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地(109)

2025-10-09 评论

    确实,许多年以后再重新读这些辩解,克莱因伯格能看得出,卡雷尔本人对卢尔德的奇迹也没有完全肯定,为此甚至招致了教会的愤怒。有一件事,可以证明卡雷尔对卢尔德医疗中心有些龃龉:“检查台上放着念珠,却没有任何的医疗器械”。卡雷尔还对贝里耶博士的前任、曾著书立说大谈其对卢尔德康复进行医学研究的波沙尔甲博士表现出了同样的不满:“他写那些书,好像他是一位牧师,而不是外科医生”。卡雷尔又悲叹道:“他已经完全沉溺于虔诚的冥想中,而不是科学地去观察。他完全回避了有力的分析和精确的推论。”
    不过,一位名叫玛丽-巴伊利的法国女孩的突然——奇迹?——康复,使他迅速打消了全部疑虑。他曾当着科学界的同僚,竭力为他所目睹的事进行过辩解:“我们将不讨论信仰问题,虽然这有可能冒犯教徒或非教徒,我们要说的是不管伯纳德特是否患有癔病狂想症,或者仅只是个完全杜撰的神奇姑娘,或还是个疯女人——这些都无关紧要,唯一重要的是事实。事实可以用科学调查清楚,事实独立地存在于晦涩难懂的玄学释意之外……科学将继续揭露腐医骗术,科学与责任提醒人们不要轻信谎言;但科学家的责任也在于对奇特的或科学一时还无法解释的现象不应该轻率地反对或拒绝。”
    以上这些话均出自这个洛克菲勒医学研究中心的泰斗,这个曾因血管缝合术而荣获1912年诺贝尔医学奖的著名医学专家之口,他曾在1935年第一次将查理士-林德伯格设计的人工心脏植入人体。
    克莱因伯格坐在医疗中心贝里耶博士那间静悄悄的办公室中,紧闭着双眼。“不要因事实表现奇特便轻率地拒绝和反对。”这是卡雷尔博士自己的话。想到此,克莱因伯格心里顿感释然,接待大厅里对奇迹康复的热烈讨论、他亲临圣母玛利亚显灵圣地(109)所见到的场景,以及他即将对一个所谓获得奇迹康复的病人伊迪丝-穆尔进行最后检查确诊所引起的刺激,都不那么强烈了。
    克莱因伯格听到门栓转动声,看见一位风度洒脱、轮廓方正的老人急匆匆地走了进来,他也跟着站了起来。
    “您是克莱因伯格博士?”这位老人说着,伸出了手,“我是贝里耶医生,见到您很高兴。让您久等了,实在抱歉,不过官僚机构相互扯皮比医学研究更耗费人的时问。”
    “用不着客气,”克莱因伯格博士非常友好地说,“我来这儿很高兴。”
    “快请坐。”贝里耶博士说着,便绕过书桌站在桌子的另一面,仔细看看放在桌子上的一些便条。
    克莱因伯格又重新坐下,耐心地等着医疗中心主任贝里耶博士把那些便条推到桌子的一角,同时身子一下子坐进了他的转椅上。
    “非常高兴,您终于来了,”贝里耶博士说,“我知道您一定很忙。”
    “我得重复一遍,来这儿我很高兴。”
    “这是您第一次来卢尔德吧?”
    “我想是的。”
    “那好吧,今天对穆尔太太的检查,不会占用您多长时间,您还可以到各处去看看。您一定知道有关卢尔德的事吧?”
    “非常的有限,只是道听途说,”克莱因伯格说,“我读了几本有关的书籍。当然,我也读了国际医学会对穆尔太太一事的报告,还读了亚历克西斯-卡雷尔博士访问此地的回忆录。”
    “噢,可怜的卡雷尔,”贝里耶博士说,脸上露出勉强的笑容,“在他离开这儿以后,一生都在唠叨:‘信还是不信’。”
    “这可以理解,科学家都有这种脾气。”
    “对我来讲,从来不会强求宗教和科学的协调统一,”贝里耶博士说,“巴斯德不纠缠于此,爱因斯坦更不屑一顾,无论如何——”他双手交叉放在桌上。“——因为穆尔太太马上就要来同您见面了,也许我可先向您简要介绍一下怎样开始我们的工作——从医学的角度……也就是说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这件事——这样你会更感到像在家时一样的自在。”
    “很高兴能有所见教。”
    “首先,我给您谈谈您将参加的确认康复一事的有关程序。”贝里耶博士说,“您了解这种程序吗?”

耽美书斋推荐浏览: 欧文·华莱士