行一步,道:“应据当时情形而定。”
    “你是说据当时情形,要么向将军求援,要么自卫。”
    “是。还有,各船主应组织些武士,配置于船上。”
    “好!不过有一事需特别注意,那就是谨防船主雇来的人夺取船只,沦为匪盗。”
    又四郎微笑着点点头,“因此,船主必须练就不亚于匪盗的胆气和魄力。”
    “好了,”蕉庵摆摆手,“下一件可能发生之事,便是洋人起了内讧,将我国人也卷入其中,你……是否想过?”
    又四郎吃了一惊,他从未想过这事。“没想过。但这种争斗想必不久便会发生。”
    “一定会发生!”老人一字一顿,道,“我们的朱印船虽已有三百余艘,洋人的船只却不可计数。如今,他们的船和我们的船不断在大洋相遇,擦身而过。他们要么是……狗咬狗,要么是联手攻打我们。那时,你该怎么办?”
    又四郎汗颜:“请先生见谅,愚才见识浅薄,尚未想过此事。”
    “真是糊涂透顶!”蕉庵故意生气地摇头道,“令尊和将军家是……是什么关系?将军不仅仅是照顾你家。将军当年应太阁之邀进京,曾在你家安身。令尊可说乃是将军在京坂的眼睛。”
    “这些事,曾听先父提起。”
    “茶屋家蒙将军恩泽,拥有朱印船。而你却……看不清世道变化,无法协助将军,远不及令尊,实为不肖。”
    “愚才惭愧。”
    “知道就好。我并无责备你的意思。但海外诸国的竞争,你务必放在心上,睁大眼睛,随时将消息告诉将军。”
    “不才明白。”
    “我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此事。若是海外诸国或拉拢丰臣氏,或支持德川大人,问题就大了。不仅如此,九州的岛津……和东北的伊达,一旦与海外势力勾结,便会给苍生带来灾难。”
    又四郎屏住呼吸,重新打量着蕉庵。这个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老人已看到了这一步?想来自己真是愚笨。朝鲜战争草草收场,不正是因为没有考虑周全吗?又四郎道:“先生的良言,又四郎此生将铭刻在心。”
    “你能如此……最好。一旦点燃烽火,不仅会……导致海外诸国决裂,更可怕的是……是可能引起教派纷争。战事一旦裹上信奉纷争,便会异常麻烦,信长公便是……便是极好的例证,他的后半生……几乎是在和各种骚乱与教徒暴动的斗争中度过。因此,必须注意。”
    “是。不才想到一件可怕的事。”
    “何事?”
    “现在,有些浪人频繁出海。这些人万一和海外势力勾结……这些事情必当思量。”
    蕉庵使劲拍了拍膝盖,大声说了一句什么,可那声音随即被一阵咳嗽声淹没。他紧闭双目,脸色变得甚是难看。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山冈庄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