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那样活在道德阶段,人难道不会变得太严肃了吗?”
“确实可能。祁克果从不认为道德阶段是很圆满的。即使是一个敬业尽责的人,如果一直彻底的过着这种生活,最后也会厌倦的。许多人到了年长之后开始有这种厌倦的感受。有些人就因此重新回到美感阶段的生活方式。可是也有人进一步跃升到宗教阶段。他们一步就跳进信仰那‘七万吋的深渊里’。他们选择信仰,而不选择美感的愉悦和理性所要求的责任。而就像祁克果所说的,虽然‘跳进上帝张开的双臂’也许是一件很令人害怕的事,但这却是得到救赎唯一的途径。”
“你的意思是信仰基督教。”
“是的,因为对祁克果而言,活在‘宗教阶段’就等于是信奉基督。不过对于非基督徒的思想家而言,他也是很重要的一个人物。盛行于二十世纪的存在主义就是受到这位丹麦哲学家的启发。”
苏菲看看她的手表。
“已经快七点了。我必须冲回家去了。妈妈不急死才怪。”
她向艾伯特挥一挥手,就跑到小船那儿去了。
……在欧洲游荡的幽灵……
席德起床走到面向海湾的窗户。今天是星期六,一早她就开始读有关苏菲十五岁生日的那一段。前一天则是她自己的生日。
如果她爸爸以为她会在昨天读到苏菲生日那一段,他显然不太实际。她今天整天什么事也没做,只有读书。可是有一点他说对了:后来他只再向她说过一次生日快乐而已,就是当艾伯特和苏菲对她唱生日快乐歌的时候。席德心想,这真是太不好意思了。
现在苏菲已经邀请朋友,在席德的爸爸预定从黎巴嫩回来的那一天,到她家参加一场哲学性的花园宴会了。席德相信那天一定会发生什么事,但究竟会如何不只是她,恐怕连她爸爸也不是很确定。
不过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她爸爸在回到柏客来山庄之前,一定会大吃一惊。这是她能为苏菲和艾伯特所尽的一点心力,尤其是在他们向她求助之后……妈妈仍在船屋那边。席德跑下楼走到电话旁。她查到了安娜和欧雷在哥本哈根的电话号码,并小心地按下那几个数字。
“喂,我是安娜。”
“嗨,我是席德。”
“哦,太好了。你们在黎乐桑还好吧?”
“很好,我们放假了。爸爸再过一个星期也要从黎巴嫩回来了。”
“那真是太好了。”
“是啊,我好希望他赶快回来。所以我才打电话给你……”
“原来如此。”
“我想他会在二十三号星期六下午五点左右在卡斯楚普机场着陆。那个时候你会不会在哥本哈根呢?”
“我想会吧。”
“不知道你能不能为我做一件事情。”
“当然可以啦。”
“这件事情满特别的,我甚至不确定是不是行得通。”
“你可把我的好奇心给勾起来了……”
席德开始把事情的始末——包括那讲义夹、苏菲和艾伯特等所有的事情——告诉安娜。这当中有好几次她和安娜都忍不住大笑,以至于她不得不重新讲过。但是当席德挂上电话时,她的计划也开始实行了。
她自己也得开始准备准备,还好时间仍很充裕。
那天下午和晚上,席德都和妈妈在一起度过,最后她们开车去基督山看电影。由于前一天席德过生日时她们并没有特别庆祝,因此她们觉得应该利用今天补偿补偿。当她们的车子经过通往凯耶维克机场的出口时,席德计划中的神秘行动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当天晚上她上床时,夜已经深了,但是她仍拿起讲义夹,读了几页。
*********
苏菲从树篱钻出密洞时,时间已经快八点了。当她出现时,她的妈妈正在前门旁的花坛那儿除草。“你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从树篱里。”
“从树篱里?”
“你不知道那边有一条小路吗?”
“你到底到哪里去了呢?这是你第二次无声无息就凭空消失了。”
“对不起,妈。因为今天天气实在太好了,所以我去散步散了很久。”
妈妈从那堆杂草上抬起身子,严厉地看着她。
“你该不是又跑去跟那个哲学家在一起吧?”
“老实说,是的。我告诉过你他喜欢散步。”
“他会来参加我们的花园宴会吧?”
“会呀,他等不及要参加呢!”
“我也是,我正在算日子。”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乔斯坦·贾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