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来透口气(64)

2025-10-09 评论

  你要是成了家,总有些时候你会自言自语:“我他妈干吗要结婚?”天晓得关于希尔达,我这样说了有多少次,太频繁了。再说一次吧,回头看看经过的十五年,我到底干吗要娶希尔达?
  当然,部分原因是她年轻,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她还很漂亮。除此之外,我只能说是因为她的家庭背景跟我的完全不一样,我如果想了解她是什么样的人很困难。只能先娶了她,然后才能了解她,而如果我娶了比如说爱尔西·沃特斯这种女孩,事先我就知道跟什么样的人结婚。希尔达属于那种我只是道听途说知道一点的阶层,贫困的官,其中一件淡员家庭。她们家过去几辈人里出过当兵的、水手、传教士、驻印度的英国官,其中一件淡员等等。她家从来没钱,可是另一方面,她们家也从来没人从事过我认为是工作的营生。随你怎么说,那多少给人一种高人一等的感觉。你要是像我这样,属于虔敬上帝的铺主阶层,去低教会派教堂、喝下午茶的阶层你就会理解。我现在不会有向往的感觉,可当时的确是。别误会我说的意思,我不是说娶了希尔达是因为她属于柜台那边由我为他们服务的阶层,想着去攀高枝。仅仅因为我不理解她,所以对她有种莫名其妙的感觉。有一件事是我当时肯定不了解的,那就是对这种家里一贫如洗的女孩来说,随便哪个男人愿意嫁,为的只是脱离那个家庭。
  不久希尔达就带我去她家见她的家里人。直到那时,我才知道在伊灵区,有个不小的侨居过印度的英国人聚居地。真像是发现了一个新世界!对我来说,算是大开眼界。
  你知道那种侨居过印度的英国人家里是什么样的吗?一踏进这些人的家里,你绝对不会想着外面的街上是英国,是二十世纪。你一跨进前门,就算到了印度,到了十九世纪八十年代。你也知道那种摆设:刻花柚木家具,铜制烟灰缸,墙上落满灰尘的老虎把它们一起收头盖骨,特里其雪茄,又红又辣的泡菜,戴着硬壳太阳帽伙计的发黄照片,指望你能理解其意思的兴都斯坦语单词,没完没了的猎虎轶事和一八八七年在浦那某某对某某所说的话等等。那是他们所创造的,可以说属于他们自己的小小世界,就像医学上说的囊肿。当然,在我看来,一切都很新奇,从某些方面来说,还趣味盎然。希尔达她爸爸老文森特不仅去过印度,还去过别的稀奇古怪的地方,是婆罗洲还是沙捞越州,我忘了是哪一处。他普普通通,头发全无,长长的胡须几乎遮住了整张脸。他一肚子关于眼镜蛇和围腰巾的故事,据他说,他在一八绿细直纹短袖九三年是某个地区的税务官兼地方行政长官。希尔达她妈妈面无人色,刚好跟墙上挂的退色照片一样。她家还有个儿子,叫哈罗德,在锡兰当什么官,其中一件淡员,我第一次遇到希尔达时,他在家休假。她家的房子是那种灰黑色的小房子,位于伊灵区的偏僻街道上,里面总有特里其雪茄的气味,到处是长予、吹箭筒、铜饰和野兽头骨等,让人几乎挪不动脚。
  老文森特于一九一零年退休,从那时起,他们老两口在精神和身体上都没什么活动了,跟两只螺一样。可是在那时,我对她们家出过少校、上校甚至还出过一个上将这点朦朦胧胧有些向往。我对文森特一家以及他们对我的态度有趣地说明了人们跟自己阶层以外的人打交道时,会怎样把自己愚蠢化。把我放在一群商界人士当中——不管是公司经理,还是商品旅行推销员——我看到这些人时会判断得八绿细直纹短袖九不离十。然而我完全没有跟官,其中一件淡员—吃租者—传教士阶层的人打过交道,对这些败落的、被社会所弃的人,我有种向其顶礼膜拜的冲动。我把他们看做在社会和智识上比我高的阶层,另一方面,他们误把我当成冉冉上升的年轻商界中人,用不了多久,我就能大把大把搂票子。对他们那种人,“商业”,无论是从事海事保险还是卖花生的,都黑古隆冬、秘不可测。他们只知道只要跟挣钱有关,都很庸俗。老文森特经常语气生动地说我“在商业界”——我记得有次他一时失口,说成了“在做生意”——显而易见,他并未领会到在商界当雇员和自己做生意有何区别。他朦朦胧胧有种观念,就是我“在”飞火蛇保险公司,早晚我会被一路提拔,直到当上一把手。我觉得可能他自己脑子里有这么一种想法,就是在未来某一天,他会伸手向我要上五镑钱。哈罗德肯定这么想过,我从他眼神里就看出来了。事实上,即使我如今的收入就这么一点,哈罗德还活着的话,我大概还会借给他钱,好的是我们结婚后没几年他就死了,得了伤寒什么的。老文森特夫妇也死了。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乔治·奥威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