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他这么一说,栋居果然发现在一排排的老式房子中夹杂着不少新房子。由于房子的高度和宽度几乎都是一样的,所以。保持了一种古驿站的昧道。它的周围有好几条路,但一辆车也看不到,道路的两旁,低矮的屋檐绵延不断,笔直的白色道路上一个人也没有。
“这里的驿站兴旺的时候,可热闹啦,现在变得冷冷清清。老房子也几乎没了。再也没有过去的景象罗。”
他的话很伤感,看来还是个本地人。或许刑警们感觉街道古老,不是因为那些老式格子门窗,而是由于这座衰败的小镇的那种无生气的寂静。
那位旅客接着解释说:“你发现没有,房屋的宽度都是一样的。因为这是根据幕府的命令而建立起来的驿站。据说。因为街道两侧的土地有限,除官员住的客房外,其它的所有房子的宽度都是2.7米。这一带的房子,以前全部是驿馆、妓院、澡堂和马车店。
他的话引起了栋居的兴趣:“现在这里的人都从事什么工作呀?”
大街上除偶尔驶过一两辆车外.连条狗的影子都看不见,越发止人觉得像个空镇。
“现在还不错,椎冰岭通了车后,大家都靠这个岭吃饭了。”
“靠岭吃饭?”
“就是铁路。现在镇上的人基本上都在铁路上干,有的是在车站工作,有的干些养路护线的活。”
正说着。巴士已经驶过了板本。
不久他们离开了国道,从信越线的高架桥下穿了过去。
孩子们指着窗外乐不开支地喊:“猴子,猴子!沿着公路的草木桔黄的山上,有一个黑点,还没来得及仔细看已经跑远了。据说这里经常有一群五六十只的猴出现。”
沥青路铺到这里就断了,一直很平稳的汽车,一到这里就马上开始剧烈颠簸起来。
在汽车右边出现了一个挺大的水库。
“那是雾积水库。”
司机介绍说:这座水库宽320米,高67米,已经建4年了,预计不久就会完工。水库还未开始贮水,混凝土结构的大堤居高临下地俯瞰着干涸的水库底,那里孤零零地散落着一些即将被淹没的废弃房屋和灌木丛。
被人征服了的自然总是显得格格不入。
司机提醒说:从这又要开始颠了.请大家扶稳点。
“你们要是来得早点的后,就能看到这里的枫叶,那可真是漂亮。司机说话好象是在替自己惋借。”
“现在也很漂亮嘛。”
横渡从车窗望着外面的山岭,有些红叶已经开始殒落了。他们看腻了城里那些几何图形的建筑物,来到这个大自然主宰的地方,无论从哪个地方看,都感到耳目一新。这里没有深山的景象,但四周被绵延不断的优美的山丘所环绕,别有一种山峡的风情。
这种恬淡的自然风光对于厌倦了都市生活的人的全身心都是一种抚慰。
巴士沿河潮流而上,山坡上长满疏疏拉拉灌木丛。
“请问,你在这里干多长时间了?”
横渡开始慢条斯理地打听起来。
“开始我在松井田的纺纱厂工作,因为不景气,一年前又跑到了这里。”
“一年前?”
两个刑警相互点了点头,明白他不会知道太早以前的事。
“以前这里不通车吗?”这次是栋居问。“草帽诗”中说“走在山洞中的路上,风吹走了它。”但前面又说是“从难冰去雾积的路上”,恐怕不是指这条路。
“通车是昭和45年(1970年)的事。这以前都是从横川步行过来,那时旅馆只有金汤馆一家,来温泉疗养的客人一般在此逗留一到二个月。”
“现在有几家旅馆?”
“只有两家。实际上是同属一家。在公路尽头的那家叫雾积馆,是金汤馆的分馆。”
“分馆是什么时候建的?”
“昭和45年。”
“有开到金汤馆的车吗?”
“没有,要去的话得沿鬼见愁坡上的山路走30分钟。”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森村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